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蜂巢能源已在國內廣東、江蘇、河北、新疆等多地完成大規模儲能項目交付并網;在歐洲則斬獲了超20GWh的儲能訂單。
伴隨儲能電芯走向大容量,疊片工藝加速滲透。
據高工儲能不完全統計,已有億緯儲能、比亞迪、蜂巢能源、益佳通、昆宇電源等多家電芯企業在大容量電芯領域采用刀片或疊片工藝。
“疊片工藝+大容量”正在加速走進現實。而在這一股疊片浪潮中,蜂巢能源持續推進短刀技術路線。
在發展戰略上,蜂巢能源自2022年年底啟動雙輪驅動以來,蜂巢能源把一直儲能業務作為核心戰略之一,加速在儲能領域的“短刀化”。
針對“坡長雪厚但還有點滑”的儲能賽道,蜂巢能源開展了儲能電芯的研發,以及電芯模組到系統的研發和銷售。
在2023年底,蜂巢能源基于“飛疊+短刀”更安全的解決方案,發布全新的飛疊短刀儲能電池迭代產品,包含尺寸不變、體系升級的350Ah飛疊短刀儲能專用電芯和尺寸加厚的710Ah飛疊短刀儲能電芯,具備高容量、低成本的優勢,以及三款容量為310Ah、330Ah、660Ah的長壽命體系儲能電芯,以及全球首款6MWh-20尺集裝箱。
目前,蜂巢能源全球產能布局儲能和動力分別占比為15:85,而其中短刀則占了58%,其中多數產線可實現動儲協同。
蜂巢能源謀準電力交易視角下儲能與電池新挑戰,扎根電芯研發,加速迭代電池、系統新品,已經在全球主流儲能市場有不少斬獲。
據相關統計,蜂巢能源已在國內廣東、江蘇、河北、新疆等多地完成大規模儲能項目交付并網;在歐洲則斬獲了超20GWh的儲能訂單,涵蓋工商業儲能、便攜電源等多個領域。
增大電芯容量 維持長薄化優勢
目前行業基本形成兩種降本思路:一個是做減法,即減少和去掉不產生價值的配套,如去掉冷卻系統的高溫電池;另一個則是做加法,通過增大電芯容量,減少系統成本分攤。
增大電芯容量對系統降本很明顯。比如,對主流5MWh系統來說,采用325Ah,則可降低大約4.5%系統成本;如果做6MWh系統,則可降低約6.3%系統成本。
因此,后者選擇者眾。蜂巢能源也是其中之一。但蜂巢能源又不盡如是。
事實上,蜂巢能源自2018年來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做什么樣的儲能電芯技術路線?一種方法是沿用行業主流的尺寸,即傳統VDR尺寸。另外一種路線則是在顛覆創新的底層邏輯上進行全面更改。
蜂巢能源選擇后者。其解決方案在于,采用高速疊片,實現儲能電芯長薄化。
從整個儲能電芯的迭代路線來看,現在主流的在電芯尺寸的314Ah、320Ah、330Ah,甚至是340Ah等;在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單靠體系升級仍存在物理受限等難題。
蜂巢能源聚焦長薄化優勢,采用飛疊技術,從而實現電芯容量升級,系統尺寸不變,形成了完整的儲能電芯產品矩陣,并基于優質電芯形成了領先的系統集成方案。
強化疊片優勢從“芯”定義儲能
具體從疊片工藝來說, 其與卷繞在多方面各有優劣。比如,疊片電池在全生命周期后期不會出現極片斷裂現象;但疊片工藝在生產制造效率上沒有突破的話,是比不上卷繞生產效率的。
蜂巢能源是目前行業為數不多堅守疊片技術路線的廠商之一,并在第三代飛疊技術實現了突破。蜂巢能源攻克了傳統疊片制造工藝落后于卷繞難題,并在在材料體系做了優化,實現正極、負極、電解液等升級。
盡管“飛疊+短刀”技術路線比較難走,但是在大容量電芯的行業背景下,越來越多電芯廠家進一步探索疊片工藝。這也側面印證了蜂巢能源的堅守。
以蜂巢能源最先問世的325Ah短刀儲能電芯為例,其采用短刀電芯設計,電池薄,層數少,比表面積大,散熱性好;極柱、極耳、連接件過流能力仿真最優化;高溫預充制度、低電壓區穩定成膜技術、提升成膜可靠性;電解液正極成膜添加劑,降低正極鐵溶出;電解液浸潤控制,提升成膜均勻性。通過浸潤路徑分析,結合浸潤原理,調控注液真空度、拘束壓力、采用變溫老化工藝,達到最佳浸潤效果,滿足長循環壽命需求。
和傳統VDA 71173電芯相比,蜂巢能源LFP325Ah短刀儲能電芯的溫度分布對熱管理更友好,并實現了底層創新,顛覆儲能行業,可實現從“芯”定義儲能。
不僅如此,蜂巢能源還在上下游布局和業態拓展等方面,不斷高筑護城河,加速推進儲能“疊時代”。
在上下游布局上,蜂巢能源加速完善產業鏈“一橫一縱”布局,比如在上游包含礦產、電池材料、電池裝備以及回收業務形成了完整產業鏈布局。
在業態拓展上,蜂巢能源不斷在智能制造、工業AI、大數據、能源服務和電池銀行等延伸,實現新能源領域業務方面生態全面覆蓋。
審核編輯:劉清
-
電解液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48瀏覽量
23109 -
熱管理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42瀏覽量
21777
原文標題:蜂巢能源領跑儲能“疊時代”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