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某部青年技術員任正非研發我國第一臺空氣壓力天平
1977年10月14日《文匯報》發布一則消息,介紹了我國第一臺空氣壓力天平的情況:
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某部青年技術員任正非在儀表班戰士的配合下,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高精度計量杯準儀器--空氣壓力天平,為我國儀表工業填補了一項空白。經國家有關計量部門鑒定,儀器設計方案正確,精度、靈敏度好。 空氣壓力天平是一種用來檢驗高精度儀表的儀器。過去我國的儀表工廠、儀表使用單位和檢驗部門檢驗儀表壓力、流量、液面等,使用的是標準雙管活塞壓力計和充水、充汞單管壓力計。空氣壓力天平與雙管活塞壓力計和充水、充汞壓力計相比,不但精度高,而且體積小,重量輕,用途廣泛,操作方便,而且對于消除汞害、改善工作條件也有很大的好處。這種儀表是最近幾年剛出現的,目前世界上只有幾個工業發達的國家能制造。
▲《文匯報》原文,來源網絡
在《文匯報》的報道中,簡明扼要的介紹了任正非空氣壓力天平儀器研發成果的重要意義,此研發成果對任正非來說是一個重要轉折。
任正非從重慶建筑學院(后并入重慶大學)畢業后,入伍當了基建工程兵。1974年,遼陽化纖總廠從法國德布尼斯·斯貝西姆公司引進一套化纖成套設備,這是任正非參與建設的第一個工程項目。
在軍中,任正非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因發明空氣壓力天平獲得1977年全軍技術成果一等獎,榮立二等功,并晉升為副所長(技術副團職)。
此外,因為該儀器研發成果,任正非受到***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并出席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
1977年10月8日至11月5日基建工程兵在北京舉行工作會議。到會的有一千多名領導干部和先進典型,10月24日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參加會議的全體代表。本次大會表彰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他們是曾被譽為“吊裝大王”、在建設“遼化”中又創造新成績的工程師張士剛;興建毛主席紀念堂先進標兵、工程師程祖明;研制成功空氣壓力天平的青年技術員任正非;試制成功電子光子比色計等新型儀器的技術員李萬山;創造膠體電瓶新工藝的某部修理二中隊代表趙寬林等。1978年3月,33歲的任正非到北京市出席了6000多名代表參加的全國科學大會,這些人中,僅有150余人年齡在35歲以下。
▲任正非空氣壓力天平研發成果獲發表
33歲的任正非火了!首次以“任正非”為名被重要媒體報道!
1978年10月18日,《基建工程兵》報的第四版,用大半個版面刊登報道任正非事跡的新聞特寫,并以《任正非》為題名。這篇報道引用任正非的話作為名人名言開頭,這在當時可見宣傳規格之高。
任正非當年33歲,由于研制出空氣壓力天平,填補了我國儀表工業的一項空白,表現突出,剛剛由技術員提拔為工程師并榮立二等功。
▲《基建工程兵》1978年10月18日報紙,來源:網絡
《基建工程兵》報原文中,以任正非的話:“知識并不是雪花,可以徑自飄落到你的頭上。”為開頭,以下為原文內容:
我們面前擺著一臺儀器,絳紅色的,很精致,上面有兩個錐形筒,筒上各有一個瓦亮的鋼球。這儀器,就是浮球式標準壓力發生器。
任正非參加了遼陽化纖總廠建廠施工。這兒全是引進設備,成千上萬的儀表排列著,合格不合格呢?外國專家看到我們只有五十年代的蘇式活塞力計,便說:“我們用精密儀表測過,全合格,再說,你們這儀器查得了?!任正非聽了,臉上象刀子刮,愛國心火一樣地燃燒起來。他想,中華民族不僅應是政治上的巨人,也應是科學上的巨人,技術上落后是要吃虧、要挨打的。他下決心研制高精度空氣壓力天平,為祖國爭光。
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任正非曾付出過艱苦的努力。一九六八年他在重慶建工學院畢業時,就有書迷之稱。這些年,他買過很多政治理論和技術書,翻讀過的書,數不清;他演算過的紙、畫過的圖,好幾捆。他學過俄文,又攻英文。從古希臘的阿基米德一直啃到當代流體力學。
如今,他又開始了更艱難的攀登。他是技術員,每天忙十多個小時的工作還要應付外事活動。研究,只能擠休息時間、節假日。時間貴如油。夜夜一盞燈,伴他做運算。許多難題,把他逼入死胡同,經過艱苦努力,沖破迷障,又從死胡同中鉆出來。
“四人幫”橫行時,帽子遍地打,什么“知識越多越反動”、什么“白專道路”“唯生產力論”呀,不一而足。任正非冒著風險上,頂著壓力干。愛人知道了情況,又心疼,又為他擔心,從成都寫來信,信中引了馬克思的話:在科學的入口處,正象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勸他多多保重。
▲原文插圖
一張白紙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但也最難畫。在虛心向外國專家請教時,專家說,他們也還造不了這儀器。說美國埃麥泰克公司有,好象是球飄浮在一個拋物線噴嘴上。他反復攻讀空氣動力學,進行理論推導和設計計算。
在頭腦里勾畫創造著新儀器的輪廓。他精確地計算了拋物線的線性切線,得知用拋物線形不會出高精度。他用盡心血,苦苦思索。他很嚴肅,極認真。沒把握的事,決不去付諸實物實驗。他謙遜,好學不厭,常向總工程師王鎧求教。一次外出求師,天潑下大雨,他淋成落湯雞,那圖紙,卻摟在懷里面,緊貼著他發燙的心。
終于,他用邏輯力量,科學的、鐵的邏輯力量,推斷出錐形是最佳形體。一張草圖,一串公式,嘔著多少心血,逐步成了形。
從數到圖難,從圖到物更難。難關要人闖。在艱難奮戰的日日夜夜里,在困難重重的研制過程中,有多少人在關懷幫助著他呀。大隊政委來探望,大隊長來鼓勵,副大隊長親自跑材料。實驗小組的人合力攻關。用熱情,用智慧,鼓舞他,補充他。
僅用7個月任正非研發出空氣壓力天平,計算原稿獲陳景潤老師贊許
一九七六年十月,華主席一舉粉碎了“四人幫“。被束縛的生產力解放了。任正非和他的戰友們在十二月終于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高精度的空氣壓力天平。儀器真精密呀,驚人的精密。浮球圓度誤差不大于一根頭發絲的百分之一,浮球與筒壁的間隙不大于一根頭發絲的五分之一,又不小于十分之一。發出的信號精度不低于萬分之二。
外國專家看到我們僅用七個月就拿出如此尖端的精密儀器,十分驚訝。在群星爭輝的全國科學大會上,任正非得了獎。他將計算過的稿子交給陳景潤的老師沈元求教,老教授極為贊許,連聲說:“好,好。很精密,有價值?!?/p>
郭小川同志說過:“戰士自有戰士的抱負,永遠改造,從零出發?!比握鞘沁@樣,他沒停步,又在努力研制絕對壓力天平,力爭突破萬分之二的精度,為達到最佳設計,正進行一系列新的探索。
華為的傳感器布局
任正非成功研發空氣壓力天平,是其技術生涯中的重要轉折。1983年,因國家大裁軍,任正非復員轉業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務基地。
此后,任正非渡過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歲月,直到1987年,任正非與合伙人一起,籌集2,1萬元人民幣創立現在的華為公司。
也正因為任正非的儀器儀表技術研發經歷,在華為公司初期,以代銷火災警報器、氣浮儀等廠礦所需的工業儀器儀表為業務,但是由于訂貨量少,不足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才轉向程控交換機,涉足電信業務,開創華為的輝煌。
此后,華為一直從事交換機等電信業務,并涉足手機等消費電子業務。2019年5月,美國一口氣將華為以及附屬的70家公司列入貿易管制黑名單,禁止華為與美國企業進行業務往來,正式將華為制裁。
華為經過斷臂重生,在2021年,華為進行了業務架構重構,這是華為成立以來最大的業務重組工作之一,其中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成為華為重要業務之一。
▲華為2022年業務架構(來源:華為2022年報)
服務于新的戰略,華為開辟了一系列新賽道,其中的重要技術新品就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產品:
2020年12月,華為發布首款車規級96線中長距激光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2021年4月,華為發布了用于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的核心傳感器——成像毫米波雷達。 2022年3月,在2022華為全屋智能及全場景新品春季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首款毫米波AI超感傳感器。 2022年7月,華為首款專業運動傳感器HUAWEI S-TAG正式發布。
華為激光雷達項目起步于2016年,據新華社報道,2018年,華為在法國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布爾設立在法國的第五家研發中心,主攻傳感器和軟件研發。根據規劃,該中心將擁有30名專門從事傳感器和軟件研發的研究人員,屆時華為在法國的研究人員將達近200人。在這之前,華為已在法國設立了芯片、數學、家庭終端以及美學等四個研發中心。
據標準普爾子公司S&P Global的自動駕駛車載激光雷達報告顯示,華為激光雷達的整車廠(OEM)合作數量達10家,僅次于另一家中國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排名全球第二。
▲數據來源:S&P Global
從出貨量來看,目前,華為位居全球激光雷達廠商第四,已是全球激光雷達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數據來源:Yole激光雷達產業報告
除了自研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核心傳感器外,華為還投資了不少傳感器企業,用來鞏固和完善自己的供應鏈,其中包括縱慧芯光(激光雷達領域)、思特威(CMOS圖像傳感器)、炬光科技(激光雷達領域)、南京芯視界(激光雷達領域)、長光華芯(激光雷達領域)、深迪半導體(MEMS陀螺儀)等多家傳感器公司,詳情參看《華為不造車,卻造了這個最重要的傳感器》。
結語
47年前,年僅33歲的任正非成功研發空氣壓力天平,填補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一項空白,讓任正非“火”了一把,同時也為日后的華為注入了技術自研的基因,對今天華為的成長意義重大。
華為許多技術的自研動力,與任正非早期研發空氣壓力天平的經歷不無關系,也正是這份技術自研的執著,才使得華為在早期一眾交換機設備經銷商中脫穎而出,奠定日后通信王者的基石。
此后,華為以通信設備為主業,然而兜兜轉轉,作為信息科技的基礎,與儀器儀表息息相關的傳感器,成為華為自研技術的重要賽道,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也成為華為研發的重中之重。
到今天,我國儀器儀表及傳感器產業的國產化程度,仍然不容樂觀,我國每年80%以上傳感器芯片需要進口,國產傳感器產業什么時候能出現一家像“華為”一樣的領軍企業?
您對本文有什么看法?歡迎在傳感器專家網公眾號本內容底下留言討論,或在中國最大的傳感社區:傳感交流圈中進行交流。
您對本文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順手轉發&點擊在看,將中國傳感產業動態傳遞給更多人了解!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05瀏覽量
75361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38瀏覽量
2517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