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江寧高新區的江蘇運動健康研究院傳來好消息,在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江蘇運動健康研究院院長顧忠澤教授團隊與華為公司的強強聯合下,全球首個人體器官芯片醫藥大模型近日在江寧問世,將有效助力新藥研發。
人體器官芯片是2010年誕生的一項變革性生物醫學新技術,借助干細胞、生物材料、納米加工等前沿科技,科研人員在U盤大小的芯片上模擬出跳動的心臟、呼吸的肺、流動的血管等生理系統和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用于替代臨床試驗和動物實驗。
當前,器官芯片已被國際生物醫學界視為非臨床研究的重要手段。顧忠澤教授團隊在這方面提前布局,克服了統一細胞生長方向、為體外細胞搭建仿生血管等技術難題,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過去一年,他的團隊與華為公司發揮各自在器官芯片和人工智能上的優勢,開發了全球首個人體器官芯片醫藥大模型。該模型以華為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華為組學大模型和自研細胞影像大模型為基礎,結合器官芯片濕實驗,助力藥物研發全流程。
過去一年多,人體器官芯片醫藥大模型學習了17億個化合物結構、60多萬張細胞影像、數十億模型參數,取得多項階段性應用成果。顧忠澤教授團隊在大模型的助力下,對超過1萬個非肺癌藥物進行篩選,已經找到新適應癥藥物,并開始專利申請及研發;針對超50個病人來源器官芯片影像組學和基因組學進行分析,找到了1種全新的結腸癌預后不良的形態學標志物。
在新藥研發領域,一款原創藥從研發到上市,平均成本超過10億美元、研發周期大于10年。顧忠澤教授介紹,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藥物研發實驗使用的動物模型與人的生理系統不完全一致,因此,新藥研發過程中亟待更加準確、快速、廉價的模型來測試藥物,降低藥物研發成本,縮短藥物研發周期。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08瀏覽量
424484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2477瀏覽量
28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