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公式
理論帶寬 = 內存核心頻率 * 內存總線位數 * 倍增系數
理論帶寬 = 數據傳輸率 * 內存總線位數
引出:
核心頻率:等價于芯片上的時鐘針腳的頻率,是DDR的工作頻率
時鐘頻率:可通過倍頻技術升級的核心頻率。時鐘頻率可以理解為IO Buffer的實際工作頻率,DDR2中時鐘頻率為核心頻率的2倍,DDR3 DDR4中時鐘頻率為核心頻率的4倍。
數據傳輸率:指數據被傳輸的頻率,DDR是雙沿傳輸,因此可以認為數據傳輸率是時鐘頻率的2倍,為核心頻率乘以倍增系數(預期系數)。
近年來內存的頻率雖然在成倍增長,可實際上真正存儲單元的頻率一直在133MHz-200MHz之間徘徊,這是因為電容的刷新頻率受制于制造工藝而很難取得突破。
倍增系數
倍增系數可以認為是perfetch,也可以認為是數據傳輸率/核心頻率
內存總線位數
內存總線位數 = Rank個數 * 一個Rank內的chip個數 * 每個chip內的IO位寬
預取 prefetch
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同時將相鄰列地址的數據一起取出來
DDR的傳輸速度越來越快,由兩部分協同實現。一是通過prefetch技術使得每次從存儲顆粒中傳輸數據到IO Buffer的數據量變大(DDR:2 / DDR2:4 / DDR3:8 / DDR4:8 / DDR5:16);二是通過倍頻和雙沿觸發來使得IO Buffer的傳輸能力達到提升。
那么,內存IO頻率為什么能達到數倍于核心頻率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DDR1/2/3內存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分別采用了2/4/8bit數據預取技術(Prefetch),由此得以將帶寬翻倍,與此同時I/O控制器也必須做相應的改進。
● DDR1/2/3數據預取技術原理:
預取,顧名思義就是預先/提前存取數據,也就是說在I/O控制器發出請求之前,存儲單元已經事先準備好了2/4/8bit數據。簡單來說這就是把并行傳輸的數據轉換為串行數據流,我們可以把它認為是存儲單元內部的Raid/多通道技術,可以說是以電容矩陣為單位的。
內存數據預取技術示意圖:并行轉串行
這種存儲陣列內部的實際位寬較大,但是數據輸出位寬卻比較小的設計,就是所謂的數據預取技術,它可以讓內存的數據傳輸頻率倍增。試想如果我們把一條細水管安裝在粗水管之上,那么水流的噴射速度就會翻幾倍。
明白了數據預取技術的原理之后,再來看看DDR1/2/3內存的定義,以及三種頻率之間的關系,就豁然開朗了:
● SDRAM(Synchronous 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
之所以被稱為“同步”,因為SDR內存的存儲單元頻率、I/O頻率及數據傳輸率都是相同的,比如經典的PC133,三種頻率都是133MHz。
SDR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只能讀/寫一次,只在時鐘上升期讀/寫數據,當同時需要讀取和寫入時,就得等待其中一個動作完成之后才能繼續進行下一個動作。
● DDR(Double Date Rate SDRAM):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
雙倍是指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傳輸兩次數據,在時鐘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傳輸一次數據(通過差分時鐘技術實現),在存儲陣列頻率不變的情況下,數據傳輸率達到了SDR的兩倍,此時就需要I/O從存儲陣列中預取2bit數據,因此I/O的工作頻率是存儲陣列頻率的兩倍。
注:因為在出口處的流量增大了,所以入口的流量也要相應的增大。所以有了2bit預取技術。
DQ頻率和I/O頻率是相同的,因為DQ在時鐘上升和下降研能傳輸兩次數據,也是兩倍于存儲陣列的頻率。
● DDR2(DDR 2 SDRAM):第二代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
DDR2在DDR1的基礎上,數據預取位數從2bit擴充至4bit,此時上下行同時傳輸數據(雙倍)已經滿足不了4bit預取的要求,因此I/O控制器頻率必須加倍。
注:因為入口處的流量增大了,所以出口處也要相應的增大流量。增大出口處流量的方法就是增大IO控制器的頻率。
至此,在存儲單元頻率保持133-200MHz不變的情況下,DDR2的實際頻率達到了266-400MHz,而(等效)數據傳輸率達到了533-800MHz。
● DDR3(DDR 3 SDRAM):第三代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
DDR3就更容易理解了,數據預取位數再次翻倍到8bit,同理I/O控制器頻率也加倍。此時,在存儲單元頻率保持133-200MHz不變的情況下,DDR3的實際頻率達到了533-800MHz,而(等效)數據傳輸率高達1066-1600MHz。
綜上可以看出,DDR1/2/3的發展是圍繞著數據預取而進行的,同時也給I/O控制器造成了不小的壓力,雖然存儲單元的工作頻率保持不變,但I/O頻率以級數增長,我們可以看到DDR3的I/O頻率已逼近1GHz大關,此時I/O頻率成為了新的瓶頸,如果繼續推出DDR4(注意不是GDDR4,兩者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后文會有詳細解釋)的話,將會受到很多未知因素的制約,必須等待更先進的工藝或者新解決方案的出現才有可能延續DDR的生命。
審核編輯:湯梓紅
-
DDR3
+關注
關注
2文章
276瀏覽量
42270 -
帶寬
+關注
關注
3文章
929瀏覽量
40921 -
內存
+關注
關注
8文章
3025瀏覽量
74042 -
總線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881瀏覽量
88082
原文標題:DDR理論帶寬計算
文章出處:【微信號:被硬件攻城的獅子,微信公眾號:被硬件攻城的獅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