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純電動三合一電驅動總成在整車節氣門全開(Wide Open Throttle, WOT)、脈沖序列輸出(Pulse Train Output, POT)加速和反拖滑行行駛工況時,在車外和車內近場都出現明顯異響、嘯叫等噪音,主要發生頻率范圍大概在20~5 000 Hz,很容易被人耳朵識別。控制嘯叫NVH問題的途徑如圖1所示,其中控制嘯叫的兩個主要途徑是控制激勵源和傳播路徑,本文主要是通過控制激勵源來優化NVH問題達到目的。
圖1 控制嘯叫NVH問題途徑
1 故障車NVH測試
對下線車進行主觀評價:組織相關專家對66#車進行主觀評價,主觀感受車輛存在明顯的變速箱嘯叫;車輛在一級齒輪主階次、二級齒輪主階次和一#2級反拖主階次都出現嘯叫較嚴重NVH問題,不可接受。
在66#整車上對變速箱噪音信號進行采集,66#測試數據如圖2所示。
圖2 WOT運動模式加速車內噪聲
從圖中可知,嘯叫現象主要出現在WOT全油門加速工況:一級22階次1 500~3 500 r/min、 4 500~6 000 r/min、7 000~8 000 r/min、9 000~10 000 r/min段,二級齒輪6.16階次3 000~ 6 000 r/min,出現階次造成超標、嘯叫等NVH問題;測量數據表明一級和二級主階次對嘯叫NVH噪聲的貢獻較大。
2 電驅動減速器NVH問題原因分析
減速器NVH問題產生的因素很多,NVH—噪音、振動、模態分析[1-2],識別減速器NVH噪音問題的影響因素進行分解,如圖3所示。
減速器NVH問題主要表現為齒輪嘯叫問題,通過對激勵、路徑和響應進行故障問題分析,本文主要從激勵源齒輪副嚙合噪聲特性研究分析[3],產生齒輪嚙合的嘯叫可能因子分解,如圖4所示。
綜上,電驅動減速器NVH問題主要問題有:1)齒輪宏觀參數指標優化重新設計;2)齒輪微觀修形的優化重新設計。
3 減速器齒輪參數優化設計
3.1 齒輪宏觀參數優化設計
通過優化齒輪宏觀參數,在保證滿足齒輪強度下,通過減小齒輪模數、增加齒數、提高齒頂高系數和增大螺旋角方向,提高端面和軸向重合度,實現減小傳遞誤差。眾所周知,齒輪嚙合重合度越大,單個齒所受的載荷越小,傳動越平穩,傳遞誤差越小,所以通過增加端面重合度、軸向重合度和總重合度來減小傳遞誤差,這是減速器解決NVH噪音問題優化齒輪宏觀參數的主要目的,如表1所示。
圖3 減速器NVH問題影響因素
圖4 減速器嘯叫產生的可能因子分解
表1 減速器一、二級齒輪副宏觀參數優化前后對比
3.2 微觀修形優化設計
目前純電動汽車扭矩需求越來越大,同時扭矩使用較寬,又因制造和安裝誤差、軸系的彎曲扭轉變形、齒輪的受載彈性變形、熱變形、軸承游隙等復雜因素的影響,導致減速器齒輪的齒形偏離理論輪廓,造成嚴重的載荷集中現象,從而加劇NVH嘯叫噪音。另一方面,純電動車速也越來越高,齒輪傳遞的功率相應增大,因此,運轉中會增加熱變形,使得齒輪副的嚙合偏離理論輪廓,從而增加傳遞誤差。這時,需要對齒輪進行微觀修形,補償實際嚙合與理論嚙合之間的偏離,能有效優化減速器的嘯叫噪音NVH問題。齒輪修形可分為修緣、鼓形、端面修形和角度修形。受載齒輪在單對齒嚙合時,輪齒會因彈性變形而產生基節誤差。另外,齒輪還存在制造上的基節誤差,嚙入嚙出存在沖擊,嚴重影響齒輪傳動平穩性,為了消除這種嚙入嚙出沖擊干涉,考慮磨齒工藝性和加工成本,常用對齒頂進行修緣。由于齒輪運轉系統的變形和其制造、安裝上的誤差,齒輪嚙合時載荷沿齒面接觸線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如果齒輪軸不平行或其他原因造成軸兩邊的彎曲變形不等時,則會發生齒端局部接觸現象,出現載荷集中的現象。為避免上述兩個現象,減輕嚙合沖擊,進行齒向端面修形。經修鼓形量的齒輪嚙合接觸會先發生在靠近齒寬中間部分,然后再過渡到全齒寬上,有利于齒面上的載荷分布均布,并能提高齒輪的疲勞壽命,降低NVH噪音問題。在產品開發初期,考慮NVH開發[4-5],首先用Masta軟件建模,把齒輪、軸、差速器殼體進行有限元畫網格處理,其次把電驅動單元(Electric Drive Unit, EDU)三合一總成殼體進行有限元處理,把殼體有限元整體導入Masta模型中,再按照客戶或成熟產品常用載荷譜進行微觀修形優化設計仿真,如圖5所示,對齒頂進行修緣,同時,在齒形、齒向方向上分別進行鼓形量(Ca, Cβ)及齒形、向角度誤差(fHα, fHβ)進行修形,以達到傳遞誤差TE降低。TE目標值一級齒輪副<0.25,二級齒輪副<0.5,齒輪接觸斑點中心應位于齒高H*40%和齒寬B*40%形成的矩形區域內為設計目標。
圖5 Masta建模仿真
3.2.1修形結果
表2 減速器一、二級齒輪副微觀參數優化前后對比
觀修形優化前后微觀參數對比,T1和T2是優化前,T3是優化后結果,如表2所示。
微觀修形優化前后TE數值對比,T1和T2是優化前、T3是優化后,一、二級齒輪副TE值優化前后對比,如圖6和圖7所示。
接觸斑點優化前后對比,優化后的接觸斑點更居中,有利于齒輪接觸疲勞強度,如圖8和圖9所示。
圖6 一級齒輪副優化前TE對比
圖7 二級齒輪副優化后TE對比
圖8 優化前接觸斑點
圖9 優化后接觸斑點
3.3 齒輪軸承強度校核
齒輪、軸承強度校核滿足設計要求,齒輪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安全系數>1.0,齒輪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安全系數>1.2,軸承損傷率<100%,如圖10和圖11所示。
圖10 優化后齒輪強度校核結果
圖11 優化后齒輪軸承強度校核結果
4 優化樣機測試評價
4.1 EDU總成搭載整車
按照新的齒輪宏觀、微觀參數試制齒輪軸零件,裝配EDU總成樣機,再把EDU總成搭載整車。
4.2 整車主觀駕評
齒輪宏觀參數和微觀修形參數優化后方案T3,第一級齒輪(27階)較原方案(22階)優化明顯,第二級齒輪諧波優化也較明顯,反拖工況主要問題的第一級齒輪T3的27階次噪音也較原(22階)優化明顯。
4.3 整車NVH測試
圖12 測試傳感器布置位置
在整車NVH測試中,傳感器布置如圖12所示。
4.4 齒輪宏觀參數和微觀參數優化前后NVH性能對比
圖13 優化前后齒輪嚙合階次線
圖14 優化前后車內噪音階次切片的對比曲線
齒輪優化前后,整車NVH測試結果如圖13和圖14所示。
4.5 整車NVH測試結論
通過齒輪宏觀參數和微觀修形參數優化后的方案(深色曲線),第一級齒輪(27階)較原方案(22階)大幅優化(減小20 dBA),第二級齒輪諧波減小10 dBA。反拖工況,主要問題為第一級齒輪27階次噪音,針對該問題,優化后的方案較原方案大幅優化(減小15 dBA)。
5 結語
以整車嘯叫NVH問題作為減速器的故障表現形式,通過對故障車NVH測試以及階次分析,識別出主要噪聲階次。通過以上齒數、模數、齒頂高系數、齒寬等宏觀參數優化,特別進行細高齒優化設計,其目的都是提高齒輪的重合度,同時通過Masta軟件建模仿真修形,對齒頂修緣、齒形、齒向角度修形及鼓形量等微觀參數優化設計,實現減小傳遞誤差、增大重合度,經過以上優化驗證很好地改善齒輪嚙合區域,減小傳遞誤差,此方案對于解決純電動高速電驅EDU總成NVH問題效果較佳,最終得到客戶的認可,實現量產,也為純電動汽車高速EDU減速器NVH性能工程化優化提供一種思路。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減速器
+關注
關注
7文章
393瀏覽量
23260 -
純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5文章
464瀏覽量
25671 -
NVH
+關注
關注
2文章
63瀏覽量
10103
原文標題:探究丨純電動三合一電驅總成NVH問題的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EDC電驅未來,微信公眾號:EDC電驅未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