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郵政和電信管理會議 (CEPT) 創建了 E 載波電信系統和相關的 E 1 等線路,作為承載多條鏈路的數字電信載波方案。
電子載波系統能夠在同一傳輸設施或線路上同時傳輸多個(多路復用)語音/數據通道。在電子載波系統的各個級別中,E1 和 E3 級別是唯一使用的級別。
E載波的開始
E 載波標準的生命始于 1960 年代初,當時貝爾實驗室(幾年前發明了晶體管)開發了一種語音多路復用系統,以便更好地利用所需的線路,并提供所使用的模擬技術的改進性能。
該過程的步驟將信號轉換為具有 64 kbps 數據流的數字格式。下一階段是將 24 個數據流組合成一個總數據速率為 1.544 Mbps 的成幀數據流。這種結構化信號被稱為DS1,但它幾乎被普遍稱為T1。
在歐洲,基本方案由當時的CCIT采用,并開發以更好地適應歐洲的要求。這導致了被稱為 E 載體的方案的發展——E 代表歐洲或歐洲。
可以看出,E1 名稱不僅指系統本身,還指原始數據速率。
E型載波系統基礎知識
更具體地說,E1 的總帶寬為 2048 kbps,提供 32 個通道,每個通道支持 64 kbps 的數據速率。這些線路主要用于連接 PABX(專用自動分支交換)和 CO(中央辦公室)或主交換機之間的連接。
E1 標準定義了傳輸路徑的物理特性,因此它對應于 OSI 模型中的物理層(第 1 層)。ATM等技術構成第2層,能夠通過E1線路,使E1成為電信中使用的基本技術之一。
與 E1 類似的標準,稱為 T1,具有相似的特性,但在北美被廣泛使用。通常用于這些技術的設備,例如測試設備可以用于兩者,并且可以看到縮寫 E1/T1。
E 載波線路格式和數據速率
在E載波系統中,存在不同級別的系統層次結構。整個E載波系統的設計使得基本電平或E0信號速率被設計成每個較高電平可以多路復用一組較低電平的信號。
成幀的 E1 線能夠承載 30 個 E0 數據通道。除此之外,系統運行還需要一個信號通道。
高電平 E 載波鏈路從下層傳輸 4 個信號。
可以看出,所實現的數據速率并不是預期的較低級別鏈路的確切倍數。結果發現,每個電平的容量都大于簡單地乘以較低電平信號速率所期望的容量。例如,E2數據速率為8.448 Mbit/s,而不是8.192 Mbit/s,相當于E1速率乘以4。這樣做的原因是,當使用更高速率的E載波鏈路時,需要較少的開銷和信令數據。
E1 和 T1 已為電信用途而完善。然而,隨著ADSL、DSL和其他基于IP的系統等新技術的出現,這些技術將意味著E1和T1的終結。盡管如此,它們多年來一直提供良好的服務,并且由于這種廣泛的部署,它們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使用。
審核編輯:黃飛
-
交換機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640瀏覽量
99641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693瀏覽量
138189 -
OSI
+關注
關注
0文章
82瀏覽量
15422 -
E載波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59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