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消費者眼中,“英特爾=處理器”是一個相對普遍的認知。因為在處理器領域,英特爾是行業的引領者,它的技術力、生態力、影響力無需贅述。但是我們知道,硬件強大并不一定會直接轉化成良好的軟件體驗,此時,建立在驅動、優化、底層框架、生態協同之上的軟硬件適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英特爾在硬件公司的外表下,還是一家功力深厚、生態完善、高瞻遠矚的軟件公司。
·多元多模態計算時代的新趨勢
隨著單一計算平臺時代逐漸遠去,單純以半導體芯片為核心的戰略已顯頹勢。擺在半導體芯片公司面前的,是要盡快適應多元化、多模態設備的“新時代”,以及這個新時代下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誰擁有更強的整合能力?誰能夠為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芯片客制化需求?誰能在芯片以外構建更為完整的,包含軟件、安全、封裝等關鍵環節的生態鏈?誰能夠以開放、包容、接納的態度攜手合作伙伴甚至是競爭對手?才是現階段以及未來半導體芯片行業的大勢所趨。
尤其是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對高科技產業帶來的沖擊,未來各行各業并不僅僅依賴于云和超大算力,而應該是從數據中心到邊緣節點,再到計算終端都存在的一個形態。其投射在應用端的表現,就是AI無處不在。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生成式AI應用全面爆發,微軟全新推出的Microsoft 365 Copilot,將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到Office辦公軟件中;Adobe推出的新版軟件,AI技術衍生出的各項功能同樣是重頭戲。而當AI滲透到每一個大大小小的軟件中時,無縫、無感的AI體驗將成為未來改變人們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
·OpenVINO:把AI模型輕松搬上Windows PC平臺
面對這樣的趨勢,英特爾軟件和先進技術事業部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謝曉清表示,“Meta提出的Llama 2用類似于ChatGPT的方案,讓大語言模型能夠用到PC終端上去。谷歌的MediaPipe模型可以非常輕松的把優化的AI模型跑到PC終端之上。同時,英特爾在四五年以前就推出了OpenVINO平臺,并積累了眾多客戶,它是一個全開源系統,可以幫助用戶優化模型。同時它也可以進行跨平臺部署,利用不同硬件特性達到最好的性能體驗。”
作為跨操作系統的平臺架構,通過OpenVINO開發的任何AI模型不僅可以在Windows上運行,也可以把它輕松地移植到Linux上去,甚至還可以兼容Mac OS。因此如果開發者使用OpenVINO來開發AI模型,就可以得到一個跨操作系統的可移植性,提升了AI模型開發的移植的便利性。
同時,英特爾與微軟在DirectML上也有直接合作,把OpenVINO通過微軟DirectML用到微軟的Windows軟件棧上,就可以通過未來Meteor lake平臺的NPU來加速Windows studioEffects,因此用戶能夠在基于NPU的DirectML上得到最優秀體驗。
此外,不少開發者們的主力平臺還是依托于PC終端的本地AI開發,通過OpenVINO,以及微軟ONNX(AI框架)和英特爾INC(IntelNeural Compressor,神經元壓縮工具)等工具相互協作,使得大模型在終端能夠運行得更加有效。
OpenVINO之外,oneAPI也是英特爾手里的重要武器。在XPU領域里,英特爾希望能夠構建一種基于多處理器的、跨廠商的統一編程模型,以便于讓開發人員代碼有更好的移植性。這個移植性不僅體現在代碼的可移植性,也體現在性能的可移植性上。
oneAPI就是為此而生。它是由社區共同推動,由英特爾參與的,通過開放行業標準的方式,借鑒和結合了全世界 主流的技術標準以及開源的實現,通過這樣的方式共同推動全球對異構計算系統,以及在中國共同推動的一個系統。
oneAPI可以完成像ISO C++、Khronos Group、SYCL這樣的跨架構支持,可以完成標準C++的編程語言和編程模型,以及像LLVM這樣的知名編譯器的技術實現,并可兼容像GDB這種調試工具。另外像Python、PyTorch、TensorFlow、OpenVINO,或者注入AI或者ML等特定領域當中的一些框架用于部署模型等,都可以通過oneAPI輕松實現。
·WebAssembly:造福Web開發者和終端用戶
在PC等終端設備上,Web應用是一個重度應用。當用戶打開計算機時,瀏覽器是最為普遍、耗時最長的應用窗口之一。此外,視頻會議軟件等一些在線社交類工具,同樣也是基于Web協議去開發的。而現在,Web應用也進一步延伸到了AI層面。
謝曉清說:“Web的優美之處在于它接口的標準化。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制定了一個標準化的API以及接口。作為Web開發者,只要寫的程序能夠和標準API兼容,就可以運行在任何一個符合兼容性協議的Web瀏覽器以及平臺上。這個思路和想法在PC軟件領域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在PC領域,整個架構設計使得人工智能的能力也可以在W3C這樣的協議中被廣泛使用。英特爾的CPU、GPU,以及最新推出的NPU,在Web AI當中可以做到無縫地接入到Web的軟件棧當中。所以從軟件棧的角度來看,只要開發者可以按照原來的方式開發標準的Web API,開發者的軟件就可以應用到英特爾針對AI所開發的硬件加速能力上。”
為此,英特爾布局了WebAssembly,它允許本地程序運行在CPU上。同時英特爾剛剛完成了Web GPU標準化的工作,并且在谷歌Chrome瀏覽器以及微軟Edge瀏覽器上實現了產品化,因此可以在Web開發當中直接利用到GPU的算力。同時,新引入的名為Web神經元網絡(WebNN)的Web AI標準化協議正在起草當中,完成之后,Web開發者就完全可以利用WebNN的API接口寫Web應用, 所寫的應用可以完全用到英特爾平臺對Web的加速功能,其中包括CPU、GPU以及NPU的全部能力。
WebNN的重要目標就是利用CPU、GPU以及NPU不同的架構給到跟Native code相近的性能,以給Web開發者帶來堪比本地開發的更好的體驗。以谷歌MediaPipe模型為例,看看Web NN與本地開發相比,體驗到底如何?
下圖中最右側是軟件棧的框圖,它是一個利用MediaPipe模型的WebNN的應用。圖表中的數據是在CPU上采集的,左邊可以清楚看到紅色和綠色的柱狀圖,它代表了WebNN和本地性能的比較,同時從曲線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性能是非常接近的,只有少數需要做優化。英特爾利用WebAssembly來做測試,以對比不用Web NN的場景(藍色柱狀圖),可以明顯看到,WebNN至少帶來了翻倍式的性能提升,最高提升接近5倍。因此WebNN可以讓Web開發者能夠解鎖AIGC的算力,同時還能夠獲得與本地開發幾乎相同的體驗。
·Android on PC:跨系統融合拓寬軟件應用生態
在AI之外,英特爾在軟件生態系統上的另一個主要關注點,就是“Android on PC”這一生態的建設。謝曉清認為,這個生態對中國可能會具有一個特殊的意義,它就是在PC上日益繁榮起來的安卓生態。
上圖左側兩個柱狀圖顯示的是Android和Windows11在2021年的出貨量和應用程序數量,無論看哪一個數據,安卓生態都是領先于Windows生態的。尤其是基于安卓平臺的應用程序開發者,他們對用戶體驗非常敏感,同時也是具備非常旺盛的用戶場景創造力的群體。因此英特爾一直希望X86架構能繼續在安卓生態中被平等對待。
其實自2020年開始,微軟也發布了WSA(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Windows 11系統首發時用大量篇幅介紹了如何實現Android應用的兼容。WSA作為Windows11的一個子系統,聯合亞馬遜的應用商店在全球進行推廣,而谷歌在2022年也推出了一個以游戲為主題的主打在PC市場上面暢玩安卓游戲的GooglePlay Games。
這些行業領袖之所以這么做,自然是看到了Android與Windows生態相融合的價值。就中國市場而言,依然是全球安卓市場的引領者。全球35%的安卓用戶在中國,安卓應用商店的消費量和流量也非常驚人。不過中國的安卓生態其實有其自身特點,其中包括安卓的碎片化,以及在安卓應用當中有不同的加密保護技術。這些不一樣的地方使得應用程序兼容性變得非常有挑戰。
針對這一挑戰,英特爾與本土合作伙伴積極探索,從去年開始,攜手騰訊應用寶共同攻克難關。今年上半年,騰訊應用寶電腦版移動應用引擎正式推出,它整合了大量安卓應用,并針對PC大屏特點做了優化,使安卓應用和游戲體驗得到明顯提升。該技術基于英特爾Bridge技術以及Celadon開源項目技術開發,因此在硬件、系統兼容性方面完美呈現到了用戶面前。
·助力人才培養與教育數字化轉型
對于英特爾而言,生態絕不僅僅只局限于特定的軟件與硬件,同時還要兼顧上下游和源頭。因此,人才培養與教育數字化轉型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謝曉清說:“我們知道開發者生態的健康發展,其實離不開青少年的啟蒙教育、大學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等領域的投入。隨著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不斷加速和融合,培養高水平的數字化人才隊伍成了當務之急。可以說,數字經濟是人才為先。因此,英特爾一直將教育和人才培養,作為最最優先的事項之一。我們始終秉持植根中國,服務中國的理念,推動共同發展。”
自1993年起,英特爾就在中國啟動了第一批人才培養項目,在北京、上海、成都的五所高校設立獎學金,并為每一位獎學金得主配備企業導師。到現在,英特爾已經積累了900位獎學金獲得者,獎學金項目也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東、四川和武漢。同時,英特爾也是全國最早開始探索產學協同培養工程人才的企業。多年的實踐,形成了校企共同打造“創客-授課-創新實踐-直通就業”一條龍、全鏈路式的人才培養模式。
2006年,教育部與英特爾共同打造了“教育部-英特爾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這個基地的設立是英特爾邁向創新人才協同培養階段的開始。萬余名大學生在英特爾進行創新的實踐和實習,數千萬的大學生得到了相應的課程支持。同時英特爾在教育部的指引下,為超過270萬中國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支持,并連續多年成為教育部的優秀合作伙伴。2019年至今,英特爾著重在產學協同培養數字化人才上做出努力。
教育對英特爾來說,從來都不是一門生意,也不是一門業務,它其實是代表著英特爾全體員工對未來社會的一種責任。下圖中的這位英特爾員工Li Cong,是英特爾教育項目支持人才培養的一個縮影,也體現出了英特爾自己員工如何從教育當中受益又回饋教育。2003年,剛剛加入英特爾的Li Cong就開始去少年宮給孩子們上課,這是因為當1997、1998年左右英特爾第一次在中國的中福會少年宮成立小博士工作室的時候,Li Cong正是這個課堂的一名學員。從小小少年成長為一位經驗豐富,備受業界尊重的科學家以及英特爾首席工程師。二十年來,Li Cong一直把他自己對計算機領域的見解每周定期回饋給中福會的孩子們。他的身上,濃縮了英特爾致力于人才培養軌跡。
實際上,英特爾員工遍布在中國的幾大主要城市,北京、深圳、成都、大連的員工們多年來同樣在積極支持英特爾的教育實踐,為人才培養提供一流環境。
近年來,教育數字化轉型推動了學習方式的演變。尤其是近三年來,信息化教育、數字化教育飛速轉變,成為常態。在這種背景之下,技術可以做怎樣的融合與服務,就是英特爾近年來在探索的課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英特爾技術方案團隊推出了一系列技術解決方案,比如“雙師課堂”。通過在終端兩位教師的互相配合,英特爾嘗試著能夠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將教育公平理念加以實現。在這個過程當中,英特爾也做了一些有趣的探索,比如原來針對偏遠地區的支持,英特爾是會去捐贈一些硬件設備,而“雙師課堂”這樣的方案,則可以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也能夠聆聽名師課程。同時通過更多課程內容以及更多的開眼界、長見識的數字課程,讓孩子們接觸到更大的世界。甚至還邀請到奧運冠軍吳靜鈺,北京天文館前館長朱進、中國科協科普研究所李秀菊博士等運動員、科學家、科普研究專家、理論人員、知名教師等做知識分享。通過數字化,破解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
此外,英特爾當前也在嘗試大模型、AI生成等新興技術在學生的終端、在教師的終端為學生、教師帶來上課與授課形式的變化。作為一家跨國公司,英特爾非常自豪把國外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的良規、方式介紹到中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隨著中國青年教師的成長,也隨著中國優秀教育資源的積淀和中國教育數字化的不斷轉型迭代之后,也可以自豪地來展示中國的優質教育資源,來講述中國的故事,把中國在課堂上教學和技術融合的經驗和故事傳遞到全球。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英特爾在教育方面有著很長期的投入, 其中很多項目有著20-30年的歷史。如今,英特爾依然在持續進行著一些相關項目。
·英特爾中國學術大會。該大會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20年,其定位是英特爾作為與中國高校、職業學校的一個很好的互相交流的平臺。英特爾的專家和學界的教授都會分享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也會探討高等教育戰略,并且與產業化內容結合。從去年開始,英特爾將青年教師的參會比例提高到20%左右。作為一個長期交流平臺,有效推動產業界、學術界融合創新。
·英特爾中國學術英才計劃。該項目從2013年開始,目的是幫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長進步,成為行業引領人才。該計劃效果非常不錯,選拔的一些青年學者在近年來也確實在各個高校成為領導和學術的引領型人才。從去年開始,該項目推出了升級版——英特爾中國學術英才計劃。除了評獎之外,英特爾還組織定期的學術研討會、學術沙龍、能力提升論壇等等, 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促進產業界和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也促進青年學者更快速成長。
·英特爾獎學金項目。該項目更加悠久,有著近31年的歷史。從1993年開始至2022年底,英特爾共資助950多位優秀學子,覆蓋范圍廣泛。除了獎學金之外,還會給獲獎學生配備企業導師,為其就業或者是學術科研方面提供幫助。
除此之外,英特爾在教育領域持續投入的還包括很多競賽類項目,入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分支下的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ESDC),全國并行應用挑戰賽(PAC)等等。
·AIforYouth:數字化能力青少年項目。對于青少年人才培養方面,英特爾同樣不遺余力。AI for Youth這樣的數字化能力青少年項目就是非常典型的符合當前科技發展趨勢的項目。
英特爾為全球提供了專門為青少年設計,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模塊化教學內容,以及非常充分的動手實踐課程。其基于通用的硬件平臺和開源軟件更好地為青少年項目進行服務。英特爾設計了一個全球的面向青少年的分級學習的過程,包含四個章節的學習之旅,39個學習模塊,176小時的學習時長。每一個模塊當中,英特爾都為中小學教師開發好了上課的教案、實踐平臺、各種案例以及所需的第三方資源,拿來即可直接使用。
該項目在中國試點是始于2021年,與教育部、華師大教師發展學院進行合作,希望把這些數字化內容不僅形成一些科技課或競賽課,還希望可以將其融入到各個學科教育中,賦能專業課教師,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課堂上,同樣有數字化內容支持,以提高各科教師的數字化意識,并鼓勵以及幫助到他們的專業發展。
去年,英特爾培訓了31個省市的師范生,今年也培訓了大量的中小學老師,并且通過學術峰會,國家級的全民數字素養和技能培訓基地(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浙江大學),首次人工智能創新教學案例大賽,學校試點(成都七中、人大附中,麻栗坡縣的學校等),夏令營、訓練營等等方式,為教師、學生融入數字化教育提供良好環境。
英特爾為老師和學生提供的全球最大平臺——英特爾人工智能全球影響力嘉年華,今年是 第三個年頭。在過去的3年里,共有127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個線上活動,其中參賽者來自25個國家。這些舉措使得中國在全球數字化教育當中處于領先位置。
此外,上周剛剛結束的中美人文交流項目——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也已經舉辦到第十個年頭,它展現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的成果。英特爾也把其最新的技術,各種數字化的 方式帶到比賽里,并首次提出了“以數字化的方式來解決聯合國的 17個可持續發展問題”。
作為中美人文交流最重要的一個品牌項目,中國的青年和美國的青年,以及來自全球800多個高校,一萬多名學生參與,有2000多個創新性項目在這個平臺上得以交流和展示。今年英特爾還首次特別開放了職教賽道,來自100多個院校的1500多名選手同臺競技。教育部領導,美國大使館公使級參贊,英特爾中國董事總經理王銳女士,多位副總裁、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長、以及企業事務部副總裁等都參加了本次盛會。
·結語
在加速數字化變革的新時代里,英特爾的軟件優先在加速跨不同架構計算上(CPU、GPU、FPGA、其他加速器)攜手更廣泛的開放生態系統,讓開發者既可以打破基于單個廠商的封閉式編程模型的限制,也可以交付卓越的性能和生產力。
從軟硬件基礎構建,到開發者生態完善,再到產學研為一體,青少年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全局鏈路支持。英特爾在始終秉承“授人以漁”的理念,緊跟時代發展與變革,為開發者提供豐富的開發工具資源,為用戶提供出色的軟硬件協同體驗,為青少年人才提供先進、專業的學習、實踐環境,為數字教育搭建舞臺。
在9月份舉辦的英特爾創新峰會上,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正式提出“芯經濟”概念。而芯經濟不僅僅是依托于硬件的芯片經濟,其背后更需要軟件、制程、架構、封裝,以及深入到人才教育培養層面的全方位生態支持。英特爾洞察到了這一點,并已經通過深厚積累開始探索產業新的機遇。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349瀏覽量
230288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85瀏覽量
17195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2瀏覽量
2389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