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香港迎來了闊別5年的國慶維港煙花匯演
10月1日晚上9點,“HKT x FWD 2023 年國慶煙花匯演”在維多利亞港上空上演。在23分鐘時間里,燃放了超過3萬枚煙花。而與以往維港煙花秀不同的是,為了讓更多民眾欣賞這次表演,主辦方首次利用航拍+5G的方式進行了全程轉播。
問題來了,如何讓維多利亞港的海面上也有5G信號呢?當地運營商的實現方案,是采用船上5G基站,搭配無人機5G基站的空地協同,在海面上臨時搭建了立體的5G網絡。
這一幕十分特別。在世界上大多地方,5G網絡還集中覆蓋在城市中心區域。而中國的5G網絡已經溢出了陸地,延伸覆蓋到了大海當中。
經過5年5G商用,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網絡,探索出了一系列5G技術、場景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如果問,在哪里可以最直觀領略到中國5G的不同?
我的答案是:在中國的大海里。
崇明島,一條5G航道
看似無垠的海面,其實也有各種劃分。其中人流量最密集,對移動通信使用需求最旺盛的,就是航道。
崇明島遠離上海市區,島上居民到市區和游客抵達崇明島,期間交通大量依賴輪渡。尤其是對于很多每天需要來往崇明島通勤的居民來說,會有固定的大量時間花費在輪渡上。而在此前,崇明航道會面對海面移動信號覆蓋弱,受自然因素干擾較強等問題。游客在郵輪開動之后,很快會進入無法流暢通話,不能玩游戲、刷視頻的移動通信盲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上海移動與華為合作,實現了全球首個AAU雙拼連片部署,并應用多頻協同、R16/R17覆蓋增強及智能優化手段等多種5G創新方案,解決了崇明航道干擾強、基站距離遠等問題。最終實現了整體航線以700MHz頻段打底覆蓋,輔以2.6GHz頻段主力承載流量,通過開啟負載均衡、功率共享等特性實現頻段業務協同,利用多種手段來提升航道覆蓋的5G業務質量。
目前,崇明航道“南石線”和“南寶線”,就已經率先完成了5G全覆蓋,實現了崇明島到市區之間5G信號全程滿格。航線范圍內用戶峰值下載速率可以達到1.6Gbps,可以讓郵輪中的居民旅客享受和市區基本一致的5G網絡體驗。
在崇明航道的5G覆蓋背后,是上海市對海洋5G的整體性關注。在今年8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上海海事局聯合制訂并印發《5G網絡近海覆蓋和融合應用“5G攬海”行動計劃(2023—2024年)》,旨在加快推進上海5G網絡近海覆蓋和融合應用,加快智慧海洋建設和海洋科技創新步伐,助力上海建設現代海洋城市。
上海的“5G攬海”行動,是國內首個由省級信息通信行業主管部門與港航管理機構及地方海事部門聯合發布的推進5G網絡近海覆蓋和融合應用整體行動計劃,可以說是在近海5G領域建設層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行動提出,到2024年要顯著提升上海市5G網絡近海覆蓋和融合應用的深度和廣度。為此,各大運營商爭相發力,開始推進上海江河湖海與海島的水上5G全覆蓋。
可以確定的是,在上海等一線沿海城市帶動下,中國5G全面覆蓋近海已經是大勢所趨。
陽江,一艘5G漁船
除了水手與旅客之外,另一個深入大海的5G用戶,是漁船。
漁船出海作業,面臨著風高浪急的海洋環境,可能遭遇種種不確定性。因此,漁船與岸上管理機構、救援機構、親友之間的信號聯接,就是海洋漁業中一等一的大事。而傳統的衛星通信漁船方案,可能遭遇電磁波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并且可傳輸數據量較低,費用昂貴。尋找一種更加有效的漁船數字化聯接手段,是漁政管理與海洋安全領域的當務之急。
而5G,已經成為中國漁船的一個選擇。在廣東陽江,廣東聯通與華為合作,結合陽江等海洋城市的漁民作業特點,開發了全國首個5G海洋專網+5G數字漁船系統解決方案。這一方案不僅覆蓋了漁船在海岸線、近海區域的5G聯接需求,還能深入遠海,為漁船提供最遠61.5公里海域內的全天候動態監測服務。
基于5G數字漁船系統,漁民可以在作業中進行一鍵呼救,同時還可以全天候監測自己漁船的位置,避免臺風等天氣過后漁船漂走帶來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數字漁船還能在漁政防災減災、打擊非法捕撈、漁船檔案管理等方面發揮價值。
在全球通信產業的最高規格展會MWC2023中,這一“5G數字漁船”項目獲得了2023年GSMA頒發的“5G生產力挑戰獎”,且被列入“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十佳解決方案”,成為5G與漁業標準化融合應用的典范。
這一系統在全球范圍內收獲的認可,證明了5G的核心價值所在:讓移動通信突破邊界,去此前難以覆蓋的地方完成聯接,守護生命。
這個價值,重于一切對5G的懷疑與觀望。
寧波,一座5G碼頭
兩年之前,我們曾經探訪了寧波舟山港的梅山碼頭。采訪了IT負責人以及碼頭的龍門吊操作員。當時,梅山碼頭已經開啟了龍門吊、橋吊的5G+遠程控制方案。碼頭龍門吊操作員,開始從長時間高空作業,變為辦公室中遠程控制。當時受訪的工人師傅提起這個變化激動非常,讓人印象深刻。
如今,5G應用在梅山港區已經常態化、規模化嵌入運營。梅山港已經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港口5G專網,全天候保障了各個5G業務場景運行。寧波港還自主研發了單體超千萬級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管理系統,在國內港口首個實現5G遠控龍門吊批量應用,在港口行業首個完成5G輪胎吊遠程操控驗證并常態化投產、首個5G網絡切片應用、首個端到端支持5G上行增強解決方案。
這一系列的“5G+首次”,支撐了梅山港的吞吐能力不斷提升,已經有望成為全球第四個千萬標箱級的單體集裝箱碼頭。
5G與碼頭的結合,給兩個工作崗位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一個就是上面我們說過的吊車操作員。5G網絡的大上行能力,保障了遠程控制的精準可用。于是他們不用再每天爬上狹小的吊車操作間,俯身45°持續工作8小時以上,而是可以在遠程操作室內,像“打游戲”一樣同時操作3臺吊車,既提升了工作體驗與工作安全性,還極大提升了港口效率,解決了港口用工難的問題。截至今年,梅山碼頭龍門吊、遠控橋吊的遠程控制占比已經分別達到了62%和72%。
另一個巨大改變來自運輸集裝箱的港口集卡。梅山港區是全國首個本地法規支持的港口無人駕駛示范區,通過5G+北斗實現了無人駕駛集卡有序作業。從2022年開始,梅山碼頭的無人集卡開始在無安全員的情況下運行,目前已經實現了平均一臺橋吊配8臺集卡,碼頭無人集卡使用率達到100%。至此,梅山碼頭已經成為全球無人集卡最多的碼頭,每年可降低上千萬元的綜合成本。
這一切成果的源頭,源自2018年9月,中國移動浙江公司與浙江省海港集團簽署了5G智慧港口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移動華為、梅山港區合作,將5G網絡部署與5G港口應用結合起來,逐步從試點開始擴大作業面積。
從一次合作,到一臺設備的部署,再到一個碼頭的應用,一個行業的推廣。海港與5G的結合,其實展現了5GtoB在中國如何落地生根,帶來改變。
為什么要給大海通5G?
天空一無所有,卻能給人安慰。大海一望無際,卻隱藏著中國5G建設堅實的內在邏輯。
經濟學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個組織在進行某項活動時,不僅會產生活動所預期的效果,而且會對組織之外的人或社會產生的影響。
5G在中國的發展,就已經顯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溢出效應。如果說在4G網絡階段,我們感知到的是從城市到鄉村的網絡溢出,從而帶來了直播、短視頻的巨大發展,那么5G已經開始由陸地向海洋溢出,向那些非人口聚集區域溢出,從而改變的是航運、碼頭、漁業、深海養殖、海上能源這樣的一個個行業。
對比于西方國家以商業營收為支點建設5G,僅僅將5G覆蓋在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主要區域。中國事實是在將5G建設為社會性的公共基礎設施,通過無差別、整體性的5G覆蓋,將5G網絡特性發展為B端與C端用戶可以普遍利用的社會資源。這種更加重視5G基建屬性、社會屬性的建設方案,已經在5G應用層帶來了顯著變化,比如說:
1.在守護生命安全層面,5G已經在中國成為一種公共資源。從漁民、牧民,到巡檢工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5G獲得安全保障。
2.在保護環境多樣性層面,5G讓大量無人值守設備可以全天候聯網。在以海洋生物保護為代表的眾多自然場景中,5G已經在中國環保、減排事業中開始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藍天大海,就是金山銀山。
3.在生產力革新層面,5G已經切實用于諸多行業的升級轉型。以港口碼頭為例,傳統意義上這些工作遠離城市,且安全性差、勞動強度大。我們探訪過的眾多港口案例,都提到目前港口招牌難、用工難,而通過5G技術探索智能化轉型,為這些問題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之道。毫不夸張地說,中國港口的智能化程度已經全球領先,其中5G網絡功不可沒。
大海是一道蔚藍色的縮影,它濃縮了風浪的交疊,潛藏了人的喜悲。
在中國的海,也最能看到中國5G的獨特之處,聽懂數字中國的風起云舒。
審核編輯 黃宇
-
基站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401瀏覽量
66876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86瀏覽量
120786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497瀏覽量
5654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