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東北師范大學:研發仿生自適應光傳感器,能模擬人眼自我調節行為】
近日,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團隊研發出一款仿生自適應光傳感器。在自供電模式之下,它能感知并處理從紫外到近紅外寬波段的入射光,并能很好地模擬人眼的視覺適應行為。
這項成果既豐富了當前神經形態器件的種類,也促進了視網膜仿生器件的發展,有望成為仿生視覺系統中感知端的重要集成組件,從而推動仿生視覺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據了解,該傳感器基于二維 γ-InSe 半導體材料,采用 “非中心對稱”和“非對稱接觸”的設計思路,背后機制結合了光-熱釋電效應、以及光-熱電效應,即基于以“光-熱-電”作用為基礎的工作機制。
通過此,它可以對光強和波長進行分辨,從而產生自適應的光響應。
目前,在自驅動模式之下,其已具備模擬部分人眼適應功能的能力。
也就是說,本傳感器可以在不同光照情境之下,進行按需生產與應用,比如用于智能監控、自動駕駛、機器人視覺等。????
視覺感知系統,是人類以及其他脊椎動物最重要的感知系統。作為視覺感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眼可以感知顏色、亮度等視覺信息。
此外,人眼可以通過自動調整瞳孔大小,來適應不同的光線強度。比如,人類之所以能在亮光和暗光中都能看清晰圖像,正是依賴于這種視覺自適應的能力。
當前,各種模仿生物系統的傳感器陸續涌現。其中,仿生視覺傳感器已經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在人類的視覺系統之中,一個重要的功能便是視覺適應。
視覺適應,是一種面對刺激時的自主反應。它可以讓感知系統調整自身行為,從而適應不同的光線環境。
對于人造類仿生視覺傳感器來說,它們往往可以在各種照明條件之下,針對不同刺激響應作出自主調整,從而捕獲相關的圖像,進而完成視覺檢查和視覺識別等任務。
目前,不少仿生視覺傳感器都能以動態方式去適應外部光刺激,也就是說它們具備模擬人類視覺適應功能的潛力。然而,現有的模擬人類視覺適應功能,往往受困于復雜的硬件和軟件系統,導致操作效率并不夠高。
同時,已有傳感器的主要工作機制,仍然局限于對載流子捕獲或離子遷移的調控,無法滿足視覺自適應器件的應用需求,也無法順應人工視覺系統的發展趨勢。所以,亟待探索關于傳感器的新機制,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具有簡單器件構型的仿生視覺傳感器。
傳感動態
【這一世界級大會吸引大量行業頂尖專家、企業齊聚,揭秘世界傳感器大會緣何落地鄭州?】
2023世界傳感器大會如約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是世界傳感器大會與鄭州“牽手”后的第五次盛會,全球傳感器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綠城,圍繞傳感技術發展前沿、國際發展趨勢和業內熱點問題等進行高端對話。
這一世界級一流品牌盛會緣何選中鄭州?傳感器產業熱潮涌動,鄭州當怎樣穩立潮頭?開放的河南將如何與世界更頻繁地交互?
河南在傳感器細分領域優勢明顯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副理事長吳幼華是世界傳感器大會在鄭州落地的見證人,也是策劃者之一,今年是他在鄭州出席大會的第五年。在現場接受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吳幼華回憶起籌備初始的情況。
2018年,他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到鄭州考察傳感器產業發展,鄭州乃至河南對發展傳感產業和傳感技術的決心和支持讓他記憶深刻,“春節剛過,2月底我們提出了策劃方案,10月份就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傳感器大會。”
同樣見證世界傳感器大會與鄭州傳感器產業一同成長的蔣莊德今年也如約赴鄭,他曾在首屆世界傳感器大會上發表“鄭州宣言”,也曾主持大會主旨報告。
作為世界級的產業發展大會、目前國內唯一的傳感器產業大會,緣何會選中河南,選中鄭州?
在蔣莊德看來,河南的智能傳感產業生態已經形成,擁有漢威科技等一大批在業內有影響力的企業,鄭州高新區正在形成產業集聚,尤其是,在氣體檢測等細分領域,鄭州擁有競爭優勢。
近年來,河南在傳感器細分領域優勢明顯,鄭州高新區智能傳感谷、開封流量儀表、洛陽氣象監測、新鄉MEMS制造、鶴壁光電傳感、三門峽精密測量儀器、南陽紅外光敏傳感等各具特色,形成“一谷多園”的發展格局,涵蓋氣體、氣象、農業、電力電網、環境監測、軌道交通等多門類傳感器產業鏈。
鄭州作為產業核心區之一,正在以高新區為引領,加快打造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十大園區報告》中,鄭州高新區位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數據顯示,鄭州高新區已集聚傳感器相關企業4000余家,現有的高新技術企業中有780余家與傳感器產業相關,占全區高企總量的43.2%。
傳感谷是抓手,立足鄭州放眼世界
今年以來,河南重磅培育的28條產業鏈中,集成電路與智能傳感器產業鏈赫然在列。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劃,這條產業鏈由省委常委擔任鏈長,由政府、企業、科研機構成立“三三制”工作專班,專門制定出臺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繪制“四圖譜六清單”,系統梳理了60多項重點任務舉措。
河南雄心勃勃,目標直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圈”,到2025年,這一產業的年產值要沖千億元。
辦好“一個世界級大會”,聚力打造“兩個產業核心區、三個高能級平臺和N個特色產業基地”成為實現目標的確切路徑。事實上,江蘇、廣東、山東、安徽等省份也在紛紛圍繞建設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發力,并形成自己的優勢。
江蘇蘇州工業園依托長三角城市群優勢,與上海、無錫聯動發展;廣東則以廣州、深圳中心城市為主,力爭到2025年建成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山東依托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濟南產業化基地、青島嶗山微電子產業園、中德生態園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等集聚優勢,大力支持聲學、壓力、氣體、溫度、紅外、生物醫學等傳感器突破發展;安徽進一步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中國(蚌埠)傳感谷建設如火如荼。
傳感器產業熱潮涌動,河南和鄭州當如何穩立潮頭?在吳幼華看來,河南省現在處于產業中高位,向更高位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扶持政策,包括產業政策、技術政策、人才政策等,發展的關鍵是要“有連續性”。
“位于鄭州高新區的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要把國內外一些先進的傳感技術匯集到這里,形成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吳幼華說,“要緊緊抓住世界傳感器大會這一契機,形成延伸外溢的效應,立足鄭州,輻射全國,放眼世界。”
越來越多的河南產業正在與世界緊密交互
除了智能傳感器,越來越多的河南產業正在與世界緊密交互。河南的紡織服裝業起步較早,量大面廣、門類齊全,產業基礎優良,也是河南的“老牌”優勢產業。2018年,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
首次移師中原就落地河南,來自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領域的專家共聚西平,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新趨勢。
2021年,鄭州迎來一場信息通信領域的頂級盛會,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首次移師京外就選擇了鄭州,站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這無疑是對河南現代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認可與助推,也是對河南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閱兵。
此外,河南還有一張產業名片——超硬材料,“全球超硬看中國,中國超硬看河南”已經成為業界通識,世界金剛石產業大會落地河南。
除了“硬產業”,“軟實力”也在與河南雙向奔赴。近期,第十九屆世界漫畫大會在安陽召開,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名漫畫家和動漫工作者,用“二次元”擁抱安陽,展示河南色彩。
11月9日,首屆中原農谷國際種業峰會在鄭州開幕,河南省政府將牽手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同打造種業國際高端盛會,用“一粒種子促振興”,讓“中原農谷起高峰”。
【恩智浦和Zendar Inc.加速開發高分辨率雷達】
中國上海——2023年11月8日——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納斯達克代碼:NXPI)日前宣布對軟件初創公司Zendar Inc.進行投資并展開合作。Zendar致力于通過高分辨率雷達改變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此次投資旨在加速和提升自動駕駛(AD)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高分辨率雷達解決方案,進一步完善恩智浦領先的可擴展雷達產品組合。
恩智浦和Zendar將基于分布式孔徑雷達(DAR)合作開發用于汽車應用的增強型高分辨率雷達系統。DAR是Zendar為簡化系統解決方案而開發的一項技術。此次投資鞏固了恩智浦在汽車雷達市場的技術領導地位,加強生態系統的同時,也意味著向提升道路安全又邁進一步。
AD和ADAS應用都需要高分辨率傳感,以確保車輛在道路上安全行駛。DAR為此提供了一條智能路徑,可提高高性能雷達系統的分辨率,同時免去了對數千個天線信道的需求。DAR將本車輛上多處雷達傳感器的信息協同融合,形成更大規模的有效天線,從而達到此前難以實現的傳感分辨率。該技術可實現低于0.5°的高角度分辨率,提供類似激光雷達的性能,這對于精確繪制環境地圖至關重要,而傳統雷達傳感器的分辨率一般在2°- 4°之間。此外,DAR的靈活安裝技術可提供進一步提高分辨率的潛力。
該雷達解決方案將基于恩智浦廣泛采用的S32R雷達處理器平臺和RFCMOS SAF8x單芯片SoC,專為覆蓋汽車OEM日益多樣化的汽車架構定制,有助于加速向分布式架構的過渡。采用大幅簡化標準雷達的高分辨率系統,熱復雜性更低,占用空間更小,安裝靈活便捷,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將受益其中。
Zendar Inc.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Vinayak Nagpal表示:“從根本上來說,DAR技術是分布式雷達模塊的早期融合。在汽車中部署DAR,恩智浦領先的雷達產品組合至關重要。DAR具有類似于激光雷達的性能,將會為下一代ADAS帶來突破,我很高興與恩智浦合作領導這場行業革命。”
恩智浦資深副總裁兼ADAS總經理Steffen Spannagel表示:“Zendar的創新技術與恩智浦先進的雷達產品組合,旨在為邊緣和即將推出的分布式汽車架構實現高分辨率雷達傳感。我們與Zendar一起,將這項令人興奮的新技術提供給OEM和一級供應商。這款綜合性解決方案允許在邊緣或區域靈活地進行DAR處理,以支持汽車廠商多樣化的ADAS汽車架構。”
據傳感器專家網了解,德國競爭監管機構于7日透過聲明表示,已批準德國企業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以及荷蘭公司恩智浦(NXP)入股臺積電位于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的半導體工廠。
臺積電于今年8月宣布,將和博世等公司合資成立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將位于德國德累斯頓,在歐洲晶片法框架之下成立,并且鎖定德國的汽車工業需求,將提供先進半導體制造服務,月產能將達4萬片,預計2027年投產。
德國聯邦卡特爾署7日指出,已批準博世、英飛凌、恩智浦入股ESMC,三家企業將分別取得10%的股份。卡特爾署署長孟特在聲明中指出,最近的地緣政治動蕩表明,確保半導體的取得管道相當重要,對于德國工業更是,他補充表示,歐盟和德國政府都致力于讓更多的半導體生產落腳歐洲及德國。
據悉,臺積電自2021年以來一直與德國薩克森州(Saxony)就德累斯頓晶圓廠協商,雖雙方已取得共識,不過缺乏供應鏈聚落以及工廠人力仍是在德累斯頓設廠的兩大隱憂,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此前透露,德國政府已對此給予承諾,另外,該計劃也已獲得德國政府50億歐元補助。
審核編輯 黃宇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45瀏覽量
166574 -
雷達
+關注
關注
50文章
2937瀏覽量
117587 -
光傳感器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1瀏覽量
299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