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7月4日/美通社/ -- 為順應數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堅決落實國家交通強國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和示范應用,7月4日,由金橋股份與SAE International(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聯合舉辦 的首屆“2023智能駕駛科技大會”在浦東金橋開幕,這也是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首發活動。
本次大會以“智能駕駛科技”為主題,圍繞未來智駕新生態、技術路徑的演進、智能零部件發展、汽車人工智能算法、軟件及數據等主題展開。來自海內外院士、專家學者、領軍企業高管共計500余人齊聚浦東金橋,緊扣產業熱點碰撞思想,共商全新形勢下智能駕駛產業發展趨勢。
碰撞全球智慧,洞見產業未來
致辭環節,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表達了對本次大會的支持與期待,“智能網聯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是實現汽車強國目標的必然選擇。上海將持續加強全產業鏈生產技術,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持續拓展智能化汽車的應用場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市經信委也將繼續全力以赴為大家提供最適宜的發展環境和最貼心的政策服務,共創產業美好未來。”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王曄在致辭中說,“上海聚焦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構建了系統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形成了多領域覆蓋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打造了嘉定乘用車、臨港商用車、奉賢停車庫、金橋車聯網的錯位發展布局。上海將繼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加快車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全力支持行業企業和科研機構在上海投資和發展?!?/p>
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吳強介紹到,“浦東未來車產業從應用示范、立法保障、特色園區、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已經具備主動變道、自動加速、敏捷發力的特點。面向未來,浦東將在智能駕駛領域不斷精進,建設國際一流自動駕駛示范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搭建國際一流功能性平臺,做企業的時間合伙人、最佳伴行者,也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為浦東汽車產業發展把脈賦能、貢獻智慧?!?/p>
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教授發表了題為《通感融合的車路互聯技術》的演講。介紹了城市道路自動駕駛技術的國際主流路線,指出了更適合我國產業化的運營發展方向——車路協同發展,并詳細闡釋了“通感一體”技術在車路協同發展中的技術優勢和場景賦能。何教授表示,通感一體車路協同機遇與挑戰并存,在較為成熟的封閉場景中應加速商用進程,在半開放場景中加強商業模式的探索,在開放場景方面分階段穩步推進探索。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發表主旨演講
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Joseph Sifakis(約瑟夫·希發基思)發言主題是“自動駕駛系統的嚴格建模和驗證”,他介紹道,“構建自主系統是從弱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環節。一種是系統工程采用的傳統方法,已能應用于飛機制造以及普通生產制造系統,但它無法勝任更復雜的系統。另一種方法則是采取人工智能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然而,由于目前人工智能輸出的方案缺乏可解釋性,其輸出的結果有時候未必可靠。因此,系統工程的構建是一個突破點,我們需要從小規模、集中式、環境變量可被設定的自動化系統,轉向復雜的、分布式的自治系統?!?/p>
2007年圖靈獎得主約瑟夫·希發基思 Joseph Sifakis 發表主旨演講
長安汽車副總裁張曉宇從“新汽車、新架構、新機遇”三個角度出發,發表了題為《從ICEV到ICEV的思考》的演講,“數據將成為智能汽車發展最重要的生產力。未來,長安汽車將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堅持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長安汽車愿與業界共同推動技術產業應用發展,不斷夯實‘軟硬’基礎設施,創新四位一體‘智能合伙人模式’,共同為智能網聯車發展添磚加瓦?!?/p>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Brian Wandell教授分享了圖像系統工程仿真技術的最新進展,他帶來了團隊首創的“基于PBRT的ISETCam和ISET3d”,并展示了“基于康奈爾盒子的驗證實驗”結果,即將合成數據泛化至實測攝像頭數據的能力。
大會圍繞著《未來智駕新生態下的機遇與挑戰》主題進行圓桌討論,特別邀請了來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周華、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黃剛、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 副總經理 梁鋒華、沐曦集成電路(上海)有限公司 CPO孫國梁,4位行業重量級嘉賓分別從標準制定單位、網絡運營商、整車廠、芯片供應商等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圓桌討論由上海交通大學殷承良教授主持。
《未來智駕新生態下的機遇與挑戰》圓桌討論
釋放強勁動能,“未來出行產業園”正式開園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教授,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市科委副主任王曄,浦東新區副區長吳強,浦東新區科經委主任李慧,金橋管理局局長呂東勝,金橋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穎共同為未來出行產業園開園
作為制造業中產值最大、產業鏈最長、相關產業最多的賽道,汽車產業不僅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產業資本、原始創新等產業主體砥志研思,也需要在不同主體間建立起交叉創新的橋梁和紐帶,協同攻關,突破創新。
開幕式現場,金橋股份建設打造的未來出行產業園正式開園,由Office Park金科園、Office Park金海園“雙子園”組成,圍繞“未來出行”產業,總規模約36萬平方米。一大批重點前沿產業企業、重點投資機構和生態建設伙伴入駐簽約。
金橋股份與上汽通用、聯合汽車電子、博世(中國)投資、長安汽車、中國移動、黑莓等龍頭企業建立生態伙伴關系,與合創資本、正心谷投資、藍湖資本、創東方投資、深創投、自貿區基金、紅杉中國、道禾資本、東方富海等重點投資機構簽約,積極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共同打造產業朋友圈,探索建立大企業創新中心、智能網聯車測試平臺等科技孵化和創新服務平臺,共同培育發展金橋未來車產業生態。
首批入駐的11家企業中,既有中科新松、中國移動、黑芝麻智能、果栗自動化等科技領軍企業,還有藍馬艙行、尊字智能、東超科技、華申瑞利、梅卡曼德機器人等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制動系統等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新銳企業。
臺上領導和嘉賓為12家未來出行產業生態合作伙伴授牌,金橋股份總經理杜少雄與首批入駐未來出行產業園的11家企業、14家重點投資機構簽約
此次開園的未來出行產業園位于浦東金橋城市副中心,由核心園Office Park金科園、創新園Office Park金海園組成“雙子園”,滿足從龍頭、科創領軍到創新企業全生態鏈的辦公需求。其中,核心園Office Park金科園緊鄰地鐵9號線和啦啦寶都商圈,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容積率1.5,由10棟多層研發廠房以及大型停車場、員工食堂、會議中心等功能空間組成,打造集科技、自然、共享、創新于一體的總部辦公園區。創新園Office Park金海園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是金橋唯一地鐵上蓋的5A甲級寫字樓,坐擁9、21號線兩條軌交。園區內食堂、星巴克、肯德基、喜士多、上海銀行一應俱全,以多元業態增強產業服務能級,吸引了聯合汽車電子、金橋創新坊、北航天匯孵化器等企業入駐,致力成為未來出行產業重點科技創新企業的“成長搖籃”。
聚力打造生態,金橋摹繪智能駕駛的“未來之城”
作為浦東新區乃至上海市汽車產業的核心承載地,金橋厚植汽車產業基礎,聚焦"未來車"發展方向,初步形成了深度跨界融合的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2022年,金橋“未來車”產業營收超3200億元。集聚了通用、華為車BU、阿里云寶馬等一大批實力強勁的智能駕駛頭部企業研發機構,培育出恩捷、黑芝麻智能、拿森等批量汽車核心零部件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建設完成國內首條29.3公里的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也是目前上海風險等級最高的開放測試道路。聰明的車、智慧的路、靈活的網和強大的云,共同構建起了金橋完備的未來車產業生態。
“汽車產業一直以來都是金橋區域的支柱‘硬核’產業,從1997年通用汽車落戶金橋,經過二十余年發展,金橋未來車產業已形成集合整車、關鍵零部件配套、研發、銷售、物流等全產業鏈體系,是上海乃至全國汽車產業鏈最集聚、產業生態最完備、產業規模領先的區域之一?!苯饦蚬芾砭志珠L呂東勝介紹,在新一輪智能化浪潮中,金橋將立足“產業、立法、場景”三大優勢,緊緊抓住科技變革機遇,積極打造未來車產業生態。
“金橋股份是立足金橋區域的‘城市開發運營商’和‘產業投資服務商’,我們打造‘未來出行產業園’,充分保障產業空間的同時,還提供產業孵化投資和產業集成服務?!笨偨浝矶派傩郾硎?,“我們將通過‘直投+基金'聯動,為創新企業注入源源活水,并將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優勢資源,打造科技孵化和創新服務平臺,構建產業、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融合發展的開放式科創生態?!?/p>
“未來出行產業園既是企業研發、展示、應用、孵化的載體,也是技術與技術、產品與產品交流的平臺?!苯饦蚬煞莞笨偨浝韯㈨当硎?,“我們推出‘六個一’工作體系,即一個發展規劃、一個特色園區、一批產業鏈主、一套服務體系、一幫投資機構,一群生態伙伴,目標五年內將未來出行產業園打造成為未來出行頭部企業和產值占據上海領先地位的特色園區。”
“去年是挑戰與突破并存的一年,我們迎難而上,歷史性地突破了年銷售300億元大關。”聯合汽車電子1995年落戶金橋,是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龍頭企業,隨著業務不斷發展,公司進行了擴張,入駐Office Park金海園。副總裁郭曉潞說,“入駐金海園期間,金橋管委會和金橋股份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在汽車行業深度變革的當下,我們也將積極擁抱變化,為金橋未來車、智能造產業持續貢獻力量?!?/p>
在“未來車”的賽道上,金橋積極投身產業鏈布局,未來將進一步提升產業凝聚力、培育創新生態、積聚前沿智慧與創新能量,助力金橋打造智能網聯的未來之城。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32瀏覽量
48791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531瀏覽量
373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