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DFF,之前理解的,DFF在時鐘的上升沿進行對D端的數據采集,再下一個時鐘的上升沿來臨,Q端輸出D端采集的數據。能這么理解,是離開書本時間太長了,又觀察到了ModelSim仿真波形的影響,這么理解只是在描述仿真波形的表征現象,并非根本的原理。比如,在Modelsim仿真中,若通過DFF將數據組進行延時,用時鐘將寄存器進行多個時鐘周期的同步,并帶有異步復位,對應Verilog描述如下:
reg [7:0] data_d0, data_d1, data_d2; always @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 begin if ( !rst_n ) begin data_d0 <= 8'b0; data_d1 <= 8'b0; end else begin data_d0 <= data_in; data_d1 <= data_d0; end end對應仿真波形如下:
? ???????
此時,時鐘上升沿和數據的變化沿都是對齊的,就產生了不正確的理解:通過Modelsim的wave窗口查看仿真波形的時候,如果將光標打到時鐘的上升沿時候(比如心在光標在Event 1時刻),對應的數據data_in應該是從8‘h00->8‘h0’1,可是光標處data_in的數值顯示為8’h01。
這樣,我就理解成了在Even1時刻,時鐘的上升沿對data_in(值為8’h01)進行捕獲(接入到寄存器data_d0的D端),在下一個時鐘的上升沿到來的時刻(Event2時刻),寄存器data_d0的Q端數據發生改變(值為8’h01)。上述理解完全是根據波形描述出來的,是不全面的,是非本源的,是錯誤的。
正確的理解
正確的理解應該從DFF本身出發,通過DFF的電路原理圖分析DFF的電路工作原理,了解時鐘上升沿之前和之內部邏輯的如何變化,如何影響了從D端到Q端的數據輸出。
D鎖存器
在網上找到的很多電路圖講的都是D鎖存器,D鎖存器的電路為消除邏輯門控SR鎖存器不確定狀態,在電路的S和R輸入端連接一個非門(Inverter),從而保證了S和R同時為0的條件,參考下圖由與非門構成的D鎖存器電路圖:
如果D信號在E=1期間發生變化,電路提供的信號路徑將使Q端信號跟隨D端變化。
在E由1跳變為0以后,鎖存器將鎖存跳變前瞬間D端的邏輯值,可以暫存1位二進制數據。又因為有Inverter的存在,SR鎖存器不會存在S&R==1的狀態,所以就有了D鎖存器的捕獲數據,E為0的時候會一直維持數據狀態。此D鎖存器的功能表為:
D觸發器
觸發和觸發器——時鐘脈沖邊沿作用下的狀態刷新稱為觸發,具有這種特性的存儲單元電路稱為觸發器。D觸發器的電路圖如下(圖中的SR為了標注有兩級SR鎖存器,方便邏輯推理):
以上升沿觸發為例,進一步分析D觸發器在上升沿捕獲數據,并維持鎖存的過程。
當D端為0,CLK為0時,此時第一級的D鎖存器輸出為0,第二級SR鎖存器處于保持狀態,詳情參考下圖:
若繼續保持D端為0,CLK變為1時,第一級D鎖存器處于保持狀態,第二級的SR鎖存器將上一次的D值傳遞到Q端輸出,詳情參考下圖:
若在D端數值發生改變為1,且CLK仍然為1,第一級的D鎖存器仍處于保持狀態,不會由于D端的變化而改變,更不會影響最后Q端的輸出。
若D端繼續保持為1,CLK轉換為0,此時第一級D鎖存器的輸出為D端的數據,Q端輸出仍為保持狀態。
若D端數據繼續保持為1,CLK轉換為高,第一級D鎖存器的結果就會輸出到Q端,Q端的值也就隨著CLK的上升沿,捕獲到了1,并進行輸出到Q端;
從邏輯圖中,也可以看出DFF的數據捕獲和輸出都需要滿足一定的時間約束。比如:
時鐘上升沿之前前后的數據要做夠穩定,否則在時鐘跳變時刻,可能無法將其傳遞到Q端進行輸出;
時鐘上升沿捕獲數據之后,到Q端輸出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穩定之后才能用于下一級工作;
DFF捕獲時鐘上升沿的D端數據,并在Q端輸出,一直維持到下一時鐘上升沿到來之前。在此期間,D端的數據變化不會直接影響到Q端的輸出。
ModelSim仿真
將tb文件中的data_in輸入做5個單位的傳輸延時,仿真結果見下圖:
????????
可以看出,在時鐘的上升沿前后數據是不發生變化的,對于寄存器做延時的時序理解為:
Event 1時刻:
在Event 1時刻,時鐘上升沿之前data_in(值為8’h00),data_d0的D端為data_in(值為8’h00);
在Event 1時刻,時鐘上升沿之后data_in(值為8’h00),data_d0的Q端為data_in(值為8’h00);所以在Event 1時刻,data_d0的Q端保持為8’h00不變;
Event 2時刻:
在Event 2時刻,時鐘上升沿之后data_in(值為8’h01),data_d0的D端為data_in(值為8’h01);
在Event 2時刻,時鐘上升沿之后data_in(值為8’h01),data_d0的D端為data_in(值為8’h01);所以在Event 2時刻,data_d0的Q端從8’h00變為8’h01;
Event 3時刻:
在Event 3時刻,時鐘上升沿之后data_in(值為8’h02),data_d0的D端為data_in(值為8’h02);
在Event 3時刻,時鐘上升沿之后data_in(值為8’h02),data_d0的D端為data_in(值為8’h02);所以在Even 3時刻,data_d0的Q端從8’h01變為8’h02;
可以看出在Event 1到Event 2一個時鐘周期內,data_d0的數值保持為8’h00;Event 1到Event 2一個時鐘周期內,data_d0的數值保持為8’h01;在時序上就表明了使用data_d0寄存器,通過clk對data_in進行了1個時鐘周期的延時。在Modelsim仿真中,若數據的變化沿與時鐘的上升沿對齊,cursor在時鐘上升沿時刻,對應的數據需要往后加入延時,才能與實際電路情況相符合。
總結
DFF捕獲時鐘上升沿的D端數據,并在Q端輸出,一直維持到下一時鐘上升沿到來之前。在此期間,D端的數據變化不會直接影響到Q端的輸出。
審核編輯:劉清
-
寄存器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358瀏覽量
120775 -
Verilog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51瀏覽量
110182 -
時序電路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4瀏覽量
21723 -
MODELSIM仿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瀏覽量
7326 -
dff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瀏覽量
3425
原文標題:時序電路之DFF再理解
文章出處:【微信號:Open_FPGA,微信公眾號:OpenFPG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