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虞佳豪
近年來,俄羅斯新圣女修道院、巴西國家博物館、法國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皇家馬廄與馬術學院等一大批文化遺產,因火災受損嚴重甚至消失殆盡。我國文物建筑火災也時有發生,近十年來國家文物局接報文物建筑火災事故150余起,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生火災事故49起。
我國文物消防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仍然不容樂觀。
前幾年,四川云巖寺、貴州東山古建筑群、安徽黃田村古建筑群、青海隆務寺等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發生火災,教訓極為深刻。
我國是文化遺產大國,文物建筑資源豐富。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記的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文物建筑有40余萬處,505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文物建筑有3100余處。
對國內文物火災事故的分析顯示,電氣故障、生活用火、燃香燒紙、人為縱火、施工現場違規動火等火災隱患、誘因突出,目前電氣故障引發文物火災事故占比近50%。一些基層文博單位消防基礎薄弱,如消防水源缺乏、消防報警和滅火設備不健全、消防器材配置不達標等,無法滿足撲救初起火災的需要。另外,也存在安全管理不規范、應急處置能力不足問題。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指出,使文物建筑遠離火災危害,最重要的是消除隱患,將火災消滅于萌芽狀態。我國高度重視文物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已經形成了文物和消防部門共同部署督導、各級上下聯動檢查、各文物單位自查整改相結合的文物安全隱患排查機制。
Acrelcloud-6000安全用電云平臺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可幫助文物博物館機構建設統一的安全用電云平臺,配合各類物聯網傳感器對文物博物館電氣線路進行不間斷地監視,可以合理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發生。
系統結構圖
安全用電云平臺可實現對電氣參數24H不間斷監控、報警、記錄。異常情況可通過短信、APP推送、微信小程序推送、微信公眾號推送、語音外呼、語音播報等方式推送給相應人員。方便管理人員及時收到異常情況并能夠準確定位到具體線路。
整體方案采用分布式網絡結構,由現場感知層(采集終端)、網絡層(智能網關/串口服務器)和平臺層(安全用電云平臺)三個部分組成。
● 感知層:連接于網絡中的各類傳感器,包括限流器保護器、故障電弧探測器、智慧用電在線監控裝置、煙感、氣感、空開等。
● 網絡層:包含智能網關、串口服務器等,采集感知層的數據,進行規約轉換將數據上傳至平臺。
● 平臺層:在PC端及移動端為用戶提供應用服務。
系統功能
(1)實時監控
系統可接入電氣火災探測器、故障電弧、電氣火災主機、滅弧式保護器探測、煙感可燃氣體和母排無線測溫探測等,并可遠程控制相應探測器。
系統提供歷史曲線和電參量報表功能,可根據時間進行查詢和導出歷史數據。
(2)隱患管理
系統在產生報警或隱患后,系統可以針對工程人員派發工單,處理完以后工程人員能夠在系統中填寫相關工單任務記錄,以供歷史查詢。隱患統計支持對項目進行日、月、季、年的維度查詢,并能夠自定義時間查詢,將項目下隱患以曲線,圖表的形式展現
(3)遠程控制
便捷地對設備進行遠程控制。通過手機或網站能夠遠程對具體設備實施緊急拉閘、設置報警參數等控制指令。
(4)消息提醒
異常情況可通過短信、郵件、APP推送、微信小程序推送、微信公眾號推送、釘釘推送、語音外呼、語音播報通知等多種方式給出報警提示。
總結
文物保護是人民的事業,在地方文物保護工作中,應當進一步調動當地民眾和專業人士參與的積極性。比如,針對古橋的研究和修復,應當吸收文博、建筑、交通等領域專家的專業意見,為文物的長久存續制定科學方案。在橋渡文物的保護和傳承上,應當發揮“群防群控”的人民力量,為其日常維護、隱患發掘、危機處置提供線索和力量支持。而且,要將鄉土文物知識列入地方教材和特色課程中,詮釋文物之美與文物價值,使文化遺產的永續傳承后繼有人。
審核編輯 黃宇
-
電氣火災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6瀏覽量
102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