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頹靡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行業現狀了,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報告,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下降1.5%。但是在本次618,智能手表卻給出了不錯的成績。華為WATCH 4在5月30日開始預售就直接脫銷,智能手表整體銷量遠超36萬。
蘋果、華為、OPPO等帶有健康監測功能的智能手表分別霸榜前三,蘋果 WATCH SERIES 8主推血氧監測和車禍檢測以及體溫感應;而華為直接賣斷貨的原因之一是WATCH 4首發高血糖風險評估,能展示風險程度并提醒就醫,之二是加入了一鍵微體檢功能,60秒便可完成10項健康數據檢測,成為目前市場上智能手表健康監測集成的“性價比之王”。
物聯傳媒整理
雖然不能實現精確血糖數值的測量,但僅血糖風險評估這一功能,就已經引起市場軒然,無創血糖的期待已經被消費者拉滿。在消費電子的寒冬里,無創血糖監測或許會是拯救智能手表的一把烈火。
精準監測
欲逃離被“刺”
糖尿病的危害性主要體現在其并發癥上,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其治療主要包括飲食控制、藥物治療、胰島素注射和運動調養等方式,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血糖檢測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目前,常見的血糖檢測方式包括指尖血糖測試(BGM)、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S)和血糖儀。這三種方式都具備一個相同點,那就是要刺穿皮膚帶來痛感,而市面上現有通過FDA認證的產品也是需要用戶被“刺”才能完成精準的血氧數值測量。
血糖監測領域對準確度要求極高,傳統(指尖取血)血糖儀和真實血糖的偏離度可達到5%,起步較早,目前在市場占比較大。連續血糖監測的偏離度要求在10%之內,通常3-5分鐘就會記錄一次血糖數值,可連續24小時動態監測血糖波動,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接收器或者手機實時獲取血糖水平。
憑借舒適感佳、可監測盲區、可與胰島泵結合充當人工胰腺等優勢,連續血糖監測成為了新興的檢測方式,除德康、雅培、美敦力等巨頭外,魚躍、可孚、微泰醫療、硅基仿生等多家國內企業也陸續推出相關產品。
目前我國連續血糖監測仍處于發展初期,且市場集中度較高,雅培就占據了80%左右的市場份額,大部分依賴國外品牌,例如2020年強生、羅氏、三諾生物共占約65%的市場份額。
中國血糖監測細分行業格局競爭分析
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監測血糖變化,因此被“刺”對他們來說是每日迫不得已但又不得不做的,因為血糖監測不能長期堅持,或者檢測數據太少,是難以反映血糖的控制情況和變化趨勢的。因此,無創血糖技術成為了他們期待的福音。
無創監測
恐成噱頭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報告,202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預計達到4.63億,預計到2045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7億。這個龐大的數據也反映了血糖監測高頻使用需求,但現有的血糖監測基本都是有創操作,要么刺破指尖取血,要么采用微創技術在皮膚內植入需要更換的貼片。
在2010年,無創血糖監測項目就在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的拍板下開始。過去十年里,蘋果在數百人身上不斷測試這項技術,在今年2月據稱蘋果研發的無創血糖檢測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未來將Apple Watch上搭載這個功能。
大多無創血糖儀都是基于紅外光譜和熱代謝,經過復雜的算法計算來估算血糖值。比如蘋果正在研發的“E5”項目利用硅光子芯片技術和光譜吸收測量法,將特定波長的光線發射到皮膚下,根據反射回來的光線,就能確定組織液中的葡糖糖濃度,實現連續監測血糖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無創血糖儀均無法用于臨床糖尿病篩查診斷和治療依據。挑戰之一是其測量的準確性,血糖水平是個很細微的參數,而無創血糖監測設備的準確性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皮膚的厚度、皮膚的顏色、體溫、汗液等,一旦出現不準確情況,對患者的影響會比較嚴重。
還有就是無創測量的穩定性。無創血糖監測設備需要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都能穩定運行,但葡萄糖分子沒有特征的紅外光譜;水分子有非常大的紅外吸收,無論是皮膚還是皮下組織,都有豐富的水分;任何溫度變化,都會導致紅外吸收的變化。這些都是目前無創血糖采用光譜技術測量需要攻克的難關。
國家對無創血糖儀的性能標準也把關嚴謹,在階段醫療級的血糖監測,在準確度、精確度、個體差異等方面要求極高,同時在可及性、便捷性等方面亦有極高要求。同時,需要進入到醫療級層面,還需通過FDA等醫療級認證,這也是無創測血糖產品要經歷的一道嚴格把關。
回到前文,華為WATCH 4對于血糖的用詞是“評估”,采用的技術是基于華為TruSeen 5.0+監測技術和高性能傳感器,獨創的高血糖分形算法。華為智能手表完成血糖風險評估,需要連續佩戴手表7天以上,并且白天佩戴時長至少有2小時,晚上至少有4個小時,這樣一周后華為智能手表就能給出一份高血糖風險評估報告:中風險等級會建議用戶使用醫療級血糖儀再次測量;高風險等級會建議用戶前往醫院就醫,并提醒用戶該評估結果不能作為診療依據。
這樣看來,評估風險的功能更適合的是健康的人群,而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還是要依靠BGM或CGM這種有創的方式完成日常測量。華為這款智能手表“蹭”到了無創測血糖的概念吃上了第一波紅利,但在宣傳上華為并沒有帶上相關“無創測血糖”的文案,也恐自己打破市場的實際期待。
寫在最后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許多支持血糖監測行業發展的政策,在“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提出要加快發展無創血糖檢測、非接觸式心電、心理狀態測量、心肺功能檢測和健康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
血糖監測行業相關政策
政策和市場的推進下,創血糖測量提出即獲得了市場的大片歡呼,但要走進醫療級應用,仍然道阻且長。蘋果的相關項目進行了13年仍處于概念驗證階段,還需3-7年才能將整個監測裝置縮小到適合手表的大小。
但我們依然可以期待,未來無創血糖監測走進智能穿戴設備的新篇章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6瀏覽量
252073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729瀏覽量
374411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6文章
3295瀏覽量
1142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