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檢測等諸多應用中,寬光譜光源是必備物件。比較常見的有氘燈、鎢燈、氙燈等,但這些傳統光源卻存在一些固有的問題。
光譜測量范圍上,它們都無法在200 nm-800 nm范圍內保持較高的輸出;壽命、亮度和穩定性上,傳統光源需要在使用幾百小時或更短時間就進行重新校準,使用1000-2000小時后還需更換燈泡。
而歸根結底,這些都是其發光原理而帶來的“先天性”缺陷。傳統光源為電致發光,即通過光源燈室電極加高壓激發燈室中氣體放電,從而發光。這種使用電極耦合產生等離子體的方式,在亮度、穩定性、UV波長覆蓋、壽命上都有很大的限制。
因此,從發光原理上進行變化,光源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改善。今天我們將要聊到的“激光驅動白光光源(Laser Driven Light Source, LDLS)”正是完成了這一華麗轉變。
LDLS光源
什么是激光驅動白光光源(LDLS)?
激光驅動白光光源(Laser Driven Light Source, LDLS)是由美國著名EUV光源公司Energetiq(現已被濱松集團收購)開發并擁有專利技術的產品,也曾獲得被譽為光學界“奧斯卡”的“Prism Award”(棱鏡獎)。
其整體由一個特殊設計的燈室,驅動激光光源,激光聚焦光路,光源輸出光路,光源控制器等主要部分組成。和傳統電致發光光源原理不同,其采用無電極結構,將外置1000 nm左右波長的激光匯聚到光源燈室中,加熱氙等離子體至足夠高溫時便會發光。
LDLS有高效的光收集能力,亦可在深紫外至可見光以及更寬的光譜范圍(170 nm ~ 2100 nm)內提供超高發光亮度,其在DUV的亮度是傳統光源如氙燈的10倍以上。另外,整個光源的發光壽命相比較于傳統光源也高出近一個數量級(>9000 h),且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非常適合應用于寬光譜檢測、OCD量測、薄膜測厚、overlay量測、in situ量測、反應腔監控、終點檢測等半導體領域,以及光學傳感器/組件/光纖檢測、生物/材料科學等領域。為目前在使用傳統弧光燈,但是苦于頻繁更換、波長覆蓋不足、亮度不夠的用戶,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LDLS的優勢點
170 nm-2100 nm波長范圍內具有超高亮度
100μm量級發光等離子體即可實現
輻照度>10-100 mW/mm.sr.nm(波長相關)
超快速測量
光纖耦合或自由空間光束輸出
光學靈活性高
無電極結構
超長壽命、超高穩定性、超低成本
審核編輯黃宇
-
激光驅動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4978 -
白光光源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13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