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第二季度,英特爾、美光等頭芯片企業和鴻海、和碩等代工大廠公布了在歐洲、東南亞、東亞、美國等世界各地建設工廠的計劃。雖然1年來因手機銷量銳減,電子行業的收入有所下降,但相關企業為分散風險,正在積極推進供應鏈全球化,并在各地建設工廠,投資金額在數億美元到數百億美元之間。工廠建設計劃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此前,半導體、電子業界的制造中心一直集中在東亞地區,但以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為契機,供應鏈的過度集中現象首次暴露出來。傳染病引起的全球物流萎縮甚至暫時停止,使整個行業面臨芯片短缺的困境,直到2022年才逐漸恢復。除了俄烏沖突,中美貿易戰之外,中國臺灣地政學問題的影響,迫使整個供應鏈面對未來可能存在的危險。
從業界大工廠的動向來看,“危機感”是擺脫中國大陸,尋找新的制造中心的主要動力,但原因似乎不止這些。據以前的報道,許多制造企業不愿積極向海外擴張。因為中國大陸完善的供應鏈、成熟的人才和系統、相對較低的成本是世界上任何地區都難以替代的。
據臺媒報道,許多制造企業因擔心供應鏈問題,被客戶要求將制造基地從中國和臺灣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三星等韓國企業也以中美貿易戰為契機,正在減少對中國的投資。英特爾最近也公布了在德國、以色列、波蘭、韓國新建工廠的計劃等,正在將產業鏈分散到全世界。但是設立海外工廠不僅要解決投資和政府補助金問題,還要解決職員素質、當地基礎設施、氣候環境、供應鏈等問題。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36瀏覽量
42466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02瀏覽量
219724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77瀏覽量
389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