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十一假期期間,智能家居領域迎來一個重要里程碑時刻。
CSA聯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正式對外發布了Matter 1.0 標準,并宣布認證計劃現已開放。這意味著智能家居品牌可以對其產品進行相關測試和認證,一旦獲得認證,公司就可以開始銷售帶有Matter 標志的設備。
超過280家成員公司——包括亞馬遜、蘋果、康卡斯特、谷歌、三星SmartThings和昕諾飛——匯集了他們的技術、經驗和創新,以確保Matter滿足用戶、產品制造商和平臺商等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這些公司共同領導了需求和規范開發、參考設計、反復測試和最終的規范驗證,從而鑄就了這一行業里程碑。
隨著 Matter 1.0 的發布,授權的八家測試實驗室可以進行產品認證,有測試工具可用,開源參考設計 SDK 也已經完成。這八家實驗室分別為百佳泰 Allion Labs、必維國際檢驗集團 bureau veritas、DEKRA德凱、Element、Eurofins Digital Testing、GRL、德國萊茵TüV 以及UL Solutions。它們除了負責測試Matter協議之外,還要測試Matter的底層網絡技術Wi-Fi和Thread。
回望2019年,當 Matter被首次提出時(那時還被稱為CHIP),許多業內人士和媒體都認為這一標準的推進可能不容樂觀。畢竟誰能想象蘋果、谷歌、亞馬遜和三星這些傾向于建立自家封閉平臺的巨頭們能坐在一起,共同想辦法根治智能家居“碎片化”的頑疾呢?
如今,這一切真的實現了,測試認證的開始意味著我們很快就能在市面上看到帶有Matter標志的產品,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它終究還是來了!
01
含著金湯勺出生的Matter
過去,很多互聯網廠商和家電廠商都在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態,導致不同品牌的設備相互之間無法連通。比如,你買了一款蘋果的HomePod,又買了一款昕諾飛的智能燈泡,但卻無法用HomePod控制智能燈泡的開關——這和智能家居夢想中的場景背道而馳,不利于整個智能家居市場的繁榮。
于是,巨頭們意識到急需建立一個能夠兼容不同家居設備的標準,打破各自劃地為營的僵局。2019年12月,亞馬遜、谷歌、蘋果、宜家等多家巨頭共同成立了一個名為“Connected Home Over IP”(簡稱CHIP)的組織,智能家居領域的互聯互通問題也終于被推向了鎂光燈下。多家巨頭領銜的CHIP目標是開發、制定一套基于IP協議的智能家居連接標準,簡化設備與設備之間傳輸信息的過程,同時強化對隱私安全的保護。
2021年5月,Matter作為全新的連接標準被提出,同時,CHIP這個名稱淡出視野,統一使用Matter作為品牌名稱。簡單的說,Matter作為智能家居新的連接標準,提供一種基于IP的統一連接協議。有了Matter,我們家中來自不同品牌的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水壺、空調、電視、窗簾、電燈…可以更加順暢的交互,從而提供更好的家居產品的實用性和體驗性。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Matter,可以說是被寄予厚望,然而其落地卻一波三折。原本CHIP預計首款支持Matter的設備在2020年底發布,無奈計劃趕不上變化,最終Matter的發布日期定格在2022年秋季。
在9月2日至6日在柏林舉辦的歐洲知名科技盛會IFA 2022中,Matter協議首次亮相!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場景終于真實地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Eve的智能球形燈泡可以同時接受蘋果、谷歌、亞馬遜智能音箱,以及手機中三星SmartThings的聯合控制,效果令人振奮。
不只是照明,Matter協議的初始版本囊括多種常見的智能家居產品品類,例如照明、電氣、空調、窗簾、傳感器、門鎖、以及電視等媒體設備。
02
Matter如何發揮作用?
你一定好奇,Matter是如何發揮作用實現設備之間互聯互通的?
Matter并不會對各種現有通信協議造成打壓,也不可能替代,其理念是將各協議集中在一個共享的保護傘下,通過規范來利用每種通信協議的優勢,其第一波支持的協議分別是以太網、Wi-Fi、低能耗藍牙和Thread。
其中,Thread是一種低功耗、無集線器的無線網絡協議,由谷歌旗下的Nest Labs于2014年7月提出。多年前,當谷歌開始智能家居之旅時,綜合對比了多項技術,最終選擇了自行建立一種基于IP的無線網絡協議Thread。Thread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家庭中原有各種通訊協議的不足,通過6LoWPAN技術支持IPv6。谷歌認為IP具有將不同網絡技術整合在一起的獨特能力,而且可以利用現有的網絡基礎架構,是家庭中融合各種設備通訊的理想平臺。像Zigbee和Z-Wave一樣,Thread可以將所有設備連接在一個巨大的網絡中,但與之不同的是后者不需要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來連接它們。目前,谷歌已將Thread開源,并將其貢獻作為Matter標準的基礎。
換言之,Matter處于所有通信協議之上。工作方式為,設備通過藍牙加入到Matter網絡中,通過Wi-Fi組成星型網絡(或Thread組成Mesh網絡)實現互聯,還能通過網橋連接到其他協議的設備。
顯然,Matter未來還將支持更多網絡層協議。涂鴉在IFA 2022中的這張方便的圖片展示了它是如何工作的:
目前,圍繞Matter標準的產品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負責交互與設備控制的入口,可稱之為controller,如手機APP、音箱、中控屏等;另外一類是終端產品、子設備,可稱之為device,如開關、燈、窗簾、家電等。
Matter被設計成本地的,這意味著對云的依賴更少。根據指導方針,控制一個Matter設備也必須是本地的,Matter controller將成為Matter智能家居的大腦,管理通信、自動化甚至遠程訪問。
不過,用戶并不需要一個新的Matter智能家居中心,這項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嵌入現有設備。智能音箱、路由器、中控屏等都是Matter controller的主要候選設備,谷歌、亞馬遜、SmartThings和蘋果等公司已經表示,他們現有的一些設備將升級為Matter controller。
不僅如此,這些設備還可以作為Thread邊界路由器(Thread Border Router)和/橋接器,引入Zigbee或Z-Wave等其他協議。
03
Matter的下一步依然挑戰重重
雖然Matter的力量很強大,但它是好是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并不是所有的觀點都是一邊倒的指向好的一面。近日,外媒一名分析員Stacey Higginbotham就分享了他在參加硅谷實驗室關于Matter討論活動后的一些想法。
據他所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訪人稱,考慮CSA聯盟正在不斷有新的成員加入,以及Matter協議三番兩次的推遲導致功能需求激增的情況下,Matter才得以面世,這似乎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意思,因此他認為Matter 1.0版本的標準可能并不會那么理想。
部分原因是因為,“讓燈泡之間實現互操作”并不是智能家居購買意向者真正的目標,更準確的說,“智能”才是。以下為其列舉的五大Matter現階段無法讓人滿意的情況:
1.消費者仍需使用大量APP,但這并不符合Matter最初的承諾——消費者可以通過一個控制中心實現家庭智能,比如添加一款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而不必為每個插座或電燈下載專門的應用程序。但現階段,消費者仍需要通過安裝一些APP來實現基礎功能之外的操作。
2.一些設備在最初的Matter 1.0版本協議中仍無法融入消費者想要控制的范疇內,比如攝像機、家用電器、可視門鈴以及吸塵器等。具體什么時候才能實現這些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可能需要等到2.0版本或更久。另外像智能插頭的某些特殊功能,比如電力監控,也不會在最初版本得到支持。
3.現階段Matter還無法做到將現有的大量設備一次性添加到多個控制中心內。康卡斯特的Jim Kitchen表示,Matter可以在智能家居場景中支持隨意的一個智能燈泡接入,但如果一次性接入超過50個,將不可避免的出現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在實踐中得到了佐證,更重要的是,如果擁有各種設備和復雜系統的用戶想要統一接入的話,那將會更加艱難。
4.消費者可能陷于Matter基礎功能和復雜理性程序的糾結當中。超過500家成員公司的設備想要在數百萬種可能的變化中“和諧的”運行,任何超越基礎性功能的的配置都有可能失效,這也是最重要的擔憂。
5.開發者仍需要為多個生態系統構建程序。Matter 的最初的主張之一是,開發者將不再需要為支持大型生態系統重復構建兼容程序。但從事實來看,Matter認證的設備將會兼容HomeKit、Amazon Alexa、SmartThings、Google等,而這僅是基礎。正如我們所見,Google和Amazon正在擁抱深度體驗,開發者必須確保他們能夠跟上Google Home Device SDK和智能集群,或者Amazon Ambient Home Development Kit更新的步伐。
據悉,11月3日,CSA聯盟會舉行Matter的正式發布會,屆時,我們將看到更多的Matter相關消息。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604瀏覽量
1860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