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并稱現代信息產業三大支柱。傳感器是智能汽車、機器人、飛機、高鐵等移動終端中的電子“五官”,智能傳感器技術涵蓋聲、光、力、磁、氣、溫濕度、生物、射頻等多個研究門類。
在持續升級對華“科技戰”的背景下,現在各界高度重視傳感器產業發展,圍繞產業鏈協同升級和產業生態完善,搭建核心共性技術協同創新平臺,補齊技術短板,推動智能傳感器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系統集成和重點應用產業鏈的發展。
在3月29日至31日,“2023年深圳國際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展覽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傳感器領域產業界和學術界代表,傳感器專家網作為媒體代表受邀參加對傳感器大咖們的采訪。
中國傳感器產業正面臨新一輪挑戰與調整,面臨哪些挑戰與機遇?又如何面對呢?與傳感器專家網一起和大咖們探討吧!
采訪大咖
中光電智能感測股份有限公司
吳名清總經理
上海拜安傳感技術有限公司
劉喜斌總經理
劉英武產品經理
美新半導體有限公司
盧牮 CEO
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
溫良恭 傳感器研究院院長
探討供應鏈問題
受訪嘉賓:吳名清
中光電智能感測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受訪嘉賓:吳名清
傳感器專家網:現在大陸供應鏈整體外移的環境下,貴司未來在大灣區會有相應的布局嗎?
吳名清:供應鏈外移主要是終端整機組裝與制造廠的部分,但對芯片業來說,反而是加大對國內的投資布局,我們的供應鏈是要往大陸這邊遷進的,包含流片廠與封測。在晶圓這段,不管是全球或大陸這邊都是很緊張的,所以在大灣區,我們了解光明區準備建一條8寸傳感器的制造線,對我們行業來說是非常高興看到這樣的投資計劃。不然,大家都說缺芯片,但是晶圓廠這邊如果沒有解決,可能三年后、五年后還是會缺,而且這個技術積累是很長的,所以現在就得開始來做。
我們希望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在大灣區這邊從晶圓廠合作開始。另外是后段封測,我們在深圳,這塊也開始找合作的伙伴,所以后段這塊比較沒有問題,因為都是現有設備,我們會先進行。等大灣區的流片廠完成之后,我們這塊也會從臺灣移轉到大灣區。
傳感器專家網:現在新能源車,在大陸這邊產量爆發性的增長,這兩年咱們這個成本會不會下來?
吳名清:我覺得這一定是一個過程,價格是往下的,但是產量一定是上去的。我們自己是這樣來看的,新能源車十年成長10倍,一定是以這個趨勢在前進的。而且使用到傳感器的數量,也會成長10倍。
未來十年,可能傳感器是現在100倍的規模,我覺得它的產值是往上的。如果沒有量,我們投入不容易有回報。以這個規模在往上,數量在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我覺得價格競爭不是問題,反倒我們更看重這個規模的擴展,而且需求越高,那更高價值的需求會持續攀升。
產品|圖片
探討人才建設
受訪嘉賓:劉喜斌
深圳拜安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傳感器專家網:咱們公司碩士比例感覺很高,在傳感器行業的人才建設方面有什么建議呢?
劉喜斌:因為傳感器涉及到MEMS、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包括材料等多學科,需要的也是各方面的人才。目前隨著傳感器的發展,復合型人才還有在專業領域有特長的工匠型人才是比較缺的。我們目前主要是通過社招,我們自己也有專門的人才培養渠道,還有和各大院校、研究所一起來培養一些高精尖的傳感器人才。
傳感器專家網:整個是學術方面的缺人才,還是工匠方面缺呢?
劉喜斌:都缺。
主持人:目前大家對人才的培養,到底是從企業參與更多項目,還是院校?
劉喜斌:需要更多院校加大傳感器基礎研究、創新和人才培養,企業就可以更加聚焦做好產品和產業。
傳感器專家網:是側重院校培養的嗎?
劉喜斌:我們也是招相關的人才,然后自己來培養,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產線,還有實驗室,對人才一點點來培養。
?
產品|圖片
探討應用場景問題
受訪嘉賓:盧牮
美新半導體有限公司CEO
傳感器專家網:在智能家居是用到什么場景?
盧牮:
智能家居有很多應用場景,不僅在家居產品中,智能樓宇也有用到美新半導體的熱式加速度測樓宇的傾角。電梯中會用到加速度測量上升、下降的速度,未來還會有磁編控制能精準測量到你到哪一層。而在一些更居家的IoT設備上的應用就更多了。
目前來看,麥克風和加速度是最典型的兩個捆綁設備,很多傳感器耗電量較高,靠一個電池甚至是鈕扣電池,是無法承受所有傳感器一直開著的,所以通常會用聲音喚醒或運動來喚醒。而且這個運動,一定是加速度喚醒,所以是典型設備。在很多產品中都會裝這個產品,在國外,有保險公司會做一個Tag(追蹤器),把它貼在車上,做一些行為識別。
產品|圖片
探討智能化問題
受訪嘉賓:溫良恭
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傳感器研究院院長
傳感器專家網:你覺得現在人工智能對白電能做什么工作?
溫良恭:
我覺得人工智能是非常熱的一個點,在白電上也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白電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對成本要求極高;二是對可靠性要求極高,對于白電來說要做到五年,甚至十年后都是好用的。不能說增加了人工智能,導致成本過高,或者可靠性得不到保證。
目前,我們考慮白電的人工智能有兩個方向:
第一,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降低芯片的成本。人工智能的算力可能在一個小面積上就會達到普通其他架構大面積的算力,減少芯片的面積,帶來了成本的降低。如果有這樣的小面積、高算力、低成本的人工智能芯片,白電也會變得更加有智慧。再一個就是,我們可以把現在大量在用的聲學和圖像識別的芯片進行功能裁剪,變成一個小型的更適合家電的芯片。因為白電上的camera包括聲學芯片,都沒有手機上那么高清,沒有那么大的數據量,所以我們可以裁剪掉一部分功能,這樣也會降低芯片成本。這些產品已經是迭代過的產品了,功能和成本已經比較穩定。到白電上應用,定制裁剪后的功能版本,這樣就會形成又一輪的產品迭代,成本也會進一步的降低。
第二,因為智能家電里的傳感器是多傳感器融合,在我們這個領域里就是把所有傳感器的信號都融合到一個芯片來運算、來跑算法。在這里,人工智能對我們的幫助就會很大,因為它可以跟前端傳感器接口聯調。智能硬件往往是一個模數轉換加上一個小的數據單元,可以直接靠到傳感器前端。我們要怎么樣的傳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可以定制化的開發,可以降低人工智能芯片成本,同時更有利于多傳感器融合,幫助你判斷。
總之,我們其實希望白電能判斷用戶的意圖,如果是空調,它會判斷你是不是想讓它把屋里的溫度降下來。如果是冰箱,它會判斷你是不是想把這個東西取出來或者里面的食物是不是過期了。判斷人生活場景中的意圖,這個判斷的難度非常大,所以傳統的運算芯片可能達不到這樣的能力。即使達到了,芯片價格也會很高。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用邊緣的、更小的人工智能芯片代替傳統的運算芯片,這是它一個可能的切入點。
其實我們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傳感器應用研究院,就是在為國內的傳感器廠家在家電行業應用提供一條捷徑。供應商想要進入一家主流家電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原來的路還是比較長的,需要走很長的生產、驗證、替代的路,我們就是要縮短這個時間。要想做到這個事,首先要知道市場有什么需求,供給側有什么產品。我們對家電行業需求的理解可以說在全國范圍內是比較靠前的,包括冰、洗、空、廚等產業,能提出一些很具體的需求。如果有一些合格供應商的成熟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很快的把兩方牽到一塊。我們還會建一系列的硬件測試平臺,比如一個廠家想向產業供應一款模組,需要在廠測試,可能需要帶很多很貴的設備去產業調試。我們希望在我們國創中心讓你實現拎包入駐,直接拿你的器件來,我們幫你包裝、供應鏈對接,能減少企業進入的成本。不論實際產品的量有多少,但至少有一個驗證的機會。一旦有項目驗證完成,后面有了家電頭部企業的背書,再向其它家電企業去推廣,就會非常容易,所以說我們這里確實是條捷徑。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一枚傳感器如何最后一公里能用到家電上,這里面從芯片、到模組、到后端的算法,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最后真正用在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產品里面,我們幫這些資源方們走,可以走得更快。同時,我們還有投資的部門,有好的項目以后,也可以幫他們形成投資孵化。總之,我們的合作模式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也歡迎大家前來交流合作。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92瀏覽量
754399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713瀏覽量
374279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573瀏覽量
1854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