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文主要介紹i.MX 8M Mini基于FlexSPI、PCIe與FPGA的高速通信案例。
本文檔適用開發環境:
Windows開發環境:Windows 7 64bit、Windows 10 64bit
虛擬機:VMware15.1.0
Linux開發環境:Ubuntu18.04.4 64bit
U-Boot:U-Boot-2020.04
Kernel:Linux-5.4.70
Linux SDK:5.4.70_2.3.0
*測試硬件平臺:TLIMX8-EVM評估板(NXP i.MX 8M Mini)
案例一:主要演示ARM Cortex-A53通過FlexSPI接口讀取FPGA(Spartan-6采集卡TL-HSAD-LX)發送的模擬數據,并進行校驗,通過串口打印相關信息。實測速率為114.89MB/s。
案例二:主要演示ARM Cortex-A53通過PCIe接口與FPGA進行通信,實現對CameraLink相機圖像的采集、編碼和顯示。實測傳輸幀率為60fps。
1 flexspi_read案例
1.1 案例說明
本案例主要演示ARM Cortex-A53通過FlexSPI接口讀取FPGA(Spartan-6采集卡TL-HSAD-LX)發送的模擬數據,并進行校驗,通過串口打印相關信息。
(1) 驅動默認配置FlexSPI為DDR模式(雙邊沿),配置FlexSPI的時鐘源為400MHz,分頻系數pre_divider和post_divider分別為2和5,此時FlexSPI的ROOT CLK時鐘為400MHz/2/5 = 40MHz,DDR模式的傳輸時鐘SCLK= ROOT SCLK/2 = 20MHz,數據位寬為8bit,即理論傳輸速率為40MB/s,實測速率為37.56MB/s。
(2) 驅動如配置FlexSPI為DDR模式(雙邊沿),配置FlexSPI的時鐘源為400MHz,分頻系數pre_divider和post_divider分別為1和3,此時FlexSPI的ROOT SCLK時鐘為400MHz/1/3 = 133MHz,DDR模式的傳輸時鐘SCLK = ROOT SCLK/2 = 66.5MHz,數據位寬為8bit,即理論傳輸速率為133MB/s,實測速率為114.89MB/s。
FPGA端:發送從0x00遞增至0xFF的數據。
ARM端:讀取數據并進行校驗,打印誤碼率、讀取速率和讀取到的數據。
程序流程圖如下:
圖 2
1.2 案例測試
圖 3
請按照上圖進行硬件連接,并將案例bin目錄下的可執行文件flexspi_read、“driver\bin\”目錄下驅動文件flexspi_imx8.ko、“dts\image\”目錄下的設備樹文件tlimx8-evm-flexspi.dtb拷貝至評估板文件系統。采集卡TL-HSAD-LX加載或固化“data_to_flexspi\bin\”目錄下的.bit或.mcs文件。在評估板文件系統flexspi_read文件所在路徑下,執行如下命令查詢程序參數說明。
Target# ls
Target# ./flexspi_read -h
圖 4
執行如下命令將默認使用的設備樹tlimx8-evm.dtb進行備份,然后把tlimx8-evm-flexspi.dtb拷貝至“/run/media/mmcblk1p1/”目錄并重命名為tlimx8-evm.dtb。
Target# cp
/run/media/mmcblk1p1/tlimx8-evm.dtb linux-tlimx8-evm.dtb//備份默認的tlimx8-evm.dtb,新文件名為linux-tlimx8-evm.dtb
Target# cp tlimx8-evm-flexspi.dtb /run/media/mmcblk1p1/tlimx8-evm.dtb
備注:更換設備樹后,需重啟評估板方可使設備樹生效。
圖 5
1.2.1 功能測試
執行如下命令加載FlexSPI驅動。
Target# insmod flexspi_imx8.ko
圖 6
執行如下命令進行測試。
Target# ./flexspi_read -a 0x08000000 -s 4096
圖 7
本次測試速率為37.56MB/s,誤碼率為0,與理論速率40MB/s接近。
備注:受限于測試板卡的硬件連接形式的影響,37.56MB/s是零誤碼率時的最高實測速率。
若讀取小于或等于2048Byte的數據時,每次讀完需清空FlexSPI的RX Buffer,否則下次讀取的數據是緩存在Buffer中的舊數據。
Target# devmem2 0x30bb0000 w 0xFFFF7031
圖 8
1.2.2 性能測試
執行如下命令卸載flexspi驅動,并重新加載驅動。同時采集卡TL-HSAD-LX重新加載或固化FPGA程序。
Target# rmmod flexspi_imx8
Target# insmod flexspi_imx8.ko pre_divider=1 post_divider=3
備注:pre_divider和post_divider為分頻系數,詳細說明請查閱驅動說明章節。
圖 9
執行如下命令進行測試。
Target# ./flexspi_read -a 0x08000000 -s 4096
圖 10
可以看到本次測試速率為114.89MB/s,與理論速率133MB/s接近。
備注:受限于測試板卡的硬件連接形式的影響,此速率下的誤碼率為99.8%。
1.3 案例關鍵代碼
(1) main函數
圖 11
(2) 地址映射。
圖 12
(3) 讀取數據。
圖 13
(4) 校驗數據。
圖 14
(5) 打印數據。
圖 15
1.4 FPGA工程關鍵代碼
(1) 端口IO定義
flexspi_sclk和flexspi_ss0_n為輸入信號,flexspi_data和flexspi_data為輸出信號。
圖 16
(2) 時鐘輸入信號flexspi_sclk設置為2倍頻
圖 17
(3) 數據發送
圖 18
圖 19
2 gst_pcie_enc案例
2.1 案例說明
本案例主要演示ARM Cortex-A53通過PCIe接口與FPGA進行通信,實現對CameraLink相機圖像的采集、編碼和顯示。其中ARM端獲取到的原始圖像通過dma-buf機制,在采集、硬件編碼和顯示輸出等功能中進行共享,可實現高效的圖像數據“零拷貝”的錄播方案。
FPGA端:
(1) 采集CameraLink相機圖像;
(2) 通過XDMA IP實現為PCIe EP設備,RC端可通過PCIe接口訪問FPGA端DDR以及對VDMA IP的寄存器進行配置。
ARM端:
(1) 作為PCIe RC設備,配置VDMA IP將圖像存儲到FPGA DDR指定位置、將圖像從FPGA DDR通過XDMA搬運到ARM端DDR;
(2) 調用協處理器VPU進行H264硬件編碼,并將編碼后的數據存儲到文件;
(3) 編碼的同時,通過HDMI顯示實時圖像。
程序工作流程框圖如下所示:
圖 20
2.2 案例測試
請參考下圖,將創龍科技的TLCamerLinkF模塊連接至TLK7-EVM評估板的FMC2接口,TLK7-EVM評估板J1跳線帽選擇1.8V檔位,以配置FMC IO的BANK電壓為1.8V。將CameraLink相機的CL0通過數據線連接至TLCameraLinkF模塊的CameraLink1接口。再將TLK7-EVM評估板的PCIe插到TLIMX8-EVM評估板的PCIe插槽上,使用HDMI線纜連接TLIMX8-EVM評估板的HDMI OUT接口至HDMI顯示屏。
圖 21
將該案例bin目錄下的驅動文件xdma-video.ko拷貝至TLIMX8-EVM評估板文件系統中,并將案例bin目錄下的.bit或.bin文件加載或固化到TLK7-EVM評估板。
評估板上電,可執行lspci命令檢查PCIe連接是否正常。如不能獲取到如下信息,請檢查硬件連接和FPGA端是否正常運行。
Target# lspci
圖 22
Target# insmod xdma-video.ko debug=1
備注:“debug=1”表示打印幀率信息,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是否配置。若需修改分辨率和幀率,可執行命令“insmod xdma-video.ko width=1280 height=1024 fps=60”,具體的分辨率和幀率大小,請以相機實際可支持范圍為準,分辨率參數需和相機分辨率參數匹配,幀率參數僅作用于軟件上相機參數,不影響實際的相機幀率。
圖 23
執行如下命令進行圖像的采集、編碼和顯示,編碼后的test.264文件將保存在當前目錄下。
Target# gst-launch-1.0 -v -e v4l2src device=/dev/video1 ! "video/x-raw, format=(string)NV12, width=(int)1280, height=(int)1024" ! tee name=t ! queue ! vpuenc_h264 ! h264parse ! filesink location=test.264 t. ! queue ! waylandsink
其中"/dev/video1"為設備節點,請以實際節點為準,1280和1024為圖像的寬和高。
圖 24
執行成功后可觀察到如下輸出,串口不停打印幀率,并在HDMI顯示器上觀看到實時圖像。
備注:幀率顯示為61fps,是由于CameraLink相機輸出的并不是標準的60fps圖像。
圖 25
圖 26
按下“Ctrl+C”停止錄制后,將在當前目錄生成test.264文件,并可觀察到實際幀率為59.954fps。
圖 27
執行如下命令播放編碼后的視頻,HDMI顯示器顯示對應圖像。
Target# gst-play-1.0 test.264
圖 28
圖 29
播放結束后,將打印視頻時長、幀率信息。
圖 30
備注:由于碼流文件中不包含播放幀率信息,因此在執行“gst-play-1.0 test.264”時未能按60fps進行播放。從串口打印信息可知,實際是以30fps進行播放,并且播放時長為錄制時長的兩倍。在錄制時,將H264碼流封裝成MP4格式可解決此問題,因為封裝成MP4格式時,播放幀率信息將被記錄在MP4文件中。
執行如下命令,可將H264碼流保存成MP4文件。
Target# gst-launch-1.0 -v -e v4l2src device=/dev/video1 ! "video/x-raw, format=(string)NV12, width=(int)1280, height=(int)1024" ! tee name=t ! queue ! vpuenc_h264 ! h264parse ! qtmux ! filesink location=test.mp4 t. ! queue ! waylandsink
圖 31
圖 32
注意:H264碼流保存成MP4文件,程序可正常工作,錄制的視頻文件播放幀率正常,但系統會出現概率性的丟幀。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實際的應用編程中,建議將MP4的保存功能另外建立一個pipeline進行,或改用其它開源MP4庫進行開發。
-
dsp
+關注
關注
553文章
7998瀏覽量
348924 -
FPGA
+關注
關注
1629文章
21736瀏覽量
603384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82文章
19126瀏覽量
305192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04瀏覽量
209497 -
FPGA開發板
+關注
關注
10文章
122瀏覽量
315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