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假期,國內一起鐵路交通事故牽動億萬國人的心:
貴陽北至廣州南的D2809次旅客列車行駛在貴廣線榕江站進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時,撞上突發溜坍侵入線路的泥石流,導致7號、8號車發生脫線。
動車司機發現線路異常后,在5秒內采取了緊急制動措施,列車滑行900多米后,最終低速進入榕江站。而由于車頭撞向站臺,損毀嚴重。動車司機因此不幸殉職,令人痛惜。
釀成這起事故有多個輔助因素:車速、暴雨天氣以及汛期引發的泥石流等。
而鐵路汛期隱患已是各地交通運輸廳的重點關注問題,因汛期引發的邊坡塌方,一旦泥石流侵入鐵軌,勢必造成列車運行的不安全。
一般情況下,鐵路軌道安全檢查員會定期檢查軌道的安全,一旦發現泥石流等情況,就會上報,安排人手組織搶修,鐵路調控系統也會安排列車停運或者延遲發車等,避免事故的發生。
而此次汛期次生災害事發突然,鐵路軌道安全檢查員并無法及時關注到這個意外情況。
據悉,D2809次列車在經過遇事隧道口的前一、二十分鐘,早有一輛列車安全通過。可以表明,泥石流的塌方是在這段短時間間隔內發生的。
前通過列車和D2809列車的監控畫面
另外,由于隧道外的光線較強而內部較暗,人看到的隧道洞口最初是一個白亮的洞,看不清楚隧道外其他的東西,會出現短暫的眼盲。
這稱之為“白洞效應”
對于隧道口突然塌方的泥石流,動車司機很難用肉眼進行預判。
動車撞上泥石流已是事實。
動車司機在危險面前,撂下生命最后一閘,保障了車上旅客的安全,成為永垂不朽的平民英雄,也成為事實。
但是,我們必須反思,反思如何去預防今后鐵路行車事故的發生。杜絕平凡生命的隕落。
此次事故給予我們的警鐘是:
意外的發生總是源于無數的巧合。
鐵路軌道安全檢查員對于鐵路意外狀況的監控也無法做到秒級的響應速度。
而相比于攝像頭和人員監控,激光雷達能感知更細微的環境變化,提供更精細的數據,實現更快速的響應。
激光雷達的高精三維點云效果
放眼當下鐵路安全防護的需求,鐳神智能自研了軌道交通異物侵限智能監測系統,可提供定點式方案和車載式方案,兩種方案皆以激光雷達作為探測傳感器,進行三維感知。
定點式方案及車載式方案視頻
此次鐵路交通事故是因汛期突發的泥石流塌方引起,而對于這種多地多點的汛期災害隱患,激光雷達的定點路測,能提前發現山體的滑坡趨勢以及軌道侵限動態,更適合預防地質或次生災害引發的軌道安全隱患。
這種路段具有突發性、無規律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點。
因此,在路端架設激光雷達設備,基于激光探測,獲取防護區域里出現的異物的位置點云數據,通過對點云數據進行預處理、匹配視覺傳感器,即時精準抓取障礙物的體積和位置信息,并將險情及時通過終端顯示軟件、報警器等,為駕駛員及時提通報預警信號。
路端軌道異物侵限智能監測系統
另外在易發生滑坡情況的山體,同樣也可架設激光雷達設備,獲取泥石流的動態點云數據,進行預警處理。
激光雷達定點監測山體滑坡情況
在安全預防面前,隱患無大小。
對此,鐳神激光雷達對于微小物體的感知性能,也嚴格遵守以上原則。
即使在200米的探測距離,對于20×20cm的小物體,激光雷達依舊有效感知,分辨率可達至0.03°×0.05°,呈現5~6個穩定的點云像素點。
小物體的有效感知
軌道安全監測,一在目標監測的精度和準確性,二在響應速度。
在響應速度方面,激光雷達超快頻率可幫助軌道意外情況的監控把握在1秒之短。
真正做到秒級響應。
此次D2809列車的最高運行時速為250公里/時,據車載數據顯示,此次D2809列車在事故路段,時速超過160公里。
在如此高速的運行狀態,假使在隧道口等隱患高危路段處能有一套定點監測系統,激光雷達一旦探測到泥石流塌方的趨勢,就立馬反饋給動車司機及鐵路調控平臺,這樣會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冗余做出反應。
為了能在關鍵時刻爭分奪秒、應急處理,保障行車安全,正是鐳神智能不斷提高探測距離,不斷提升探測精度,不斷加快系統響應速度的意義。
6月來臨,全國全面進入汛期,這起因汛期隱患引發的鐵路事故再次敲響鐵路安全管理的警鐘。
面對因鐵路事故逝去的生命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數字。我們與其在每次事故后反思,不如在事故前預防。只有把預防做到實處,才能最低減少人民及國家損失。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08瀏覽量
1901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