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聽說過儀表放大器(INA),但您可能不知道滿足您特定需求的最佳架構。有兩種常見的方法,因此請繼續閱讀以快速確定應使用哪一種。
INA可以在存在大共模的情況下準確提取小信號,使其成為傳感器放大的理想選擇。INA有兩個輸入 - 反相和同相 - 并用于放大每個輸入不同的信號(高差分增益)和抑制兩者共有的信號(高共模抑制)。圖1顯示了INA在重量、溫度、壓力和其他應用中的使用方式。
在每個應用中,INA都會放大來自傳感器的小輸出電壓信號。然后使用模數轉換器(ADC)將信號轉換為數字形式,然后輸入到微控制器單元(MCU)進行處理。
三放大器配置和間接電流反饋是最常見的INA架構。這篇文章描述了與每種類型相關的系統級權衡。
三放大器配置
如圖2所示,這種INA設計使用封裝在單個集成電路中的三個相同運算放大器(op amp)實例。
輸入級使用兩個配置為反相緩沖器的運算放大器。內部電阻器緊密匹配,其容差只有通過調整電阻器半導體工藝才能實現,以提供非常高的共模抑制比(CMRR)。它們還提供高阻抗,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傳感器輸出的負載。可以選擇增益設置電阻(RG)來選擇器件工作區域內的增益值(通常為1至1,000)。
輸出級是傳統的差動放大器配置。內部電阻的比值R2/R 1設置了內部差動放大器的增益,對于大多數INA,該增益通常為1。從輸入到輸出的平衡信號路徑提供了出色的CMRR。
這種三運放設計的一些優點是易于實現、占位面積小、元件使用較少,有助于降低整體系統成本。它還與單電源兼容(使用 VREF 引腳)。
但是,三運放配置也有局限性。雖然反饋架構在直流時提供高CMRR(通過片內電阻的緊密匹配),但反饋架構會大大降低交流CMRR。此外,由于寄生電容無法完全匹配,CMRR在較高頻率下開始降低。共模電壓輸入范圍也受到限制(以防止內部節點飽和)。VREF引腳還需要一個緩沖放大器來提供最佳性能。最后,外部和內部增益電阻的溫度系數不匹配,這也會導致CMRR下降。三運放INA配置的增益由下式表示:
間接電流反饋
在這種設計中,間接電流反饋(ICF)INA使用了一種新穎的電壓-電流轉換方法(見下面的圖3)。
ICF 包括兩個匹配的跨導放大器:M1 和 GM2,以及一個高增益跨阻放大器 (A3)。該設計對電阻匹配不敏感,因此不需要內部調整電阻,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這種設計的另一個優點是外部電阻不需要匹配片內電阻。但是,RF和RG外部電阻的溫度系數必須盡可能匹配,以最小化增益漂移。放大器GM1抑制共模信號,以在直流時提供高CMRR。與三運算放大器配置不同,交流CMRR不會隨頻率而顯著降低。
使用ICF時,輸出電壓擺幅不耦合到輸入共模電壓,這意味著它的工作電壓范圍比三運放架構更寬。第二級(由GM2和A3組成)放大VFG和VREF上的差分輸入,并提供額外的共模噪聲抑制。通過向VREF引腳施加一個偏置電壓,可以實現單電源操作。此設計的增益表示為:
設計中的三個運算放大器和ICF電路
這兩種設計配置通常用于在嘈雜環境中放大低幅度傳感器信號。選擇使用哪一個取決于您的應用程序。
集成式三運放架構的一個優點是高直流CMRR。它還僅使用一個增益電阻器即可提供平衡的高阻抗輸入。但是,它的共模輸入電壓范圍有限。此外,難以匹配內部和外部電阻的溫度系數,從而導致增益漂移。VREF引腳上的阻抗也會對CMRR產生負面影響,除非使用額外的緩沖放大器。
即使在高頻下,ICF方法也能提供高CMRR。這種配置具有更寬的共模輸入電壓范圍,不需要片內調整電阻。這降低了溫度系數增益漂移,并降低了整體系統成本。
審核編輯:郭婷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47瀏覽量
753999 -
放大器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13604瀏覽量
213588 -
儀表放大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411瀏覽量
712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