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和Q應該如何結合?通過模擬或數字方式?本文將討論模擬和數字 IQ 方法的基礎知識。
模擬 IQ 調制器(用于發射器)和 IQ 解調器(用于接收器)已經使用了幾十年([1] 至 [3])。
最近,推出了新的A / D和D / A轉換器,可以直接在1至4 GHz的頻率下采樣IF;在第 2、3 和 4 奈奎斯特區采樣([4] 至 [7])。這些與更高速的數字邏輯相結合,允許以數字方式([8]至[21])完成合并(對于A / D)和分離(對于D / A)。如圖1(a)(調制器)和圖1(b)(解調器)所示,數據轉換器(DAC或ADC)位于“D”位置。
圖 1(a).
調制器
圖 1(b).
解調器
另一方面,集成模擬I、Q合路器和分離器在I和Q路徑之間具有非常好的匹配,解決了模擬執行這些過程的一些異議。模擬技術還需要兩倍于IF直接采樣的數據轉換器(A/D或D/As),但它們以較低的采樣速率運行;因此,它們更便宜且需要更少的功率。如圖1(a)(對于調制器)和圖1(b)(對于解調器)所示,數據轉換器(DAC或ADC)位于“A”位置。
筆者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他在幾個 LinkedIn 群組中征求意見,并獲得了有價值的答案。經致謝者同意,現致謝如下。他還找到了關于這些功能的現代集成電路 (IC) 屬性的所有信息,以及為這些 IC 確定的任何性能要求的結果。由此,他試圖得出任何可以得出的一般性結論來回答這個問題; “IQ 調制和解調應該模擬還是數字方式完成?”
模擬智商方法
模擬 IQ 方法已經存在了幾十年([1] 到 [3])。任何 IF 或 RF 信號都可以表示為
R(t) = I(t)cos(2πft) +Q(t)sin(2πft)
其中 f 是載波頻率,I(t) 稱為同相分量,Q(t) 稱為正交分量。模擬 IQ 調制器采用基帶信號 I(t) 和 Q(t) 并形成 R(t)。如圖 1(a) 所示,DAC 位于位置 A。模擬 IQ 解調器將輸入 R(t),并形成 I(t) 和 Q(t)。如圖 1(b) 所示,DAC 位于位置 A。
模擬方法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保持兩條路徑的增益相同,相位差恰好為 90o。有時會因為這些要求而忽略兩個低通濾波器。對于具有顯著信號能量的所有頻率,它們應該精確增益和相位匹配。這些要求的更精確的量化,以及與它們的偏差造成的損害,將在后面的文章中顯示。
數字智商方法
高速數據轉換器(DAC 和 ADC)的最新發展使人們通過數字方式實現 IQ 調制器和解調器功能來避免模擬 IQ 方法部分中討論的 IQ 不平衡問題,其中增益和相位可以在沒有錯誤([5]、[8] 到 [21])。對于調制器情況,輸出端有一個高速 DAC,如圖 1(a) 所示,DAC 位于位置 D。對于解調器情況,輸入端有一個高速 ADC,如圖 1(a) 所示圖 1(b) 中 ADC 在位置 B。
通常,這些數字方法利用混疊效應,使用所謂的帶通采樣([22] 至 [24]。[24A],[24B])。圖 2(a) 顯示了及時采樣的波形。圖 2(b) 顯示了未采樣和采樣信號的頻譜。 ADC 的采樣時鐘執行與 RF 混頻器中的本地振蕩器相同的功能。對于 ADC,模擬濾波器只能允許一個奈奎斯特區中的信號通過,并且這種混頻操作可用于將該奈奎斯特區中的信號下變頻至基帶。
圖 2(a)。
時域采樣
圖 2(b)。
未采樣和采樣信號的頻譜
對于 DAC,可以及時對輸出進行整形,以提高更高頻率下的性能。
圖 3(a) 顯示了“正常”或“不歸零”(NRZ) DAC 輸出。在每個樣本之后,輸出保持不變,直到下一個樣本。模擬頻譜如圖 3(b) 所示。
圖 3(a)。
時域采樣
圖 3(b)。
圖 4(a) 顯示了“歸零”(RZ) DAC 輸出。每次采樣后,輸出在半個采樣周期內保持不變,然后變為零。這會增加第二奈奎斯特區的幅度,如圖 4(b) 所示。
圖 4(a)。
時域采樣
圖 4(b)。
圖5(a)顯示了“混合”或“RF”DAC輸出。每個采樣后,輸出在半個采樣周期內保持不變,然后變為負值。這與混頻器的操作相同,混頻器使用本振波形的兩個極性。如圖5(b)所示的模擬頻譜在第二奈奎斯特區具有更大的幅度。通過上述任何方法創建波形后,必須使用低通或帶通濾波器濾除所需頻率,以消除可能存在的任何不需要的混疊和雜散響應。
圖 5(a).
時域采樣
圖 5(b).
數字方法避免了正交不平衡的任何問題。然而,由于量化和采樣效應,所有數據轉換器都有其不希望的傳遞。其中一些效果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展示。與模擬IQ網絡相比,這些高速數據轉換器的成本和功耗要求通常也很高。
確認
當本報告中提到的問題首次出現在作者的腦海中時,他通過一些LinkedIn團體征求意見。收到了一些有用的答復。允許使用其個人信息的人是;Gary Kaatz,Khaled Sayed(Consultix-Egypt),Dieter Joos(安森美半導體)和Jaideep Bose(Asmaitha Wireless Technologies)。作者還感謝他的妻子伊麗莎白,她可能想知道她的丈夫在做什么;他隱居在家庭辦公室里,做著他顯然沒有得到報酬的工作。
引用
以下參考資料將用于本系列中的每篇文章。
模擬 IQ 調制器和解調器:一般說明
[1] 翁壽賢;沈車浩;Hong-Yeh Chang,“用于微波和毫米波千兆位應用的寬調制帶寬雙向CMOS IQ調制器/解調器”,微波集成電路會議(EuMIC),2012年第7屆歐洲,第8,11卷,2012年10月29-30日
[2] 埃蒙·納什;“糾正 IQ 調制器中的缺陷以提高射頻信號保真度”;ADI公司應用筆記AN-1039;2009
[3] 佚名;“基于IQ解調器的中頻至基帶接收器,具有中頻和基帶可變增益以及可編程基帶濾波”;ADI公司電路筆記CN-0320;2013
高速數據轉換器(DAC和ADC);基本信息
[4] 賈斯汀·芒森;“了解高速DAC測試和評估”;ADI公司應用筆記AN-928;2013
[5] 恩格爾;法格;Toledano, A, “RF 數模轉換器可實現通信信號的直接合成”,通信雜志,IEEE,第 50 卷,第 10 期,第 108、116 頁,2012 年 10 月
[6] 克里斯·皮爾森;“高速數模轉換器基礎知識”;德州儀器應用報告 SLAA523A;2012
[7] 亞歷克斯·阿蘭茨、布拉德·布蘭農和羅伯·里德;“了解高速ADC測試和評估”;ADI公司應用筆記AN-835,2010年。
數字 IQ 調制器和解調器
[8] 薩繆利;Wong,BC,“用于數字無線電應用的高速全數字正交調制器和解調器的VLSI架構”,通信精選領域,IEEE Journal on,vol.8,no.8,pp.1512,1519,1990年10月
[9] 黃,不列顛哥倫比亞省;Samueli, H.,“用于數字無線電應用的 1.2 nm CMOS 中的 200 MHz 全數字 QAM 調制器和解調器”,固態電路,IEEE Journal of,vol.26,no.12,pp.1970,1980,Dec 1991
[10] 肯·詹蒂萊;“數字正交調制器增益”;ADI公司應用筆記AN-924;2009
[11] 盧·Kuo, J.B., “適用于低電源電壓和高速流水線系統操作的 1.5V CMOS 全 N 邏輯真單相自舉動態邏輯電路,” 電路和系統 II: 模擬和數字信號處理,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46, no.5, pp.628,631, May 1999
[12] 萬卡;索馬雷克;凱托拉;泰卡里,我;哈洛寧A I,“具有片上 D/A 轉換器的數字正交調制器”,固態電路,IEEE Journal of,vol.38, no.10, pp.1635, 1642, Oct. 2003
[13] 吳彥林;傅登偉;Willson, A, “采用 0.25 nm CMOS 的 415 MHz 直接數字正交調制器”, 定制集成電路會議, IEEE 2003 會議記錄, vol., no., pp.287,290, 2003 年 9 月 21-24 日
[14] 索馬雷克;萬卡;凱托拉;林德伯格;Halonen,K.,“帶帶通三角積分調制器的數字調制器”,固態電路會議,2004 年。ESSCIRC 2004.第30屆歐洲會議記錄,第159、162頁,2004年9月21-23日
[15] 林,P.F.;盧·Kuo, J.B., “A CMOS 正交調制器用于無線通信 IC,” 電路與系統 I: 基礎理論與應用,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44, no.6, pp.559, 561, Jun 1997
[16] 帕里克;巴爾薩拉;Eliezer,O.E.,“所有基于數字正交調制器的寬帶無線發射器”,電路和系統 I:常規論文,IEEE Transactions on,vol.56,no.11,pp.2487,2497,2009年11月
[17] 阿拉維;斯塔謝夫斯基;德弗里德;Long, J.R., “A Wideband13-bit All-Digital I/Q RF-DAC,”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62, no.4, pp.732, 752, April 2014
[18] 英科爾,羅伯特和薩珀,羅恩;“用于雷達ESM應用的數字正交調制器”加拿大國防研究機構渥太華技術說明92-10;1992
[19] 齊奧梅克;Corredoura,P.,“數字I/Q解調器”,粒子加速器會議,1995年,1995年論文集,第4卷,第2663,2665頁,第4卷,1-5 1995年5月
[20] 何國昌;陳玉濤;Inkol,R.,“數字正交解調系統”,航空航天和電子系統,IEEE Transactions on ,vol.32,no.4,pp.1218,1227,1996年10月
[21] 布拉沃;Cruz-Roldan,F.,“用于數字無線電接收器的四相混合數字正交解調器”,電路和系統 II:模擬和數字信號處理,IEEE Transactions on,vol.50,no.12,pp.1011,1015,2003年12月
帶通采樣(修訂版.04將“次諧波采樣”改為“帶通采樣”)
[22] 帕西寧;馬貢;朗,S.I;Porra,Veikko,“用于信號下變頻的 2-GHz 次諧波采樣器”,微波理論與技術,IEEE Transactions on,vol.45,no.12,pp.2344,2351,Dec 1997
[23] 詹森,理學士;施密德爾·索比亞爾格;北卡羅來納州斯庫;Krozer,V.,“下一代RFI抑制極化L波段輻射計的緊湊型前端原型”,微波會議,2009年。歐盟千年會議 2009.歐洲,卷,第1626頁,1629年,2009年9月29日至2009年10月1日
[24] 艾哈邁德;薩阿德·埃爾·迪恩;里維蘭德;內沃;巴拉托;Nebus,J.M.,“使用采樣保持放大器應用于高功率GaN器件脈沖RF表征的時域測量系統”,微波研討會文摘(MTT),2011 IEEE MTT-S INTERNATIONAL,VOL.,NO.,PP.1,4,2011年6月5-10日
[24A] 阿科斯;斯托克馬斯特;徐建華;Caschera, J., “多個不同射頻信號的直接帶通采樣,”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 vol.47, no.7, pp.983,988, Jul 1999
[24B]曾慶祥; Sun-Chung Chou,“使用帶通采樣對多個 RF 信號進行直接下變頻”,Communications,2003 年。ICC '03。 IEEE 國際會議,第 3 卷,第 2003 年,2007 年第 3 卷,2003 年 5 月 11-15 日
智商失衡的影響,不建議補償或剝削
[25] 洛佩茲-馬丁內斯,FJ; Martos-Naya, E.;巴黎,JF; JT Entrambasaguas,“存在 IQ 失衡和 ICSI 時 OFDM 系統的精確閉式 BER 分析”,無線通信,IEEE 匯刊,第 10 卷,第 6 期,1914 年第 1922 頁,2011 年 6 月
[26] 鄒亞寧;瓦爾卡馬,M。 Renfors, M.,“I/Q 不平衡下時空編碼的 MIMO-OFDM 系統的性能分析”,聲學、語音和信號處理,2007 年。ICASSP 2007。IEEE 國際會議,第 3 卷,第 3 期,第 3 頁。 III-341、III-344,2007 年 4 月 15-20 日
[27] Chia-Liang Liu,“I/Q 不平衡對 QPSK-OFDM-QAM 檢測的影響”,Consum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vol.44,no.3,pp.984, 989,Aug 1998
[28] Heung-Gyoon Ryu,“瑞利衰落信道中OFDM通信與智商失衡的多樣性效應”,通信軟件和網絡,2010.ICCSN '10。第二屆國際會議,第489、493頁,2010年2月26-28日
[29] 斯特羅特;“精確測量I/Q調制器中的相位和延遲誤差”;凌力爾特應用筆記 102;AN102-1;2005年10月
7.6 智商失衡的影響,補償或剝削
[30] 塔里加特;Sayed, AH, “OFDM 系統中發射器和接收器損傷的聯合補償”,無線通信,IEEE Transactions on, vol.6, no.1, pp.240, 247, Jan. 2007
[31] 馬雷,穆罕默德;Steendam,Heidi,“存在 IQ 不平衡的情況下 BICM-OFDMA 上行鏈路異步系統的新型數據檢測和信道估計算法”,無線通信,IEEE Transactions on ,vol.13,no.5,pp.2706,2716,2014 年 5 月
[32] 納拉西姆漢;納拉亞南;明恩;Al-Dhahir,N.,“移動 MIMO-OFDM 中聯合 Tx/Rx I/Q 不平衡的降低復雜性基帶補償”,無線通信,IEEE Transactions on ,vol.9,no.5,pp.1720,1728,2010 年 5 月
[33] 奧茲德米爾;哈米拉;Al-Dhahir,N.,“多波束成形 {OFDM} 收發器中的 I/Q 不平衡:SINR 分析和數字基帶補償”,通信,IEEE Transactions on,第 61 卷,第 5 期,第 1914 頁,1925 年,2013 年 5 月
[34] 稻森;博斯塔曼;真田,Y.;Minami, H.,“存在直接轉換接收器的頻率偏移和動態直流偏移下的 IQ 不平衡補償方案”,無線通信,IEEE Transactions on ,vol.8,no.5,pp.2214,2220,2009 年 5 月
[35] 塔里加特;Sayed, AH., “MIMO OFDM 接收器用于具有 IQ 不平衡的系統,” 信號處理, IEEE Transactions on , vol.53, no.9, pp.35833596, Sept. 2005
[36] 林海;Yamashita, K.,“OFDM 系統中基于子載波分配的載波頻率偏移和 I/Q 不平衡補償”,無線通信,IEEE Transactions on,vol.8,no.1,pp.18,23,2009 年 1 月
7.7 對基帶DAC和ADC的要求
[37] 鐘素諾元;李承允;Kyu-Ho Park,“一種節能的OFDM超寬帶數字無線電架構”,信號處理系統,2004年。SIPS 2004.IEEE研討會,第211、216頁,2004年10月13-15日
對射頻DAC和ADC的要求;和射頻非線性
[38] 德馬特奧·加西亞;Armada,AG.,“帶通Σ-Δ調制對OFDM信號的影響”,消費電子,IEEE Transactions on ,vol.45,no.2,pp.318,326,1999年5月
[39] 毛雷爾;舍爾姆鮑爾;普雷特爾;斯普林格;阿德勒;布斯,Z.;Weigel,R.,“接收器前端非線性對W-CDMA信號的影響”,微波會議,2000年亞太地區,第249,252,2000頁
[40] 裴北;申昌勇;Powers,E.J.,“在非線性存在的情況下具有選定映射的 OFDM 系統的性能分析”,無線通信,IEEE Transactions on ,vol.12,no.5,pp.2314,2322,2013 年 5 月
[41] 馬希姆·蘭詹;Larson, L.E., “超寬帶 OFDM 接收器前端的失真分析”, 微波理論與技術,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54, no.12, pp.4422, 4431, Dec. 2006
7.9 LTE高級載波聚合;寬帶頻譜要求。
[42] 佩德森;弗雷德里克森;羅莎;阮華;加西亞,LGU;Yuanye Wang,“LTE-advanced的載波聚合:功能和性能方面”,通信雜志,IEEE,第49卷,第6期,第89,95頁,2011年6月
-
模擬
+關注
關注
7文章
1427瀏覽量
83943 -
數字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93瀏覽量
51351 -
調制器
+關注
關注
3文章
841瀏覽量
452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