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物聯傳媒
編輯:感知芯視界
8月18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以下簡稱《指南》)(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筆者整理了《指南》重點提及的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背景
當前,我國物聯網產業已形成龐大市場規模,在技術創新突破、行業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培育等方面皆取得積極成效。隨著新興技術持續演進、行業應用融合發展,亟需完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
《指南》中明確此次建設目標——到2025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基本建立、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30項以上、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項以上。
標準體系建設從何處展開?
據悉,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由基礎標準、技術標準、建設運維標準和應用標準四大部分組成。
● 基礎標準
包括術語與分類、架構、標識、測評、安全可信、管理等標準。
● 技術標準
主要包括感知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融合技術、射頻與電磁兼容技術、邊緣計算、操作系統等方面。
感知技術:用于規范物聯網信息感知、采集、獲取等相關技術,包括傳感器、條碼識別、二維碼識別、音視頻采集、高精度定位、無線感知、無源感知、融合感知等標準。
網絡通信技術:用于物聯網網絡架構、設備、協議、接入、組網與融合等相關技術標準。該環節囊括了短距離無線通信、移動通信、有線通信、海上通信、水下通信等通信技術標準;無線傳感網、無線個域網、無線局域網、低功耗廣域網、衛星物聯網、確定性網絡、時間敏感網絡、軟件定義網絡、網絡功能虛擬化、IPv6等網絡技術標準;物聯網接入公眾網絡或專用網絡的網絡接口標準;異構物聯網互聯、配置、協同、調度、互操作等網絡融合標準。
數據處理技術:包括信息模型標準、數據分析標準、數據存儲與管理標準、數據融合標準、數據接口標準五部分。
射頻與電磁兼容技術:包括物聯網設備和系統射頻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電磁兼容要求及測試方法等。
邊緣計算技術:包括邊緣計算通用要求、邊緣數據接口、邊緣數據管理、資源配置與協同、邊緣節點、邊緣網關、邊緣控制器、邊緣智能等標準。
物聯網操作系統:包括操作系統架構、內核及驅動接口、系統服務、資源共享與虛擬化、分布式協同、應用開發框架、安全性等標準。
數字孿生技術:包括數字孿生參考架構、面向不同系統層級的功能與性能要求、數據交互與接口、性能評估及符合性測試等標準。
● 建設運維標準
包括物聯網系統規劃、建設、運維三個階段的總體性要求。
規劃階段:主要包括針對物聯網系統、網絡基礎設施、平臺、終端等不同對象的規劃設計相關標準
建設階段:包括產品選型要求、設施設備部署要求、驗收及交付規范、實施保障等相關標準。
運維階段:主要包括物聯網各類對象的運行維護通用要求、運行監測指標、故障診斷方法等相關標準。
● 應用標準
面向行業具體應用需求,以15個應用方向為重點加快標準化建設:
智能制造:規定工業制造中信息感知、自主控制、生產環境監測、設備健康管理、物料實時監測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智慧家居:規定智慧家居領域的設備、平臺、應用、系統相關的功能和技術要求,以及相關網絡、跨平臺互通、端-邊-云協同所涉及的架構、接口、協議等要求。
智慧城市:規定城市、園區、樓宇設備狀態監測評估、多源異構數據采集與匯聚、跨協議接入、系統功能復用與控制、跨部門數據共享與應用協同等技術要求。
數字鄉村:面向鄉村電網、物流、水利、公共治理、綜合服務等領域,規定用戶端能源管理、鄉村運輸服務站公共信息管理、動態水體監測、鄉村公共衛生信息采集、疫情聯防聯控等方面的感知終端和物聯網系統技術要求。
智慧交通:規定道路、軌道、港口航運等方面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工具的信息感知、通信、數據處理等技術要求。
車聯網:規定車聯網相關路側通信系統、交通環境和交通基礎設施的信息采集設備、智能車載及便攜終端、管理及服務平臺等要求。
智慧能源:面向電、氣、水、熱等典型能源領域,規定能源生產控制、區域能源管理、智能計量體系、綜合能源服務等典型應用的系統、設備、協議接口、海上或水下組網、數據互聯互通等技術要求。
公共安全:規定公共安全領域傳感器、控制器等感知終端、各類公共安全應用管理平臺、數字防疫系統、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系統、通信協議接口等技術要求。
智慧農業:面向農業生產、病蟲害防治、禽畜水產養殖、農產品質量追溯、漁政執法等場景,規定各類環境監測、遠程監控、生理特征監測終端等技術的參數、協議接口、采集數據目錄等。
智能建造:面向預制構配件生產運輸裝配、智慧工地、智能裝備、智慧運維等場景,規定物聯網在智能建造應用過程的總體性要求,以及智能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二維碼、近場通信、低功耗廣域網等物聯網技術要求。
智慧環保:面向環境檢測、污染源管理、監察執法等場景,規定物聯網在環境數據采集終端、污染物排放預測數據模型、環保監測平臺等方面的功能和技術要求。
智慧文旅:面向新型文旅服務,在酒店運營管理系統、導覽系統、旅游綜合服務平臺、文物環境管理等方面提出功能規定和技術要求。
智慧醫療:規定物聯網在醫療健康數據采集、網絡通信傳輸、遠程醫療通信網絡、生命體征感知終端、醫療設備、平臺、系統等相關技術、功能、性能、安全、評測、運營、服務等要求。
智慧物流:規定標識、分揀、倉儲、調度、追蹤、無接觸配送等相關功能與技術要求。
智慧教育:規定智能教學助手、教育機器人、智能學伴、語言文字信息化等技術、產品、服務要求。
標準建設實施四步走
《指南》中重點強調了要加強統籌協調、體系建設、應用實施、國際合作四方面內容。
統籌協調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將推動物聯網全產業鏈上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實現產學研聯動,并充分發揮技術組織、產業技術聯盟等平臺作用,加強跨行業、跨領域的多標委會技術協作。
在建設目標中,《指南》強調了支持社會團體自主制定和發布團體標準,實施先進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這對于標準的切實化、高效化落地有著重要意義。如當前由CSA聯盟所推行的Matter協議,則是契合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理念的產物,助力于智能家居領域內的行業整合。未來隨著標準化建設推進,企業組織、產學聯盟作為標準制定中的重要力量,將加快物聯網各領域拆除生態藩籬,實現物聯網生態的整合重構。
體系建設方面,將對物聯網標準的實施效果展開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標準,保證標準的實用性和時效性。
應用實施方面,將重點發揮地方主管部門、標準化組織、行業協會等的作用,組織開展物聯網標準應用試點工作,通過優秀案例的遴選,形成最佳實踐,促進標準應用推廣。
國際合作方面,加快物聯網國際標準轉化,提升國內和國際標準關鍵指標的一致性程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標準化活動,攜手國內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制定物聯網國際標準。
寫在最后
此次《物聯網新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兼顧頂層設計和基層架構,強化全產業鏈協同,統籌推進標準的研制、實施和國際化,將進一步引領物聯網產業走向強秩序、高質量的發展道路。而隨著標準體系建設推進,碎片化的物聯網將得到整合重構,這既是產業突破升級的動力,也是廠商發力的契機,各環節的優勢廠商將以標準指南為導向展開新一輪的話語權博弈,書寫未來十年的物聯網格局。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本平臺旨在提供行業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感知芯視界立場。
今日內容就到這里啦,如果有任何問題,或者想要獲取更多行業干貨研報,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
審核編輯 黃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1文章
44837瀏覽量
375227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109瀏覽量
492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