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新能源化已逐步成熟,而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正處于技術發展階段,“新四化”帶動大量軟硬件升級需求。疊加缺芯等背景,行業迎來“自主可控”黃金窗口期,汽車產業供應鏈發生重大變革,也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
隨著2019年以來注冊制的逐步落地,項目退出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在產業變革、資本市場環境改善的大背景下,車企紛紛進入產業投資,在戰略協同、財務上都能相比之前獲得更高的收益,在汽車產業鏈中頻繁看到車企的投資身影。
基于車企的產投,相比財務投資機構,對于初創企業而言,一是產投更加懂得產業;二是車企作為用戶能夠給核心零部件、軟硬件企業直接帶來合作訂單;三是汽車行業項目導入周期很長,引進車企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加快合作開發進度。
而對于車企而言,通過投資建立生態,一是保障供應鏈安全,二是對新技術的布局,三是建立更加緊密關系,加快內部算法、硬件的迭代適配。
以下就對國內傳統車企(上汽、北汽、一汽、廣汽、長城、東風、吉利、比亞迪)、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以及華為、小米的投資平臺、投資版圖進行研究,重點梳理其在汽車領域的投資。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一、傳統車企
#01
上汽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于1997年發起,在上海汽車有限公司資產重組的基礎上,以上海汽車齒輪總廠的資產為主體、采用社會募集方式設立。同年11月,上海汽車在上交所上市。
上汽集團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控股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目前旗下有上汽集團(600104.SH)、華域汽車(600742.SH)、上柴股份(600841.SH)等上市公司。
上汽集團業務板塊主要包括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移動出行和服務、金融及國際經營五大版塊,目前旗下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智己汽車(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由上汽集團聯合張江高科、阿里巴巴共同設立的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等合資品牌;有上汽大通、上汽乘用車、飛凡汽車(2021年11月5日注冊成立,上汽集團持股95%的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自主品牌)、上汽紅巖(商用車)、上海申沃(商用車)等自主品牌。
2020年,上汽集團資產總計9194億元,營業收入7421億元,凈利潤204.3億元。2021年汽車銷量543萬輛,其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分別為124、133、166、80萬輛。
在2021年財富500強中,上汽集團位居第60位,在上榜的中國汽車企業中名列第1,上榜的全球汽車企業中排第8位。
投資平臺:
當前,上汽投資已經形成了戰略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證券投資、母基金投資四大業務版塊。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上海汽車集團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45億元,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主要承擔外部基金投資以及體系內尚頎、恒旭資本基金出資。
上海汽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汽創投):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本2億元,上汽集團全資孫公司。支持上汽集團“種子基金”戰略、“新四化”發展戰略,孵化、投資走起項目。目前已投資了內部孵化的崴嵐科技(智能網聯測試),作為出資方投資了尚頎資本旗下基金。
上海尚頎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尚頎資本):上汽私募股權投資平臺,私募基金管理人,2012年成立,2017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汽車集團金控管理有限公司(上汽集團子公司)持有40%股權,管理團隊合計持有60%。管理基金(存續)40支,管理規模約160億元。創立至今持股聚焦汽車產業鏈投資,關注重點關注汽車電子、新能源、智能網聯、出行服務以及汽車產業鏈相關的新材料、半導體、信息安全等領域。
上海上汽恒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恒旭資本):市場化母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2019年成立。上海汽車集團金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40%股權,管理團隊合計持有60%。管理基金(存續)22支,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投資方向包括汽車、先進制造、大消費、大健康。投資方式包括子基金投資以及直投。
已投項目28個,汽車產業鏈項目僅11個,占比40%;參投外部基金28支,包括博裕資本、匯鼎投資、晨山資本、凱輝基金、高瓴資本、禮來亞洲基金、元生資本、順為資本等20家機構。 恒旭資本也是眾多主機廠旗下投資平臺中,對外參投基金數量最多的平臺。主要是其下有較多的母基金,如規模42億元的母基金——上海長三角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規模40億元基金——上海上汽中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上汽頎臻(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私募證券投資平臺,成立于2018年,上汽集團全資孫公司,負責上汽內部資金及第三方資金證券投資。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除母基金恒旭資本外,上汽系對外參投基金主要由“上海汽車集團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完成,截至目前參與了上海國盛集團(認繳5億元)、國投招商(認繳2億元)、賽領資本(認繳11億元)、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認繳60億元)等4家旗下基金投資。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從投資規模、投資版圖來看,上汽產投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汽車產投機構。相比其他傳統車企,上汽一直以來將其投資業務作為產業協同+資產管理的重要平臺。 從投資節奏來看,上汽產投2012年開始對外投資。而在最近5年期間,2017-2018年投資數量近20個,2019年下滑至12個,2020-2021年維持在22個左右。 從投資版圖來看,在三電領域,上汽雖然未涉及鋰電池制造板塊,但在2018年-2021年期間投資了5個相關項目,包括云母提鋰、鋰電正極、負極、固態電池等;投資了4個氫燃料電池產業鏈相關項目。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上汽內部孵化了汽車電子廠商聯創電子、汽車電子測試廠商威藍科技,另外投資了汽車電子、連接器、車載射頻、熱管理、HUD等8個項目。 在車載雷達方面,在2018年就較早階段投資速騰聚創,2021年投資一徑科技;在2020年開始投資了加特蘭、德心智能兩個毫米波雷達項目。 在智能駕駛及網聯方面,當前上汽內部態度是核心部分逐步自研,非核心部分外部合作(如中科創達、光庭信息),2015年孵化設立汽車OS解決方案廠商斑馬智行,2021年成立零束,作為承擔上汽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平臺,孵化設立友道智途,進行商用車自動駕駛研發;外部投資方面,投資了自動駕駛軟件、自動駕駛中間件、自動泊車、V2X車聯網、自動駕駛重卡汽車等7個項目。 在半導體方面,成立上汽英飛凌保障IGBT產能,另外投資了13個項目,覆蓋AI芯片、IGBT、SIC、導航定位、汽車MCU、汽車傳感器等環節。
#02
北汽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于1994年成立,其前身為成立于1973年的北京市汽車工業公司。 北汽集團為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國資委,目前旗下有北汽藍谷(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2018年借殼前鋒電子在A股上市,股票代碼(600733.SH)、北京汽車(1958.HK)、福田汽車(600166.SH)、渤海汽車(600960.SH)等上市公司。 北汽集團主要從事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及汽車服務貿易業務,目前旗下有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合資品牌;有北京汽車、北汽福田、極狐(北汽新能源旗下全資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成立于2018年,與華為、麥格納等建立合作關系)等自主品牌。 2020年度,北京汽車(非整個北汽集團)營業收入1771億元,凈利潤20億元,資產1937億元。2021年銷量172.3萬輛,其中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北京汽車、北汽新能源分別為56、36、6.5、2.6萬輛。
在2021年財富500強中,北汽集團位居第124位,在上榜的中國汽車企業中名列第4,上榜的全球汽車企業中排第14位。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北汽產投),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2年9月,北汽集團全資二級子公司,是北京汽車集團資本運作、股權投資及構建產業資本全價值鏈的核心平臺。
深圳市安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4年5月,北汽產投100%。管理基金25支,規模>50億元。
山東安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合伙人,成立于2019年11月,北汽產投50%。管理基金1支,認繳規模10億元,已投資5個項目。
江蘇安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7年5月,北汽產投64%,鎮江國資24%,江蘇厚積資本12%。旗下管理基金2支,規模4500萬,已投1個芯片項目。
北京安鵬行遠新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7年11月,北汽產投系持有92%,亦莊國投8%。管理基金1支,規模30億元,北汽系出資9億,其他合伙人包括亦莊國投、山東鐵路基金、中達國富等。
江西省井岡山北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5年2月,北汽產投40%,薔薇資本30%。管理基金14支,規模20-50億元。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北汽集團作為北京地方國企,2015-2016年參與了2個北京區域國資背景基金投資。當前已投資北京國有資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中駿資本、航天投資、國星基金5家機構旗下基金,合計認繳規模8.9億元。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北汽屬于國內較早建立產投平臺的主機廠,目前形成“北汽產投+安鵬”雙品牌,向市場母子,偏市場化運營。投資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駕駛、出行服務、高端制造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1年底,北汽產投汽車領域投資項目25個,占全部投資項目的24%。就投資的細分領域而言,北汽產投重點投資智能駕駛(L2-L4智能駕駛、L4自動駕駛商用車)、汽車半導體(功率器件IGBT、SIC、MCU、語音交互芯片、傳輸芯片),在智能網聯領域投資項目仍比較少。硬件雷達方面,在2017-2018年較早地投資激光雷達及毫米波雷達企業,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相比上汽,北汽動作是比較少的。
#03
一汽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于1953年成立,前身為第一汽車制造廠。
一汽集團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目前旗下擁有一汽解放(000800.SZ)、一汽富維(600742.SH)、啟明信息(002232.SZ)三家上市公司。
業務領域包括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汽車零部件、金融服務、汽車保險、移動出行等。目前旗下有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一汽通用等合資品牌,紅旗、一汽解放、一汽奔騰等自主品牌。
2020年一汽集團營收6974億元,凈利潤335億元,資產4889億元。2021年整車銷售350萬輛,其中一汽豐田、一汽豐田、一汽紅旗分別為180、83、30萬輛。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鼎佳汽車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冊資本2000萬,一汽資本控股35%,農銀國際30%,工銀國際25%,吉林股權基金10%。當前管理基金3支。
南京市一汽創新基金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冊資本13億元,一汽系出資5.7億元,其他LP包括航天投資、毅達資本、吉林股權基金、雷石投資等。已投汽車產業鏈項目7個。
吉林省紅旗智網新能源汽車基金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19年1月。注冊資本38.9億,一汽系認繳11億,其他股東包括農銀投資、建信投資、吉林股權基金、長春金控、長春一汽等,未對外投資。
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19年4月,注冊資本97.6億元,一汽系認繳16億元,其他合伙人包括長安汽車、東風汽車、騰訊、阿里巴巴、上海飛葉、盛裕資本等。已投1個項目——T3出行。
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8年3月,注冊資本27億元。已直投項目9個。
一旗力合汽車新技術創業投資(南京)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9年3月,一汽資本間接持有34.6%。旗下管理1支基金——南京創熠一旗力合新技術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注冊資本3億元,一汽資本出資9000萬,其他合伙人包括南京產業發展基金、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德賽工業、奧飛娛樂等。投資領域包括半導體、智能汽車、清潔能源等,已投項目10個。
一汽資本旗下基金LP主要是長春、南京地方國資、銀行系資金。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相對其他傳統車企而言,對外投資較少,2020年一汽資本控股參投航天投資旗下基金5000萬元,投資航天氫能項目。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去除合資品牌,一汽旗下重點就是乘用車紅旗品牌及商用車解放品牌。在產業生態構建上,一汽相對是比較開放的,包括跟國外Tier1博世、聯合電子,國內百度、科大訊飛、華為等展開合作。
在智能化方面,內部成立了紅旗智行,從事乘用車智能化的開發,與智加科技合資成立蘇州摯途科技,推進商用車L2-L4智能駕駛、自動駕駛商用車的開發。在智能網聯端,孵化成立了魚快創領,開發了智能安全、節油、診修、控車四大車聯網產品。
而在對外投資方面,相比北汽、上汽、廣汽等廠商,一汽的對外投資是比較少的,在汽車感知雷達、智能化、網聯化投資甚少(具體可見上圖)。
而回溯一汽2018年制定“25124”技術路線圖,其中的“4”指的是開展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與定位、超算平臺和智能軟件4大核心資源布局。但目前仍比較少看到一汽通過產投與合作方進行深度綁定。
#04
廣汽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由其前身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股份制改組而來,先后于2010年8月、2012年3月在港交所(2238.HK)、上交所(601238.SH)上市。
廣汽集團為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廣州市國資委(最終控制方為廣州市政府)。
廣汽集團業務板塊主要包括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商貿服務、金融及出行業務等五大板塊,旗下有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三菱、廣汽菲克、合創汽車(原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成立于2018年4月,由廣汽集團、蔚來汽車共同出資設立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2021年2月引入珠江投管集團實現增資擴股,2021年5月更名為合創汽車)等合資品牌;有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原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注冊于2017年7月28日,廣汽集團旗下全資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與華為建立合作關系)等自主品牌。
2020年度,廣汽集團營收631億元,凈利潤60億元,資產1321億元,乘用車銷量204萬輛。
在2021年財富500強中,廣汽集團母公司廣州汽車工業集團位居第176位,在上榜的中國汽車企業中名列第5,上榜的全球汽車企業中排第15位。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廣汽資本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3年4月,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廣汽資本旗下基金出資、外部基金參投。
廣州盈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7年3月,廣汽資本全資子公司。管理基金28支(數據來自于基金業協會),規模25-50億元?;鸪鲑Y方面,廣汽系一般出資20%-30%,其他資金來自廣州地方國資、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個人等。
廣州盈錠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5年8月,廣汽資本持股40%,廣州科金控股40%,匯垠天粵20%。管理基金1支,規模2.1億元,投資項目1個。
廣州盈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5年6月,廣汽資本持股80%,銳奇股份 10%,德聯集團10%,管理基金1支,規模2.4億元,投資5個項目。
廣州福沃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20年8月,軟銀45%,廣汽資本45%,團隊10%。管理基金1支,規模3億元,未對外投資。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以“廣汽資本有限公司”主體參與外部基金投資,主要集中在2017、2021年,目前已投資火石山資本、中芯聚源、華登國際、新意資本4家機構旗下基金,合計認繳規模2.16億元。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廣汽資本屬于近兩年在行業中發展速度較快的產投。廣汽在2019年高調宣布向科技轉型,將智能網聯和新能源車作為核心。廣汽資本自2019年現半年開始活躍,聚焦汽車“新四化”(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在芯片、智能網聯和新能源領域進行投資布局,通過資本的力量為廣汽集團提前進行關鍵領域的戰略部署。
廣汽資本在投資策略上更聚焦主業,且大多數能夠為被投企業帶來訂單。目前已投資項目超過43個,投資金額超過30億元,在汽車“新四化”領域的投資金額占整體70%,其中智能駕駛領域約占50%,新能源電池領域約占48%。
在新能源領域,基于供應鏈產能保障及新技術開發,廣汽投資了中航鋰電、珠海冠宇、固態電池清陶發、氫能電池捷氫科技,孵化設立快充電池巨灣技研,并往產業鏈上游延伸至鋰電負極、云母鋰提取。
智能化端,目前廣汽資本易布局了四家企業,涉及產品包括前向ADAS、自動泊車APA、DMS、高速公路/城市自動駕駛等。網聯端同樣布局較少。而在車企缺芯的大背景下,廣汽亦在2021年投資布局了AI芯片、SIC、MCU等五家芯片。
#05
長城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曾命名為長城汽車制造廠,以下簡稱“長城汽車”)1984年成立,前身是保定市長城工業公司,于2003年、 2011 年分別在香港 H 股(2333.HK)和國內 A 股(601633.SH)上市。 長城汽車大股東為保定創新長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實控人為魏建軍。 主要生產SUV、轎車、皮卡及新能源汽車等車型,擁有皮卡、哈弗、WEY、歐拉、坦克、沙龍六大自主品牌,以及合資品牌合束(2018年跟寶馬合資成立)。 長城汽車2020年營業收入1033億元,凈利潤54億元,總資產1540億元。2021年乘用車銷量128萬輛。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當前對外投資基本以長城汽車股份直投為主。2021年2月成立了天津長城投資有限公司,長城汽車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非私募基金管理人,未對外投資。
上市公司長城汽車之外的長城系投資平臺:天津長城旺盛投資有限公司,2021年2月設立,注冊資本5億元,保定長城控股100%持股,未對外投資;2021年11月天津旺盛設立全資子公司旺盛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未對外投資,未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參與國投招商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長城汽車2019年認繳2億元。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在產業生態構建上,長城態度偏自研,是國內第一家提出全棧自研的汽車廠商,自研體系包括自動駕駛控制器、中間件系統、自動駕駛軟件系統,除了芯片和操作系統不做之外,其他采用全棧自研的方式。長城此舉的核心目的是建立核心壁壘,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迭代速度,降低研發成本。這也是其對外投資較少的主要原因。長城目前已推出了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產品。 而從長城的投資版圖可以看出,除了長城內部孵化的蜂巢能源、未勢能源、毫末智行外,長城主要就在2021年投資了地平線以及位于河北保定的同光半導體。
但總體上看,在芯片、汽車雷達、非核心的汽車電子方面,長城對外投資仍是非常少的。隨著長城在2021年11月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預計此后對外的投資會逐步加快。
#06
東風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于1969年創立于湖北省十堰市,前身是“第二汽車制造廠”,1992年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2017年更改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國資委。目前旗下有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HK.00489)、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SH.600006)(輕型商用車平臺)、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600081)三家上市公司。
東風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軍車、關鍵汽車總成和零部件、汽車裝備以及汽車相關業務。乘用車方面,目前旗下有東風日產、東風本田、東風雷諾、神龍汽車、東風柳汽等合資品牌,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光、嵐圖等自主品牌。商用車方面主要有東風商用車、東風柳汽、鄭州日產汽車三大品牌。
東風集團(HK.00489)2020年資產3167億元,收入1110億元,凈利潤106億元。東風汽車2021年銷量277萬臺,其中乘用車225萬臺(其中東風日產銷量106萬),商用車52萬臺。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東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8億元,東風汽車全資子公司。進行外部項目直投、基金參投。
轅憬(武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21年。當前管理基金3支,主要跟中金、交銀國際合作設立基金。
信之風(武漢)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2021年,東風資管子公司。未設立基金。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以東風資管主體參與外部基金投資,2011年起就開始對外投資,當前已投中金佳成、深創投、中信建投資本、招銀國際、華登國際、博觀資本6家機構旗下基金,認繳規模合計17億元,基金投資領域包括科技、消費、互聯網、環保、醫藥。總體上偏財務投資,跟東風集團存在產業協同的較少。其中跟中金佳成合作緊密,當前已投資3支基金,認繳規模近11億元。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從投資版圖來看,目前東風產投在各個領域皆有涉及。在汽車動力系統方面,投資了贛鋒鋰電以及偏國企屬性的聯合燃料電池、國聯研究院、國電投氫能。在智能駕駛端,投資了無人駕駛出租車安途智行,以及L2級別ADAS佑駕,在2018年就投資了2家高精度地圖企業,2020年投資博泰、彩虹無線兩家網聯項目;在半導體領域,只投資了一家AI芯片、以及電流傳感器企業嘉晨電子;2022年投資了激光雷達廠商一徑科技。
東風集團作為央企背景的車企,加上有東風日產等品牌經營,盈利能力仍比較強(2020年凈利潤106億元)。但在投資上,對外財務投資較多,尤其是投資中金、招銀國際旗下基金;2021年設立了一家股權投資平臺,目前僅投資5個項目。另外,結合東風自主品牌產品矩陣(自主品牌乘用車價格位于7-15萬元之間),單價較低,智能化上車速度相對較慢。再結合其當前的投資版圖,倒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07
吉利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始建于1986年,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
實控人為李書福,屬于民營企業。
吉利控股業務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出行服務、數字科技、金融服務、教育等,新在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車聯網、智能駕駛、車載芯片、低軌衛星、激光通訊等前沿技術領域積極布局并打造未來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汽車板塊業務,乘用車方面,旗下擁有吉利、領克、極氪、幾何、沃爾沃、極星、路特斯、英倫電動汽車等品牌,商用車品牌遠程新能源等。
2020年,吉利汽車營收921億元,凈利潤55.7億元,總資產1109億元。2021年吉利汽車(不包含沃爾沃)總銷量133萬輛。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上海厚同瑞吉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管理人,2019年2月成立,吉利控股孫公司,吉利系持有60%,管理團隊持有40%。管理基金1支,規模 2.5億元,吉利系出資1.5億,成都經開8750萬,中信建投1250萬。已投福瑞泰克、芯聚能2個項目。
浙江沃途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2019年9月成立,吉利系合計持有100%。管理基金2支,杭州島城時空一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注冊資本10億,單一LP青島膠州灣發展集團出資9.99億,已投時空道宇(商業衛星制造)1個項目;杭州沃云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注冊資本1600萬,吉利系出資1400萬,已投吉利內部孵化的杭州閃布(溝通與協作平臺)1個項目。
吉利(天津)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私募基金管理人,2022年1月成立,吉利控股全資孫公司。
眾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1月成立,吉利控股全資子公司,經營范圍包含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聚焦金融科技,當前未有股權投資案例。
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2021年9月成立,吉利控股全資子公司。當前未參與、設立基金對外投資。
注:本文梳理范圍不包括吉利海外投資主體。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吉利集團下的銘泰投資于2015年認繳幫實資本旗下基金1000萬。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吉利對于產業鏈生態構建的思路,與長城類似,吉利在核心技術方面亦采取全棧自研策略。自研底層核心技術,包括1)智能車的中央集成的電子架構系統;2)芯片;3)操作系統軟件;4)數據。芯片是軟件平臺操作系統的基礎,軟件操作系統決定智能車智能化體驗的上限,而技術數據則是用戶體驗進化的源動力。
相對其他車企而言,吉利投資版圖更為多元,包括礦產、無人機、通用航空、衛星定位等。
吉利在海外投資收購更加頻繁,2010年全資收購沃爾沃轎車,2013年收購英國錳銅控股100%股權,2017年收購馬來西安寶騰汽車、路特斯股份,2018年收購戴姆勒9.69%股權等。
而回到其在國內的投資版圖,除了整車品牌投資外,在電池能力領域,吉利早在2016年開始布局,近幾年來陸續投資了衡遠新能源、科力遠、孚能科技;在汽車零部件上,吉利對外投資也比較少,目前僅投資了非安全類的LED車燈、影像后視鏡企業;智能駕駛端,內部孵化了億咖通,業務范圍覆蓋車載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度地圖、大數據及車聯網云平臺,旗下的芯擎科技從事智能座艙芯片(已推出7nm)、自動駕駛芯片、車載中央處理器芯片、多媒體芯片、MCU的研發;2021年新設立蘇州光之矩光電,從事激光雷達及芯片的研發;軟件端,吉利通過吉利汽車研究院、以及億咖通、Zenseact(沃爾沃旗下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實現軟件算法自研。故在智能化上,尚未看到吉利對外投資;在半導體領域,吉利投資了IGBT/SIC廠商芯聚能,并且跟芯聚能成立合資公司建設SIC Foundry,預計SIC 芯片在2023年量產。
#08
比亞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2003年進入汽車領域成立比亞迪汽車工業,實控人為李傳福。母公司已在H股、A股上市。
比亞迪業務布局涵蓋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其中汽車業務板塊,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車核心技術,已經形成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產品系列,涵蓋七大常規領域和四大特殊領域(即“7+4”戰略,其中“7”為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環衛車;“4”為倉儲、港口、機場、礦山專用車輛),實現全領域覆蓋。
2020年比亞迪營收1565億元(汽車板塊業務占比54%),凈利潤60億元,總資產2010億元。2021年比亞迪汽車銷量73萬輛。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當前的項目投資基本是比亞迪股份直投,如當前13個項目(參考以下的投資版圖)為比亞迪股份直投,1個項目為比亞迪工業(子公司)直投。
比亞迪于2018年成立了深圳市弗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原名為深圳市比亞迪云達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6月變更為弗迪創投),至今未取得私募管理人備案,至今未對外投資。
比亞迪持有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5%股權,屬于發起股東之一。國投招商成立于2017年,重點投資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車、半導體、信息和通信技術、醫療等領域,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已投項目48個。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比亞迪2019年其開始對外參與基金投資,尤其是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對外出手金額近30億元。背景如下,一是比亞迪股價的表現,從2020下半年開始-2021年,市值由2000億漲至最高的近1萬億,并且比亞迪在20年12月、21年11月分別在港股定增融資300億、138億元。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比亞迪賬上貨幣資金高達360億元,而在2017-2020年,比亞迪貨幣資金金額維持在100-150億元之間。而在資金流充沛下,比亞迪大舉參與外部投資,尤其是美元基金的投資。當前已投資4支人民幣基金,合計8.3億元;4支美元基金,合計5.5億美元,投資領域包括物流、智能制造、科技、醫療等。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目前比亞迪在電動化已具備較大的優勢,智能化也在進行布局。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擁有全面的產業鏈布局,布局范圍從電池原材料到三電系統到整車設計制造再到電池回收和汽車服務,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閉環。如在21年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排名國內第一,中游弗迪電池在動力電池電芯( Cell)中市占率排名國內第二,此外電池包( Pack)、電驅動系統、電機、電控等其他三電核心部件的市占率則均排名國內第一。
圖片來源: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布局(天風證券)
在電動端,比亞迪主要是在2017-2018年投資了正極材料、車載電源、充電機等企業;在智能化方面,目前投資項目4個,其中3個集中在2021年,投資了AI芯片地平線、導航定位芯片華大北斗、激光雷達速騰聚創、自動駕駛軟件迪派智行(跟Momenta成立的合資公司,作為比亞迪智能駕駛研發的重要平臺)。
二、造車新勢力
蔚來等三家新勢力當前亦尚未實現盈利,皆未參投外部基金。
#01
蔚來
蔚來汽車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262億元,凈利潤-84億元,資產690億元。2021年蔚來汽車銷量9.14萬輛。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以文字信息為準蔚來汽車未對外參與股權投資。
蔚來系直投平臺即蔚來資本,屬于獨立的產投機構,并非蔚來的戰略投資部。投資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先進制造、企業服務。下設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
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李斌等蔚來高管平臺合計持股55.56%,高瓴資本22.22%、紅杉中國22.22%。管理基金:1支——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繳規模達45.7億元,蔚來資本僅出資1億元,其他LP包括光谷金控、長江產業基金、歌斐資產、北京中關村銀行、南京國資、太平人壽等。從中也可以看出蔚來汽車并未給蔚來資本出資。已投項目近40個。
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蔚來新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李斌等蔚來高管持有100%。管理基金1支,合肥藍色里程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繳規模6.5億元,LP包括蔚來資本、博華資本、泰有基金、深圳安創科技投資等。于2021年投資了“衛藍新能源”1個項目。
從蔚來資本的GP股東結構以及基金合伙人結構,蔚來資本財務訴求相比其他產投偏重,但從其投資方向及投資節奏來看,仍跟蔚來的發展節點密切相關。
復奇投資,管理湖北江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1支基金,認繳規模3.5億元,LP包括蔚來資本、中金啟元,以及國資LP武漢經開投、武漢科投。已投項目9個。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截至2021年底,蔚來資本已投項目41個,其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的有29個,占比70%,其他主要為智能硬件、企業服務項目。
從投資版圖來看,在成立早期2016年開始,蔚來資本投資了首約汽車、嘀嗒出行等出行平臺、以及汽車金融服務、租賃服務等互聯網屬性偏重的項目。在2018年開始往電動化上游三電、汽車零部件切,開始布局一些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的早期項目;在近2年隨著蔚來產品打開市場,重點投資智能駕駛、換電等項目。
目前在三電領域,蔚來資本戰略投資了固態電池廠商衛藍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系統廠商海博思創;汽車零部件方面投資了兩個車載電源項目;在激光雷達,持續加倉圖通達;在智能化領域,蔚來汽車早期采取外部合作研發的方式,在2020年蔚來汽車現金流得以緩解后,重啟自研。故在該賽道,蔚來資本在早期2017年投資了Momenta,近兩年主要投資礦車等特定場景L4自動駕駛,未再投資乘用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公司;而在半導體領域,目前亦只投資了黑芝麻、寒武紀行歌,而在功率器件、MCU等領域尚未出手;隨著蔚來汽車推廣充電樁、換電模式,蔚來資本2021年投資了換電服務商蔚能電池(蔚來孵化)、兩家充電樁平臺。
#02
小鵬
小鵬汽車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124億元,凈利潤-36億元,資產616億元。2021年小鵬汽車銷量9.8萬輛。
相比蔚來,小鵬、理想對外投資涉及較少,核心原因是新勢力廠商銷量在2021年才算站穩腳跟,蔚小理2021年度銷量突破9萬臺,發展前期重點是打開市場,且尚未實現盈利。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小鵬投資平臺為小鵬汽車(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直投,當前已投資4個項目(包括孵化)。
私募基金方面,2021年9月新聞報道消息,小鵬汽車已組建VC基金,獨立募資,總裁顧宏地帶隊。
何小鵬個人投資方面:
設立上海賓闔信息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繳資本4500萬,占比95%。作為LP投資非凡母基金1000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1000萬、亦聯資本旗下基金1000萬、昆仲資本600萬、變量資本100萬;
個人直接投資艾瑞咨詢旗下基金嘉興艾瑞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300萬元。投資領域主要為互聯網、消費等。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小鵬汽車投資版圖比較簡單,包括其內部孵化的飛行汽車、機器人,對外投資主要是2022年1月投資了MEMS激光雷達一徑科技,而目前小鵬的激光雷達主要采用大疆覽沃產品,而在新型SUV G9采用速騰產品。
#03
理想
理想汽車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164億元,凈利潤-6億元,資產590億元。2021年理想汽車銷量9.0萬輛。
投資平臺:理想投資平臺為理想汽車(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直投,當前已投資4個項目,聚焦智能駕駛領域,覆蓋L2-L4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激光雷達等。自2016年開始投資,平均1個項目/年,總體投資金額較小。
私募基金,理想當前并未設立私募管理人平臺,也無對外參投基金。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三、跨界造車
#01
小米
小米汽車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成立。2021年3月底,小米集團宣布造車,斥資100億美元入局。小米汽車總部、工廠都已經確定設在北京,團隊規模已經超過500人,研發中心分布于北京、上海和武漢等城市。計劃首款車將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車型已經確定,核心部件也開始定點。
投資平臺: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小米科技直投;
順為投資,成立于2010年,由雷軍與許達來成立。2018年底管理規模已超過200億元。
天津金米,成立于2013年,小米科技全資子公司,管理基金16支,進行小米生態鏈投資;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成立于2017年,小米科技間接持有80%,旗下管理一支規模120億元的基金——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投項目約90個;
瀚星(海南)創業投資,成立于2021年,小米科技全資子公司,已直投項目26個;
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成立于2021年,未對外投資。
參投基金: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參投基金方面,主要是小米科技、天津金米兩個平臺對外參投基金,當前已參投優格資本、高榕資本、五源資本、國中創投旗下基金,認繳規模合計5.14億元。
汽車領域投資版圖:
圖片來源:滴水石開
小米產投原先投資重點集中在小米生態鏈、產業鏈,在小米2021年確定開始造車后,才重點投資汽車領域項目。結合小米產投、順為資本龐大的基金規模優勢,截止2021年已投資38個汽車產業鏈項目,其中2021年投資了27個,大多數都是B輪之后的后期項目,即使A輪階段,估值也相對較高。
小米屬于造車新進入者,需要建立新供應鏈體系,借此也帶來了很多投資機會。在三電領域,投資了贛鋒鋰電、中航鋰電、蜂巢、珠海冠宇、衛藍新能源等五家電池企業;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投資了線控、空氣懸架、連接器、充電機、HUD等部件企業;在車載雷達端,小米在視覺、毫米波雷達都進行了布局,激光雷達機械式、MEMS、轉鏡、FLASH、OPA技術路線企業皆有布局;在智能駕駛端,小米在2021年7月并購了視覺自動駕駛廠商Deepmotion,并且投資LE Momenta、縱目科技。而汽車半導體亦屬于小米重點投資領域,重點投資了AI算力芯片、MCU、功率器件、通訊芯片等。
#02
華為
華為主要以哈勃投資平臺(2022年1月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對外參與股權投資,自2019年至2021年哈勃已參投64個項目,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領域,汽車領域投資項目只有在2021年下半年投資德車載通訊芯片裕太微電子C輪投資,半固態、固態電池衛藍新能源A+輪。
華為在汽車領域的角色主要是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華為HI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1+5+N”:
1 個新通信與計算架構(CC 架構);
5 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MDC 智能駕駛平臺、融合傳感(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智能座艙(麒麟芯片模組、鴻蒙OS 和 HiCar)、智能電動(車載充電、電池管理、電機控制系統、熱管理)、智能網聯(5G、C-V2X 模組、T-BOX、車載網關)、智能車云(智能駕駛云服務、V2X 云服務、車聯云服務、地圖云服務)
N即以激光雷達、HUD為代表的30個零部件。
此外,HI 將提供強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統,包括三大計算平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智 能座艙計算平臺和智能車控計算平臺,以及三大操作系統: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HOS(智 能座艙操作系統)和 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
目前華為也有跟產業鏈眾多上市公司、初創公司合作研發產品。而對于華為哈勃等產投而言,其在華為汽車生態中潛在的投資機會更多地在于上游。
四、總結
產投規模、版圖大小差異主要在于其資金實力以及自研態度。
一是資金實力?;旧蠐碛泻腺Y品牌的車企,盈利能力都較強。其中第一梯隊的是上汽、北汽、一汽,年度利潤200-300億元,上汽、北汽基本在2010年前后就開始成立產投平臺,對外募資,圍繞產業鏈進行布局,在近幾年汽車“新四化”變革下,進一步加快投資速度。而一汽自2018年才開始對外設立基金進行投資,投資項目較少,這可能也跟其所屬區域有一定的相關性;
第二梯隊是東風、廣汽、長城,盈利規模處于50-100億元。其中廣汽是近幾年來汽車產投中發展較快的其中一家。在2019年廣汽制定智能化戰略后,緊緊圍繞廣汽發展戰略,投資了40余個項目。
第三梯隊即造車新勢力,目前仍處于虧損。2021年蔚來、理想、小鵬銷量都突破9萬輛,處于發展前期階段。只有蔚來資本這家產投平臺(而非蔚來戰投部門)基于李斌的影響力,跟高瓴資本、紅杉中國合資設立。而小鵬亦正在組建VC,向市場募資,進行運作。
二是車企對生態建設的態度。如全棧自研對外投資相對就較少,如長城、吉利、蔚來等;長城孵化了蜂巢及毫末智行,除了芯片和操作系統不做之外,自動駕駛軟硬件、中間件全部自研;而吉利孵化設立了億咖通,芯片自研,自動駕駛軟件通過自研、以及沃爾沃合作研發。故長城、吉利對外投資都比較少,但這兩家在21、22年都成立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預計后續的對外投資會進一步加快;蔚來在20年現金流危機得以緩解后,也自研智能駕駛,在此之后,蔚來資本幾乎不參與乘用車智能駕駛算法方案公司的投資;而小鵬、理想等新勢力基本都采取內部研發的模式。
三是車企產品矩陣及定位。這也是導致投資板塊差異的原因之一。核心是價格定位,具體差異是體現在智能化方面的投資布局。如東風汽車,除嵐圖外(但銷量很少),其他自主品牌乘用車價格7-15萬元之間,在智能化上車方面需求本就慢于其他價位的廠商。
就投資領域而言:
在能源端,車企對于鋰電池廠商的投資都是很積極的;對于涉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業務的廠商,如廣汽,則更積極地去往鋰電電芯產業鏈上游進行戰略投資,而對于上汽、北汽,投資鋰電上游更多的是進行財務投資;而在氫燃料電池方面,作為新的技術方向,傳統主流車企重點布局其上游,尤其是擁有商用車業務的車企,如上汽、北汽、一汽、東風布局更加積極。
在汽車零部件端,各家企業投資的都比較分散,但在熱管理、線控、HUD等方面投資較多。在車載雷達端,是車企投資布局的重點。如激光雷達,如一徑獲得小鵬、東風、上汽投資,速騰獲得上汽、北汽、比亞迪投資,吉利內部孵化設立光之矩光電,華為自研,而小米則對各技術路線都進行了投資,而廣汽、長城、理想尚未對外投資。毫米波雷達也是車企布局重點方向,當前上汽、北汽、廣汽、蔚來(資本)、小米都對外進行了投資。
在智能化端,上汽、北汽、蔚來資本、小米此類市場化投資的平臺,對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商投資會相對較多,其他廠商多少都有投資涉及,但更多集中在L2-L3 ADAS。該領域的投資,核心仍是取決去車企的能力、自研態度。
而在汽車半導體領域,在缺芯大背景下,“自主可控”迎來黃金窗口期。基本上,管理規模做得較大的車企產投在該領域都進行了布局,基本上重點布局AI芯片(如地平線、黑芝麻,基本都引進了車企股東),功率器件(IGBT、SIC),MUC等。
汽車產業大變革的背景下,產業軟硬件都迎來眾多投資機會,而產投將成為投資市場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476瀏覽量
107477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1瀏覽量
25718 -
上汽集團
+關注
關注
0文章
74瀏覽量
4269
原文標題:產業變革下的汽車產投
文章出處:【微信號:智享新動力,微信公眾號:智享新動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