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對象之間定義一個一對多的依賴關系,當一個對象改變的時候,所有依賴對象都會自動收到通知。
觀察目標(Subject)和觀察者(Observer)是一對多的關系。有時候觀察者模式也叫做發布-訂閱模式(Publisher-Subscriber)。觀察者模式將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代碼解耦。
示例:股民Investor作為觀察者,股票Stock作為觀察目標。當股價大于20或者小于10時,觀察者將會收到通知,執行各自的函數。
可以看到,在Stock中調用notifyObserver,實際是調用Investor中重寫的update函數。update函數對于不同觀察者,可以有不同的獨立的實現。將代碼中變化的部分(增加、減少觀察者,對觀察結果的處理函數)和不變的部分(發送通知給觀察者)進行了很好的分離,實現代碼最小化改動,達到解耦的目的。
uvm_subscriber
UVM中內建了uvm_subscriber類,可以被當作觀察者或者訂閱者使用。
一般用在構建功能覆蓋率的收集。偽代碼如下:
訂閱者訂閱monitor中收集到的transaction,覆蓋率模塊,參考模型,scoreboard都是訂閱者。每當monitor收集到新的transaction,自動調用write函數,將transaction廣播出去(uvm_analysis_port是一個廣播的port,可以對應多個接收者)至于write函數如何實現,monitor并不關心,每個訂閱者的write實現不同。在覆蓋率類中write具體實現就是調用sample函數,收集覆蓋率。UVM通過connect函數將TLM端口連接,在訂閱者和發布者之間建立了聯系。具體分析見下一節。
** TLM**
UVM對觀察者模式進行了擴充,加入了各種端口類,作為一個中介,專門負責訂閱者和發布者建立聯系。
如下示例,env中有三個component(A_inst, B_inst, C_inst), 其中A作為發布者,B,C作為訂閱者。
1. 示例
在UVM樹形結構中,我們會看到端口被當作component放入了A_inst的m_children成員變量中,如下:
2. 將端口加入樹形結構
先分析下為什么port會被加入到uvm樹結構中。
如下,A_ap 是一個 uvm_analysis_port#(my_transaction)類型的端口。調用new函數傳入name = "A_ap", parent = this (A_inst)
uvm_analysis_port#(my_transaction)繼承于uvm_port_base。uvm_prot_base的new函數會創建一個 **m_comp ** (uvm_port_component類型)的實例,這個實例是一個參數化的類,傳入了一個端口類型,這個端口類型就是A_ap的類型。
如下,m_comp被創建時,同時也會為 **m_port **賦值,這個句柄指向A_ap的實例。
uvm_port_component繼承于uvm_port_component_base, uvm_port_component_base繼承于uvm_component。在uvm_port_component_base中,super.new傳入的name = "A_ap", parent = A_inst
所以,并不是A_ap這個端口實例被加入到了UVM樹形結構,因為A_ap不屬于component,無法加入樹形結構。只是A_ap的成員變量m_comp加入到了樹形結構,而這個m_comp加入樹形結構用的是A_ap的name和A_ap的parent,代表A_ap加入了樹形結構。同時m_comp里也有成員變量m_port,指向A_ap的實例。在sequence中無法使用TLM端口,一般借助sequencer的端口或者使用mailbox代替。
3. connect函數
connect()函數的實現:
A_ap.connect(B_inst.B_imp)A_ap.connect(C_inst.C_imp)后,會在A_ap中的m_provided_by (聯合數組,索引是 provider名字,值是 provider的實例,此處是imp型的端口) 加入記錄,m_provided_by["B_imp"] = B_imp m_provided_by["C_imp"] = C_imp
4. write函數
A_ap是uvm_analysis_port型的端口,A_ap.write調用的write函數在uvm_analysis_port類中定義
analysis_port是廣播型的端口,通過for循環遍歷m_imp_list(存放 imp型的端口), 執行 tif.write 函數(調用每個 imp端口的 write函數)
B_imp是uvm_analysi_imp#(my_transaction,B)型的端口,構造函數new會傳入B的句柄,所以其內部成員變量 **m_imp **指向 **class B **的實例。
tif.write其實就是調用m_imp.write, 也就是 class B/ class C 中定義的write函數。
5. m_imp_list
在class uvm_root中,當執行完connect_phase后,會調用do_resolve_bingding函數。這個主體作用是從下往上遍歷UVM樹形結構,執行resolve_bindings函數
resolve_bindings函數是uvm_component函數中的空虛函數,agent,driver類型的component沒有實際操作,但在uvm_port_component中重寫了。uvm_port_component調用m_port的resolve_bindings函數。
A_ap在resolve_bindings函數中遍歷聯合數組m_provided_by,調用m_add_list將和A_ap connect相連的imp端口放入m_imp_list中。
至于上面提到的,將端口加入樹形結構的作用就在這里體現了:端口加入樹形結構,才會無遺漏的被遍歷循環到。至于為什么不在調用connect函數時直接加入m_imp_list中,這是為了解決connect的傳遞行為(port_b.connect(imp); port_a.connect(port b);)
在觀察者模式的示例中,addObserver函數相當于UVM中的connect函數,對 **m_observer_hash **的遍歷相當于UVM中 **m_imp_list **的遍歷。UVM加入了更豐富的端口類,來實現這些功能。UVM還有很多其他端口和端口的方法,這里不在展開。綜上,UVM中TLM機制是觀察者模式和內建端口類的結合。
總結
UVM作為一種方法學,提供了一種實際工程的驗證平臺架構。在將近7萬行的源代碼中,囊括了sequence機制、factory機制、phase機制、寄存器模式等內容。UVM采用systemverilog這種面向對象編程的語言,借鑒了大量的軟件設計模式,提高了平臺的復用和擴展。
通過這些學習可以發現,設計模式的目的就是解耦。創建型模式是將創建和使用代碼解耦,結構型模式是將不同功能代碼解耦,行為型模式是將不同的行為代碼解耦。借助設計模式,我們利用更好的代碼結構,將一大坨代碼拆分成職責更單一的小類,讓其滿足開閉原則、高內聚松耦合等特性,以此來控制和應對代碼的復雜性,提高代碼的可擴展性。
審核編輯:劉清
-
UVM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2瀏覽量
19202 -
TLM
+關注
關注
1文章
32瀏覽量
24768 -
解耦控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瀏覽量
10226
原文標題:UVM設計模式 (十) 觀察者模式、uvm_subscriber、TLM、總結
文章出處:【微信號:數字芯片設計工程師,微信公眾號:數字芯片設計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