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TOS多任務編程的時候,同一個串口(硬件)被多個任務訪問的情況比較多,如果不合理處理,就會導致“混亂”的局面。
處理“混亂”局面的方法比較多,下面基于FreeRTOS,以UART為例講講常見的互斥、隊列這兩種方法。
互斥訪問
互斥量:是一個可以處于兩態之一的變量:解鎖和加鎖。 原理:創建一個互斥量,任務A在需要占用資源(使用UART發送數據),把資源(UART)占用。此時,任務B及其他任務就不能占用該資源。當任務A使用完資源(UART發送完數據),釋放資源,其他任務就可以搶占該資源。創建互斥量 任務A占用資源使用資源(發送數據)任務A釋放資源 優先級高的任務B占用資源使用資源任務B釋放資源 依次,優先級任務占用資源···
代碼:
//創建互斥量資源
SemaphoreHandle_t xSemaphore = NULL;
xSemaphore = xSemaphoreCreateMutex();
void TaskA(void *pvParameters)
{
for(;;)
{
//占用資源
if(xSemaphoreTake(xSemaphore, 10 ) == pdTRUE)
{
//使用資源(發送數據)
USART_SendNByte();
//釋放資源
xSemaphoreGive(xSemaphore);
}
}
}
信號量與互斥量區別:信號量:多個任務同步使用某個資源;一個任務完成某個動作后通過信號告訴別的任務,別的任務才可以執行某些動作;
互斥量:多任務互斥使用某個資源;一個任務占用某個資源,那么別的任務就無法訪問,直到該任務離開,其他任務才可以訪問該資源;
隊列操作
隊列操作方法就是FIFO,先入先出的原理。比如:任務A要使用UART發送一串數據,將其加入隊列;接著任務B也要使用UART發送一串數據。 那么,任務A將這串數據加入隊列,接著任務B又將要發送的一串數據加入隊列。 在另外一個UART發送的任務中,從隊列中按照FIFO方式讀取隊列里面的數據,依次發送出去即可。創建一個隊列(發送數據隊列)創建一個任務(UART發送數據任務) 任務A加入隊列任務B加入隊列 · · · 另外一邊的任務,依次讀取隊列數據,使用UART發送出去。
代碼:
QueueHandle_t xQueue;
xQueue = xQueueCreate(QUEUE_LENGTH, QUEUE_ITEM_SIZE);
xTaskCreate(UART_Send_Task, "UART_Send", STACK_SIZE, NULL, TASK_PRIORITY, NULL);
void TaskA(void *pvParameters)
{
for(;;)
{
//任務相關操作
//加入隊列
xQueueSend(xQueue, &TaskA_Buf, 10)
}
}
void TaskB(void *pvParameters)
{
for(;;)
{
//任務相關操作
//加入隊列
xQueueSend(xQueue, &TaskB_Buf, 10)
}
}
void UART_Send_Task(void *pvParameters)
{
for(;;)
{
//循環讀取隊列BUF
if(xQueueReceive(xQueue, &Buf, 10) == pdTRUE)
{
USART_SendNByte(&Buf);
}
}
}
以上兩種方法比較常用,也比較簡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串口
+關注
關注
14文章
1555瀏覽量
76665 -
uart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240瀏覽量
101492 -
RTOS
+關注
關注
22文章
817瀏覽量
119720
原文標題:RTOS共享串口常見處理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玩點嵌入式,微信公眾號:玩點嵌入式】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典型的支持多核處理器的RTOS功能解析
對多核處理器的支持,是一種常見的對RTOS的擴展,不需要對現行的RTOS做太大修改,只需要增加一個相對獨立的擴展庫,就可以實現對于多核處理器
發表于 06-29 08:30
RTOS的特性和類型
實時操作系統(RTOS)是一種可運行實時計算應用程序的軟件平臺,用于處理具有明確時間約束的事件和數據。與通用操作系統(GPOS)不同,RTOS必須在有限的硬件資源上調度應用程序之間的處理
串口通訊異常處理方法 串口設備連接方式
串口通信異常處理方法 1. 異常檢測 在串口通信中,首先需要能夠檢測到異常情況。異常檢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 硬件檢測 :利用串口硬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