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中貿易戰和科技競爭的不斷升級,推動了全球供應鏈的巨大變革。在以安全性取代效率、分散取代集中、縮短供應鏈取代拉長供應鏈的思維引導下,全球化供應鏈體系面臨嚴峻挑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以及全球銷售的中心模式已經不再適用。特別是在美國的主導下,全球供應鏈正在重新塑造格局,以“美國制造”為核心,逐漸將生產環節轉移到近岸和友岸,企業紛紛遷徙,為墨西哥、印度、東盟等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制造業崛起機遇。
近年來,美中的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爆發以及俄烏戰爭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推動了全球供應鏈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特別是美國迫切需要減少對中國制造的依賴,這使得供應鏈的安全性、韌性和彈性變得更加重要,因此,“去中化”和“中國+N”等詞匯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在美國高喊“美國制造”為核心之后,全球生產鏈和供應鏈模式已經從過去的離岸外包方式轉向近岸外包(例如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和友岸外包,新興制造體系逐漸成為主流,從而使墨西哥、印度、東盟國家等地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率先獲益。
四大熱門產業遷徙地嶄露頭角
全球生產鏈和供應鏈面臨著新的挑戰,市場份額高、在產業中占據關鍵地位的企業,以及在中國有大量投資的企業,都感受到了分散生產的壓力,其中包括蘋果、特斯拉、三星、臺積電等知名企業。
在此背景下,貿協副秘書長邱揮立指出,全球現已形成了四大熱門產業遷徙地,分別是以“戰略布局型”為特點的區域制造中心“美南墨北”、以“市場布局型”為特點的東協地區、以“策略布局型”為特點的印度,以及以“區域市場布局型”為特點的中東歐地區。
以墨西哥為例,作為美國的南鄰,并受益于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墨西哥正逐漸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涵蓋了半導體和汽車產業等關鍵領域。近年來,美國大力吸引印度等國,尤其是蘋果等知名品牌的供應鏈,推動電子制造業蓬勃發展。印度已經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預計到2024年,iPhone在印度的全球市場份額將從2019年的2%上升至7%,這也促使鴻海、和碩等代工廠業務迎來了快速增長。
東盟國家也表現出強大的吸引力,特別是越南,它靠近中國的廣東珠三角地區,成為了企業“中國+N”戰略下的首選遷徙地,同時享受了與美國和歐洲的貿易優惠待遇。泰國得益于臺灣企業如金像電、欣興、華通等的投資,于2022年超越中國,成為泰國第二大外資來源,推動泰國朝著全球第三大印刷電路板(PCB)生產中心的目標邁進。馬來西亞則因其完整的產業結構,已成為東盟地區半導體封測的新興重鎮。
但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產業也面臨不同的挑戰。一些臺灣企業將其業務從中國擴展到越南,原本的中國工廠則面臨出售或出租的選擇,也有一部分工廠由員工接管,臺灣企業則分享利潤。然而,接手工廠的本土企業以低價接單,生產能力并沒有減少。此外,一些臺灣企業將其供應鏈擴展到東南亞,再加上中國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導致了產能過剩問題的嚴重化。
貿協副秘書長邱揮立表示:“全球主流已經從‘市場全球化’向‘供應鏈全球化’轉變。臺積電在美國設立工廠后,相關供應鏈陸續考察美南墨北地區,墨西哥積極爭取臺灣印刷電路板(PCB)廠前來設廠。過去,約70%的iPhone手機在中國生產,但未來可能需要超過十個國家的合作才能完成,其中包括美國的設計、臺灣的代工、韓國的芯片、馬來西亞的封測、泰國的PCB制造、以及印度或越南的組裝等。”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851瀏覽量
423981 -
pcb
+關注
關注
4319文章
23105瀏覽量
39813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390瀏覽量
219088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75瀏覽量
3891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