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國能北電勝利能源無人駕駛礦卡應用項目順利終驗,這是國能集團首個完成終驗的無人重型礦卡項目。從7臺220噸級礦卡改造、無人運輸系統部署、無安全員24小時運行到無人運輸效率達到有人作業,踏歌智行的工程師們在勝利一號露天煤礦奮斗了數百個日夜,期間經歷了潑水成冰的嚴寒、疫情時期的艱難,也創造了最高單日拉運車次達到352輛的新紀錄
這群年輕人擰成一股繩,迎接挑戰、解決難題,有疲憊、有興奮、有不甘、也有驕傲。筆者與兩位見證了項目歷程的95后工程師展開一場交流,深深感受到這群“戰友”之間的情誼,以及他們對于無人駕駛的一片赤忱。
方工作為95后青年,卻是項目的“元老”,他是第一批入駐錫林浩特勝利一號礦的成員之一。在7臺礦卡之中,方工參與改造了其中4臺,以及后續所有車輛的調試。在“安全員下車”常態化后,他和同事們共同負責平臺調度、車輛運維等工作。
在談及項目實施難點時,他回憶最艱難的時期是“安全員下車”常態化的過程,因為屬于國內首創,沒有相關經驗可以借鑒,項目組需要與客戶共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機制,例如無人礦卡的點檢如何做到全面、到位、不遺漏,如果車輛運行出現未知故障應該采取怎樣的應急措施。“本來以為是很簡單的,但后來發現確實很難。”
但是,付出總有收獲。方工說:“我們也會把實施經驗分享給其他項目的同事。”在踏歌智行,每個項目的成果會成為行業共同的財富,為后續更多的無人駕駛礦車高效落地奠定基礎。
伴隨著項目的發展,方工也深切感受到公司的變化,“產品越來越智能了,公司制度也更加完善,項目實施也越來越順利。”產品力的持續提升,使項目實施愈加順利,反過來,在礦區實際場景的落地難題、數據積累,也反哺了產品的更新迭代,使其更適應露天礦的特殊環境,部門之間的有效協同構建了螺旋式的增長,而這樣的正向變化也體現在每一個踏歌智行的“奮斗者”身上。
與方工同批入駐項目的田工有著同樣的感受:“公司從原來的幾個項目,到現在的幾十個項目,隊伍也更加壯大了,這兩年確實變化很大。”
田工在踏歌智行的角色曾發生過轉變,從產品中心轉崗至工程項目交付中心,他的職業發展發生了跨部門的橫向拓展,從產品端走向了應用端。田工表示:“雖然工作內容變化不太多,但是思考的角度會有所轉變,更側重于工程實施。”這類的轉崗讓踏歌人具備了更豐富的視角、更全面的職業技能。
在工程實施側,田工也曾經歷過挑戰。為優化工藝、增設功能以提升無安全員運行效率,公司發起一次系統版本的迭代,由于礦區與礦區、礦區與試驗場的實際環境不同,新版本系統的落地會經歷一段“過渡期”,田工負責發現、分析、反饋,與產研相互配合,解決實際應用中的難題。在此期間,項目既需要各方人員的細心、耐心與責任心,也需要同事之間的相互信任、默契配合,才能使產品升級達到預期的應用效果。但是,這還不算難。
“最難的是項目一開始,我們需要從頭摸索,包括管理、實施、技術,也包括夜班無安全員運行的這種我們第一次遇上的場景。“
幸運的是,項目已經度過了從零開始的階段。雖然現在依然需要創新,但項目同事之間的默契可以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像兄弟,或者,哥們兒。”田工告訴筆者。
同時,筆者發現兩位同事畢業于同一個專業,兩個同齡人在同年同月入職公司,通過不同的角色參與到同一個項目,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就是這樣一群年輕、有活力、認真負責的工程師們,向著同一個目標齊心協力,打造了國內礦區無人駕駛的標桿案例,這不只是行業發展的成果,也是他們每一個人的輝煌時刻。
對于未來,毋庸置疑的是,這群年輕人將會大有作為,樹立更多的行業里程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無人礦車奔跑在礦區。”方工如是說。
-
踏歌智行
+關注
關注
0文章
99瀏覽量
679
原文標題:平凡英雄 | 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010fda01239e,微信公眾號:踏歌智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