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動駕駛落地充滿荊棘,那高速智駕就是這荊棘之路中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科技的進步帶動了行業的變革,而自動駕駛落地則是汽車行業變革中從未改變的目標。隨著汽車電動化進程不斷加快,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品牌走入大眾視野,汽車智能化系統已然成為現階段車企宣傳的重頭戲,智能化程度也成為了很多消費者在購買車輛時會著重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時間進入了2023年,汽車智能化程度在各車企之間也得到了統一,L2、L2+、L2++、L3等級的自動駕駛已經普遍出現在各車企的宣傳中,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也從高速公路逐漸走向了城市道路。對比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提出的自動駕駛分類方法,當自動駕駛進入L3級階段,自動駕駛將會實現一個很大的突破,此時汽車已經可以在有限的交通場景中由自動駕駛系統進行操控,而駕駛員只需隨時做好接管車輛的準備即可,當自動駕駛汽車達到這一等級時,就已經邁入了汽車自駕的智能時代。
自動駕駛六級分類
車企的宣傳讓我們感覺汽車智能化時代已然到來,駕駛員解放雙手的日子觸手可及。但反觀現階段汽車行業的實際發展,大多數人對于L3級自動駕駛的認知,卻只是從各視頻平臺中,看到某些頭部博主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的試駕,汽車智能化發展似乎在平行世界中出現了割裂,網絡平臺的內容給人帶來智能已來的幻想,而現實生活中的用車體驗,讓我們感受到汽車自動駕駛的遙遙無期。
硬件堆料,讓高速智駕不接地氣
汽車真的實現了自動化發展了嗎?不可否認,在眾多汽車工程師的不斷努力下,汽車智能化已經成為現實,小鵬、特斯拉、理想、蔚來、智己等造車新勢力已經在汽車智能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很大一步,通過軟件升級+硬件堆料的方案,這些車企已經實現了在部分場景中實現L3級自動駕駛。
品牌 | 智駕名稱與方案 | 實現高等級駕駛輔助功能的硬件 | 低等級輔助駕駛 | 高等級輔助駕駛(功能與落地情況) |
小鵬 |
XNGP 感知+高精地圖 完全版的XNGP將不再依賴高 精地圖 |
小鵬G9 2激光雷達+5毫米波雷達+12超聲波雷達+7感知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 芯片為兩顆英偉達Orin-X,算力合計508T。 |
Xpilot 含高速NGP(≈NOA)可以覆蓋 全國范圍絕大多數的高速和快速 路 |
XNGP中高配標配 高速NGP增強版&城市NGP&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 高速NGP增強版使用范圍目測和普通高速NGP相同(融合激光雷達) 城市NGP已經開放北上廣深4個,下半年將在近50個重要城市落地,明年計劃將 XNGP在約200個城市落地; 即城市NOA已推送部分城市,進入批量推送的前奏 |
阿維塔 |
NCA 感知+高精地圖 華為宣布智駕方案將逐步擺脫 對高精地圖依賴(推進無圖城 市落地) |
阿維塔11 3激光雷達+6毫米波雷達+12超聲波雷達+13高清攝像頭; 芯片為華為MDC810,算力400+T |
華為ADS |
高速NCA標配,城區NCA付費訂閱,隨OTA推送 城區NCA首批已推送城市為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三季度城區NCA覆蓋 城市將擴大至15城,第四季度進一步擴大至45城即城市NOA已經推送部分城市,節奏和小鵬很接近。 即城市NOA已推送部分城市,進入批量推送的前奏 |
特斯拉 |
AUTO PILOT(AP) 純視覺無需高精地圖 |
8攝像頭+12超聲波雷達+1毫米波雷達 特斯拉FSD芯片144T |
基礎版(主動巡航—一 自適應巡 航、輔助轉向一一類似于車道保 持) |
增強版-EAP(32000,自動輔助導航,自動駛入和駛出高速公路匝道或立交橋岔路 口;自動輔助變道:在高速公路上自動輔助變換車道,即打燈變道) 導航輔助-FSD(64000,包含以上所有功能,增加交通標識識別和輔助+泊車等) 由于法規,FSD可能近年都難以落地,EAP可用,可實現高速NOA |
理想 |
ADMAX; AD PRO; 感知融合+高精地圖 李想宣布2023年底要落地無 需高精地圖的城市輔助駕駛 |
理想L7Max 1激光雷達+1毫米波雷達+12超聲波雷達+7感知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 芯片為兩顆英偉達Orin-X,算力合計508T。 |
AD pro 除了基礎巡航、預警類功能,還 包含高速NOA,全國大部分區域 可用 |
AD Max僅高配標配 AD Max 3.0的城市NOA于開始推送內測用戶,到年底將推送100座國內 城市 即目前城市NOA尚未正式推送 |
蔚來 |
NAD 感知融合+高精地圖 |
蔚來ES7 激光雷達1個+高清攝像頭7顆+環視攝像頭4顆+增強主駕感知1個+毫米 波雷達5個+超聲波傳感器12個 芯片為四顆英偉達Orin-X,算力合計1016T。 |
標配預警類&巡航類低等級駕駛 輔助 |
NAD自動駕駛,目前NIO并未釋放具體的功能詳細定義;NAD低速及泊車自動駕 駛; NAD輔助駕駛,含NOP(≈NOA) 蔚來高速NOP+的beta版23年春節推送至1萬名用戶試用,23年7月1日正式發 布,城區NOP+預計于23年下半年發布,23年7月已于上海開啟先鋒體驗,但具體 推送計劃未知。 即目前城市NOP尚未正式推送 |
智己 |
Pilot 感知融合+高精地圖 |
智己LS7 雙激光雷達+12超聲波雷達+11攝像頭+5毫米波雷達 單orin-X算力254T |
IM AD標準版 |
全功能包選裝——其中城市NOA需選裝激光雷達 高速NOA推送至上海、蘇州、無錫、南京、杭州、寧波、溫州、成都、北京、廣 州、深圳等11個城市,年內推廣至全國 城市NOA23年年內開啟公測 |
極氪 |
ZAD極氪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接近純視覺方 |
15攝像頭+12超聲波雷達+1毫米波雷達 芯片mobileye EYEQ5H 48T |
ZAD 自適應巡航、預警功能等 |
NZP 高速NZD于23年1月開啟全國大規模測試 城區NZD未知 即尚未批量推送高速NZD |
騰勢 |
Pilot標準版和高階版 |
N7 2激光雷達+5毫米波雷達+12超聲波雷達+13攝像頭 單orin-X算力254T |
標準版 巡航輔助、車道輔助等多項輔助 &預警功能 |
高階版(NOA+記憶泊車等)分高低配選裝 即Q4才能實現高速NOA的部分功能,城市NOA計劃未知 |
問界 |
與阿維塔一樣采用華為智駕方 案,節奏不會比阿維塔慢太多 |
各車企智駕系統發展情況(源自:知乎@知乎用戶akvt3215)
從各車企智駕系統發展情況來看,為了確保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激光雷達、毫米波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感知設備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硬件投入,有些車企為了能讓汽車“看”得更多,通過不計成本的硬件投入,實現感知冗余,確保智駕系統的安全性成為了主要目標,更有甚者,在給消費者宣傳時,將硬件數量與安全性劃上了等號,并以自身搭載硬件的數量作為優勢,向消費者介紹。無盡的硬件堆料,是可以讓L3級自動駕駛落地實現可能,但硬件堆料帶來的高成本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這也導致很多汽車智能化系統在技術上可行,而在進入市場,走入消費者這一環節中,出現了極大阻礙。技術成熟的標志,并不是實現功能,而是可以落地,在高成本的加持下,智能化系統只能被少部分人體驗并使用到,而對于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卻依舊遙遙無期,降低硬件成本,在減少硬件需求的同時,提升安全性和性價比,才是智駕系統發展的正確道路。
政策影響,讓高速智駕舉步維艱
技術的實現是行業進步的第一步,而政策的實施則會影響行業的最終方向。自動駕駛雖然只是對汽車行業進行升級,但深究討論卻是對從1885年卡爾·本茨造出第一輛汽車后發展至今,整個汽車行業最內核因素的影響。駕駛員這個角色,在汽車行業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即便在汽車出現之前,馬車作為主流的階段,掌舵者的角色一直是由人來承擔。將這一重要角色的任務交由電腦來實現,無論是政策下發,還是消費者接受度來說,都必將會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技術的實施與政策的落實息息相關,進入2023年的自動駕駛,“重”感知“輕”地圖的理念成為了越來越多車企的選擇,出現這一理念改變的原因,除了高精度地圖的采集難度大,更新頻次要求高,投入成本過大外,政策影響也是十分關鍵的因素,由于地圖行業涉及國防信息安全,因此對高精度地圖的繪制資質審核則有更高要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的《自然資源部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中對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和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適用與執行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對于高精地圖測繪,更是給出了具體界定,規定智能網聯汽車安裝或集成了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模塊、慣性測量單元、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后,在運行、服務和道路測試過程中對車輛及周邊道路設施空間坐標、影像、點云及其屬性信息等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傳輸和處理的行為,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定的測繪活動,應當依照測繪法律法規政策進行規范和管理。對于高精度地圖采集主體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即車企,服務商(圖商)和部分智能駕駛軟件提供商(自動駕駛公司)。據公開消息顯示,自2010年國家開放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申請后,截至2021年,有31家單位獲得該資質,主要由官方測繪單位、圖商、主機廠以及自動駕駛玩家組成。但在2022年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復核后,已經公示的3批復核通過的單位,只有19家。對高精度地圖采集政策的收緊也成為今年自動駕駛行業重感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圖源自網絡
自動駕駛發展雖然充滿荊棘,但卻是汽車行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智能化、網聯化是自動駕駛落地的主要抓手,為加快構建智能交通體系,我國也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條例助力汽車產業智能化升級。
公示時間 | 部門 | 文件 | 主要內容 |
2022.01 | 國務院 |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 明確提出鼓勵發展智能經濟、穩步推進自動駕駛 |
2022.02 | 工信部 | 新聞發布會 | 在汽車芯片上,搭建汽車芯片在線供需對接平臺,完善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機制,加強部門協同和部省聯動,協調解決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短缺問題,引導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優化供應鏈布局。推動提升芯片全產業鏈的供給能力 |
2022.03 | 國家發改委 | 《“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 | 加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推廣、提高車路協同信息服務能力、探索發展自動駕駛貨運服務 |
2022.04 | 工信部 | 《關于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 | 進一步規范汽車軟件在線升級,獲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準入許可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及其生產的具備OTA升級功能的汽車整車產品和實施的OTA升級活動,應進行備案 |
2022.09 | 工信部 |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 | 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 |
近年來我國推動汽車行業智能化發展的相關政策
高速智駕的發展和落地并不能一蹴而就,是有技術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政策的落地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高速智駕的落地或許是難以逾越的鴻溝,但當跨過這條鴻溝之后,帶來的將會是行業的巨變。
審核編輯 黃宇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4瀏覽量
166924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598瀏覽量
376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