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C Insights報告,2021年全球MCU市場總銷售額破190億美元,而中國市場增速遠遠領先全球,尤其在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領域。這對于我國MCU行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遇。加上貿易摩擦、技術封鎖等因素影響,自主可控已然成為本土芯片發展的主要需求。統計顯示,近兩年加入賽道的本土廠商數量大幅上升,國產替代成為國內芯片產業鏈成長的核心驅動力。然而,國產芯的使用比例升高的同時,問題痛點也隨之而來。
國產MCU芯片的使用痛點
近期,業內幾家知名媒體聯手發起了一項針對工程師對國產MCU使用體驗的調查。調查顯示,工程師們對國產芯的感受可謂又愛又恨,擔憂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性能可靠性差:由于核心技術仍處在起步階段,產品性能成為了用戶們吐槽的火力密集點。加上大部分廠商使用的是通用IP,自主可控力度薄弱,不少工程師給國產MCU貼上了“不靠譜”的標簽;
2、技術支持能力較為薄弱:售后跟不上,產品規格書又不夠專業,甚至會出現讓用戶“看不懂”的情況;
3、產能不穩定:國內近一半的晶圓生產掌握在海外公司手中,對本土產業鏈的影響極其深遠,國際形勢的變幻易造成產能不穩定;
4、生態不完善。
國產也有高可靠“芯”
作為一家從成立之初就堅持走全國產、自主可控的32位MCU廠商,愛普特認為這些難關并非不可攻克。
首先,愛普特的核心研發團隊是來自于世界知名芯片大廠,在成立的最初五年里,他們一直致力于自主知識產權IP庫的研發。目前愛普特已經擁有一套齊全完善,可以媲美國際頂尖MCU公司,且已經經過億級芯片量產驗證的自主知識產權IP庫,以此保證了每一顆芯片的可靠性。2021年度,愛普特基于自研IP庫量產的全國產MCU出貨量超一億顆,用市場表現證明了自身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品質。
依托強大的技術團隊,愛普特為客戶提供產品相關的開發工具、應用文檔、軟件驅動庫、檢測報告等一系列完善的技術支持與服務,有效幫助客戶縮短研發時間,加快產品上市進度,同時還建立了成熟的售后客訴服務體系,充分保障客戶利益。
國產“芯”要取得長足發展,離不開產業鏈的布局與鋪墊。據悉,愛普特已與國內主要晶圓生產廠家建立深度戰略合作,在當前全球缺“芯”的態勢下,依然能夠保障充足的產能,提供穩定的產品供應。
在MCU生態建設方面,愛普特將攜手平頭哥一起打造完整的工具鏈和生態,除了RISC-V的CSI組件認證外,還將推出“1520”生態標準,即1天上手、5天出原型,20天量產。未來,愛普特還會開展大學計劃及工程師培訓認證等活動,打造MCU生態。
在自主可控需求逐漸迫切的背景下,國產化的腳步正在加快,在如何攻克國產MCU高可靠性難關這個問題上,也涌現出了越來越多如愛普特這樣實力與情懷兼備的本土廠商為之努力,相信在眾多優秀本土廠商的凝心聚力下,國產替代的進程將勢如破竹,迎來全新的發展格局!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178瀏覽量
3516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