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語
正值中國“芯”發展火熱之際,關于中國“芯”系列的文章分享還在持續進行中,但在國內眾多芯片公司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擔憂,一方面是美國禁令導致很多項目無法代工生產,甚至有公司因此大規模裁員等;另一方面,造芯的周期很長,是一個很燒錢的事情,在市場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芯片公司融資逐漸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有足夠資金支持的互聯網大廠造芯,就引起了更多的關注,大廠造芯有一定的優勢,平臺大,資金充足,技術棧完整并且有一定的應用落地場景。
有些人對于互聯網大廠造芯也會有一些懷疑,畢竟造芯周期長,短期回報率很低,甚至要燒掉很多錢,懷疑造芯的決心。
下面我就分享一些關于國內互聯網大廠造芯的知識,讓大家有個初步的了解,之后也會在互聯網造芯系列篇中持續更新詳細情況。
2
背景 - 缺“芯”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缺芯”的困局越演越烈。越來越多的行業不得不面臨減產甚至停產的現狀。眾所周知的可能就是汽車芯片的緊缺,這也導致了最近幾年自動駕駛賽道造芯的公司越來越多。
2021年6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兼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因為芯片以及核心零部件供應緊張,目前極氪001今年的可交付定單已全部售罄。實際上,不僅僅是極氪,從2021年1月開始,包括大眾、本田、福特等汽車廠商先后因芯片供應不足宣布減產或關停部分工廠。有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約有近100萬輛汽車被迫推遲生產。
手機芯片市場也無法避免
在2020年下半年,華為因“芯片禁令”使得手機業務陷入休克之后,“缺芯”以另外一種方式降臨到了其他手機廠商頭上。
小米副總裁盧偉冰在微博提到如果不是驍龍888處理器缺貨,小米11系列銷量將遠超(300萬臺)這個數字。
三星也已經暫停了Galaxy S21 FE的出貨,這是它高端系列手機的大眾版本,暫停原因是缺芯。
造成芯片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供需格局產生變化。半導體產品的主要供應產地分別是美國、中國臺灣、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地,在全球疫情影響下,產品供應結構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需求端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受疫情影響,用戶的消費需求量大增,電子產品銷售火爆。
另一方面,受國外制裁影響,原有產業鏈平衡被打破。一些大型企業等大量備貨,預支了未來一到兩年的產能需求,中小企業也在爭奪剩余的工廠產能,于是,中間商和終端用戶快速感知到芯片短缺,引發恐慌囤貨,進入惡性循環。
再有一點,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企業對國外電子元器件需求正逐步切回國內。中國十四五規劃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以發展本國的半導體產業,應對美國政府的限制。
當然以上只是大環境下使得芯片市場火爆,讓互聯網大廠造芯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降低成本,布局未來。
3
互聯網造芯
芯片分普用(通用)和專用兩種,“目前缺芯,主要是通用芯片不足,因為其需要全球供應鏈,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完全自主生產,比如,芯片的設計必須用美國的工業軟件,***要用荷蘭的,日本的化學材料和臺積電的制程繞不開,中國也有芯片制造必須的材料和技術。”
中國被卡脖子的核心技術主要在于通用芯片的生產制造,“目前來看,90納米以上的芯片,中國可以完全自主制造,其他都需要用到全球供應鏈。”
在舉國上下都渴望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時候,互聯網布局芯片的消息日益增多。
美團,在芯片布局更多的是投資的方式,很多芯片公司都有美團及其旗下產業基金的身影。愛芯科技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韋豪創芯、美團聯合領投,美團龍珠、馮源資本、GGV紀源資本、高德地圖創始人成從武等跟投。創業公司榮芯半導體獲得戰略投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民和資本、馮源資本、元禾璞華、美團戰略投資部等。此外,還投資了DPU賽道頭部公司-星云智聯。
百度,2017年,百度與賽思靈(Xilinx)合作推出基于FPGA的云端加速芯片XPU。2018年,百度推出自研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隨后昆侖芯片業務獨立,獲得來自IDG、君聯資本、元禾璞華等的融資,估值達130億元。百度投資也在芯片領域涉足廣泛,投資了諸如聲智科技、行芯科技、禾賽科技、微度芯創等等創業企業。此外,除了已經獨立出去的昆侖芯之外,還有做智能網卡的DPU太行團隊。
阿里方面,2018年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一年后,阿里巴巴第一款云端AI推理芯片含光800推出,性能打破當時AI芯片記錄,應用于阿里巴巴內部核心業務中,如城市大腦處理實時交通視頻,暫不對外發售。
至今,平頭哥已經是國內重要的芯片人才聚集地,產品例如倚天710cpu芯片,含光ai芯片,玄鐵IP等等,已經擁有端云一體全棧產品系列,涵蓋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芯片、處理器IP授權等,實現芯片端到端設計鏈路全覆蓋。
此外,阿里巴巴也投資了包括寒武紀、翱捷科技(ASR)等多家芯片企業。
騰訊方面,投資了專注于云端AI訓練和推理的燧原科技的C輪融資,在此之前,騰訊已經在2019年、2020年先后參與了燧原科技的A、B輪融資。還投資了專注DPU的頭部公司-云豹智能,而美團和百度則是投資的是對標公司星云智聯。
除了投資多家知名芯片公司,騰訊也有自己的芯片團隊,規模不大,不到百人,分別是:面向AI計算的紫霄;面向視頻處理的滄海;面向高性能網絡的玄靈。
字節跳動也開始加速自研云端AI芯片和ARM/RSIC-V服務器芯片。有行業人士認為,字節跳動從數據中心、云計算領域延展到芯片行業順理成章。關于字節芯片,之后的文章中也會專門介紹,關注公眾號。
此外,字節投資的芯片公司還有同樣做DPU的云脈芯聯,值得注意的話,字節也有DPU團隊和硬件加速團隊,據了解DPU團隊很多人是來自阿里云。
快手也發布了視頻云服務品牌StreamLake,推出云端智能視頻處理SoC芯片SL200
4
擴展知識
一定程度上,大型互聯網企業芯片定制化需求是一個大趨勢。互聯網公司造芯片是件很正常的事,不僅中國公司造,谷歌和亞馬遜也造,谷歌的TPU、亞馬遜的Inferentia均屬于云端AI推理芯片。
早在2013年,谷歌就開始研發用于AI場景的TPU芯片,解決公司內部日益龐大運算需求與成本問題。
當時,谷歌旗下已經有圖像搜索、谷歌照片、云視覺API、谷歌翻譯等和AI掛鉤的業務,在這之后又收購了知名AI獨角獸企業DeepMind,要支撐這么多產品和服務,數據中心的算力恐怕得再翻一倍。
2017年的烏鎮圍棋峰會,強化版AlphaGo2.0以碾壓式優勢三比零全勝,對弈結束后柯潔放聲痛哭,靠的就是TPU芯片。
亞馬遜也在2013年推出了Nitro1芯片,同樣是服務自身業務。時至今日,亞馬遜已經坐擁網絡芯片、服務器芯片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芯片三條產品線,8年倒騰出9顆芯。
未來可能有更多的芯片公司出現和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內芯片的發展會持續向前,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市場行情和公司信息。中國“芯”系列文章持續更新分享。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52瀏覽量
221289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3瀏覽量
103636 -
RSIC-V
+關注
關注
4文章
14瀏覽量
6547
原文標題:互聯網"芯"事系列篇
文章出處:【微信號:IC學習,微信公眾號:IC學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