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是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重要隱患。為有效防范地質災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人防和技防必不可少。在技防中, 能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天候自動化監測與預警的普適型監測設備,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有力利器 。
項目背景
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實施方案》、《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實施綱要》和《云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3-2020年)》(云政發[2013]108號)、《云南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等要求,麗江市在2021年部署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項目建設。項目通過對轄區內47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監測設備,實現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自動化監測與預警。
▲麗江市三期項目建設情況
痛點分析
工期緊急
以2022年二期項目為例,項目要求在33天內完成759臺設備安裝并上線運行。
隱患點分散
隱患點分散在麗江市四縣一區的偏遠地區,不同隱患點之間相隔遠,甚至同一個隱患點的不同監測設備安裝點之間距離都很遠。
隱患點數量多,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大
項目共建設隱患點471處,涉及普適型監測設備10類,設備總數為2131臺。
實施方案
此次項目的設備供應及施工全部由中海達承建。中海達在471處隱患點安裝了GNSS地表位移接收機、裂縫計、傾角加速度、雨量計、泥水位計、土壤含水率計以及預警喇叭等10類普適型監測設備。 普適型監測設備把采集到的監測數據傳輸至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管理平臺,經平臺自動分析研判,發布預警信息,實現隱患點的24小時全天候動態監測和險情預警預報 。
▲中海達GNSS地表位移監測站
作業流程
現場踏勘
作業人員確定GNSS監測站和基準站安裝位置和數量。
土建施工
作業人員按照施工工藝進行基坑開挖和混凝土澆筑,并對施工的關鍵環節進行拍照留底。
▲土建施工圖
安裝調試
作業人員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了三期2131臺設備安裝,并通電調試,確保所有設備的現場數據正常接入。
▲三期設備安裝數量
▲設備安裝
項目驗收
設備完成安裝調試后,麗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先后組織了專家組分別開赴全市地災監測一線,對設備安裝位置核查、掃碼查看數據、設備功能演示、報警演示等全方面的檢查。通過現場抽檢,監測設備運轉正常,輔助設施達到設計要求,且設備性能參數滿足設計要求。同時, 設備上線率99.34%,監測傳感器上線率更是高達99.65%,設備上線率及數據質量均滿足監測預警要求
▲野外驗收現場
▲設備上線率和監測傳感器上線率數據展示
成果展示
上線至今,中海達普適型監測設備在線率高達99.34%,并 成功預警兩次,保障了麗江市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第一次成功預警發生在2021年8月26日22時 。由于連續的強降雨導致寧蒗縣莊房村委會新文小組發生了小型滑坡,中海達GNSS地表位移接收機及時監測到現場數據的大幅突變,并連續觸發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的藍黃橙紅色預警。收到預警短信后,寧蒗縣自然資源局立即與中海達對變形量進行初步核實。經調查,滑坡后緣紅翠線公路出現張拉裂縫,滑坡中部錯臺加劇,判斷滑坡處于蠕滑變形階段,遇強降雨存在進一步變形破壞的可能。因此,當地主管部門立刻組織受威脅的群眾撤離危險, 保障了莊房村委會新文小組24戶80人的人身安全和近200萬元財產安全 。
▲新文滑坡監測曲線圖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發布新文滑坡預警短信
▲新文滑坡現場
第二次成功預警發生在2022年8月4日 13時00分05秒 。永勝縣羊坪鄉光茅山下社村滑坡GNSS地表位移接收機的瞬時三軸加速度達到5.68mg,觸發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管理平臺藍色預警。收到預警短信后,當地主管部門立即組織附近群眾撤離。隨后在8月5日和8月6日地表位移監測值分別達到51.6mm和53.3mm,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管理平臺連續觸發黃色預警。收到預警短信后,當地主管部門及時趕到現場檢查,確認現場發生了滑坡災害。 由于提前組織受威脅的群眾撤離危險,此次滑坡災害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光茅山下社滑坡監測曲線圖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發布光茅山下社滑坡預警短信
▲光茅山下社滑坡現場
項目總結
從按期交付到成功預警,中海達用行動證明了交付能力強,且設備品質有保障。 在中海達普適型監測設備的守護下,麗江市對轄區內47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實時監測預警,大大提高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能力,切實保護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92瀏覽量
754403 -
監測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283瀏覽量
137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