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XGBoost來說,默認的超參數是可以正常運行的,但是如果你想獲得最佳的效果,那么就需要自行調整一些超參數來匹配你的數據,以下參數對于XGBoost非常重要:
eta
num_boost_round
max_depth
subsample
colsample_bytree
gamma
min_child_weight
lambda
alpha
XGBoost的API有2種調用方法,一種是我們常見的原生API,一種是兼容Scikit-learn API的API,Scikit-learn API與Sklearn生態系統無縫集成。我們這里只關注原生API(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但是這里提供一個列表,這樣可以幫助你對比2個API參數,萬一以后用到了呢:
如果想使用Optuna以外的超參數調優工具,可以參考該表。下圖是這些參數對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些關系不是固定的,但是大概情況是上圖的樣子,因為有一些其他參數可能會對我們的者10個參數有額外的影響。
1、objective
這是我們模型的訓練目標
最簡單的解釋是,這個參數指定我們模型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影響決策樹的種類和損失函數。
2、num_boost_round - n_estimators
num_boost_round指定訓練期間確定要生成的決策樹(在XGBoost中通常稱為基礎學習器)的數量。默認值是100,但對于今天的大型數據集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增加參數可以生成更多的樹,但隨著模型變得更復雜,過度擬合的機會也會顯著增加。
從Kaggle中學到的一個技巧是為num_boost_round設置一個高數值,比如100,000,并利用早停獲得最佳版本。
在每個提升回合中,XGBoost會生成更多的決策樹來提高前一個決策樹的總體得分。這就是為什么它被稱為boost。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num_boost_round輪詢為止,不管是否比上一輪有所改進。
但是通過使用早停技術,我們可以在驗證指標沒有提高時停止訓練,不僅節省時間,還能防止過擬合
有了這個技巧,我們甚至不需要調優num_boost_round。下面是它在代碼中的樣子:
# Define the rest of the params
params = {...}
# Build the train/validation sets
dtrain_final = xgb.DMatrix(X_train, label=y_train)
dvalid_final = xgb.DMatrix(X_valid, label=y_valid)
bst_final = xgb.train(
params,
dtrain_final,
num_boost_round=100000 # Set a high number
evals=[(dvalid_final, "validation")],
early_stopping_rounds=50, # Enable early stopping
verbose_eval=False,
)
上面的代碼使XGBoost生成100k決策樹,但是由于使用了早停,當驗證分數在最后50輪中沒有提高時,它將停止。一般情況下樹的數量范圍在5000-10000即可。控制num_boost_round也是影響訓練過程運行時間的最大因素之一,因為更多的樹需要更多的資源。
3、eta - learning_rate
在每一輪中,所有現有的樹都會對給定的輸入返回一個預測。例如,五棵樹可能會返回以下對樣本N的預測:
Tree 1: 0.57 Tree 2: 0.9 Tree 3: 4.25 Tree 4: 6.4 Tree 5: 2.1
為了返回最終的預測,需要對這些輸出進行匯總,但在此之前XGBoost使用一個稱為eta或學習率的參數縮小或縮放它們。縮放后最終輸出為:
output = eta * (0.57 + 0.9 + 4.25 + 6.4 + 2.1)
大的學習率給集合中每棵樹的貢獻賦予了更大的權重,但這可能會導致過擬合/不穩定,會加快訓練時間。而較低的學習率抑制了每棵樹的貢獻,使學習過程更慢但更健壯。這種學習率參數的正則化效應對復雜和有噪聲的數據集特別有用。
學習率與num_boost_round、max_depth、subsample和colsample_bytree等其他參數呈反比關系。較低的學習率需要較高的這些參數值,反之亦然。但是一般情況下不必擔心這些參數之間的相互作用,因為我們將使用自動調優找到最佳組合。
4、subsample和colsample_bytree
子抽樣subsample它將更多的隨機性引入到訓練中,從而有助于對抗過擬合。
Subsample =0.7意味著集合中的每個決策樹將在隨機選擇的70%可用數據上進行訓練。值1.0表示將使用所有行(不進行子抽樣)。
與subsample類似,也有colsample_bytree。顧名思義,colsample_bytree控制每個決策樹將使用的特征的比例。Colsample_bytree =0.8使每個樹使用每個樹中隨機80%的可用特征(列)。
調整這兩個參數可以控制偏差和方差之間的權衡。使用較小的值降低了樹之間的相關性,增加了集合中的多樣性,有助于提高泛化和減少過擬合。
但是它們可能會引入更多的噪聲,增加模型的偏差。而使用較大的值會增加樹之間的相關性,降低多樣性并可能導致過擬合。
5、max_depth
最大深度max_depth控制決策樹在訓練過程中可能達到的最大層次數。
更深的樹可以捕獲特征之間更復雜的相互作用。但是更深的樹也有更高的過擬合風險,因為它們可以記住訓練數據中的噪聲或不相關的模式。為了控制這種復雜性,可以限制max_depth,從而生成更淺、更簡單的樹,并捕獲更通用的模式。
Max_depth數值可以很好地平衡了復雜性和泛化。
6、7、alpha,lambda
這兩個參數一起說是因為alpha (L1)和lambda (L2)是兩個幫助過擬合的正則化參數。
與其他正則化參數的區別在于,它們可以將不重要或不重要的特征的權重縮小到0(特別是alpha),從而獲得具有更少特征的模型,從而降低復雜性。
alpha和lambda的效果可能受到max_depth、subsample和colsample_bytree等其他參數的影響。更高的alpha或lambda值可能需要調整其他參數來補償增加的正則化。例如,較高的alpha值可能受益于較大的subsample值,因為這樣可以保持模型多樣性并防止欠擬合。
8、gamma
如果你讀過XGBoost文檔,它說gamma是:
在樹的葉節點上進行進一步分區所需的最小損失減少。
英文原文:the minimum loss reduction required to make a further partition on a leaf node of the tree.
我覺得除了寫這句話的人,其他人都看不懂。讓我們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下面是一個兩層決策樹:
為了證明通過拆分葉節點向樹中添加更多層是合理的,XGBoost應該計算出該操作能夠顯著降低損失函數。
但“顯著是多少呢?”這就是gamma——它作為一個閾值來決定一個葉節點是否應該進一步分割。
如果損失函數的減少(通常稱為增益)在潛在分裂后小于選擇的伽馬,則不執行分裂。這意味著葉節點將保持不變,并且樹不會從該點開始生長。
所以調優的目標是找到導致損失函數最大減少的最佳分割,這意味著改進的模型性能。
9、min_child_weight
XGBoost從具有單個根節點的單個決策樹開始初始訓練過程。該節點包含所有訓練實例(行)。然后隨著 XGBoost 選擇潛在的特征和分割標準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更深的節點將包含越來越少的實例。
如果讓XGBoost任意運行,樹可能會長到最后節點中只有幾個無關緊要的實例。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這正是過度擬合的定義。
所以XGBoost為每個節點中繼續分割的最小實例數設置一個閾值。通過對節點中的所有實例進行加權,并找到權重的總和,如果這個最終權重小于min_child_weight,則分裂停止,節點成為葉節點。
上面解釋是對整個過程的最簡化的版本,因為我們主要介紹他的概念。
總結
以上就是我們對這 10個重要的超參數的解釋,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仍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所以建議給ChatGPT以下兩個提示:
1) Explain the {parameter_name} XGBoost parameter in detail and how to choose values for it wisely.
2) Describe how {parameter_name} fits into the step-by-step tree-building process of XGBoost.
-
XGBoost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2227 -
ChatGPT
+關注
關注
29文章
1564瀏覽量
78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