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鍵字static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static變量只初始化一次?
1)修飾局部變量:使得變量變成靜態變量,存儲在靜態區,存儲在靜態區的數據周期和程序相同,
在main函數開始前初始化,在退出程序時銷毀(無論是局部靜態還是全局靜態)。
2)修飾全局變量:全局變量本身就是存儲在靜態區,因此static并不能改變其存儲位置。但是,static
限制了其鏈接屬性,被static修飾的全局變量只能被該包含該定義的文件訪問(即改變了作用域)
3)修飾函數:是的該函數只能在包含該函數定義的的文件中被調用,對于靜態函數,申明和定義需要放到同一個文件夾中。
4)修飾成員變量:使用static修飾類的數據成員使其成為類的全局變量,會被類的所有對象共享,包括派生類的對象,所有的對象都只維持同一個實例。
因此,static成員必須在類外進行初始化(初始化格式:int base::var=10;),而不能在構造函數內進行初始化,不過也可以使用const修飾的static數據成員在類內初始化。
5)修飾成員函數:使用static修飾成員函數,使這個類只存在這一份函數,所有對象共享該函數,不含this指針,因而只能訪問類的static成員變量。
靜態成員是可以獨立訪問的,也就是說,無需創建任何對象實例就可以訪問。例如可以分裝某些算法,比如數學函數,如sin,cos等,這些函數本就沒必要屬于某一個對象,所以從類上調用更好。
注意:不可以用const static修飾成員函數。
對于所有的對象(不僅僅是靜態對象),初始化都只有一次,而由于靜態變量具有“記憶”功能,初始化后,一直都沒有被銷毀,都會保存在內存區域中,所以不會再次初始化。
存放在靜態區的變量的生命周期一般比較長,一般與整個源程序“同生死、共存亡”,所以它只需初始化一次。
2.關鍵字voliate作用和含義/使用場景?
1)volatile是一個類型修飾符(type specifier)。它是被設計用來修飾被不同線程訪問和修改的變量。如果沒有volatile,基本上會導致這樣的結果:要么無法編寫多線程程序,要么編譯器失去大量優化的機會。
2)如果沒有volatile關鍵字,則編譯器可能優化讀取和存儲,可能暫時使用寄存器中的值,如果這個變量由別的程序更新了的話,將出現不一致的現象。
3)一般用處:
1)并行設備的硬件寄存器(如:狀態寄存器)
存儲器映射的硬件寄存器通常也要加 voliate,因為每次對它的讀寫都可能有不同意義。
2)中斷服務程序中修改的供其它程序檢測的變量,需要加volatile
當變量在觸發某中斷程序中修改,而編譯器判斷主函數里面沒有修改該變量,因此可能只執行一次從內存到某寄存器的讀操作,而后每次只會從該寄存器中讀取變量副本,使得中斷程序的操作被短路。
3)多任務環境下各任務間共享的標志,應該加volatile
在本次線程內, 當讀取一個變量時,編譯器優化時有時會先把變量讀取到一個寄存器中;以后,再取變量值時,就直接從寄存器中取值;
當內存變量或寄存器變量在因別的線程等而改變了值,該寄存器的值不會相應改變,從而造成應用程序讀取的值和實際的變量值不一致 。
4)一個參數既可以是const還可以是volatile嗎?
可以的,例如只讀的狀態寄存器。它是volatile因為它可能被意想不到地改變。它是const因為程序不應該試圖去修改它。
5)volatile的本意是“易變的” 由于訪問寄存器的速度要快過RAM,所以編譯器一般都會作減少存取外部RAM的優化,但有可能會讀臟數據。
當要求使用volatile 聲明的變量的值的時候,系統總是重新從它所在的內存讀取數據,即使它前面的指令剛剛從該處讀取過數據。而且讀取的數據立刻被保存。
3.sizeof和strlen的區別,使用場景?
sizeof() 和 strlen() 的主要區別在于:
1)sizeof() 是一個運算符,而strlen() 是一個函數。
2)sizeof() 計算的是變量或類型所占用的內存字節數,而 strlen() 計算的是字符串中字符的個數。
3)sizeof() 可以用于任何類型的數據,而 strlen() 只能用于以空字符 '?' 結尾的字符串。
4)sizeof() 計算字符串的長度,包含末尾的 '?',strlen() 計算字符串的長度,不包含字符串末尾的 '?'。
4.兩個float怎樣比較相同,為什么這樣比較?什么原因導致的?
1)float小數點前后加起來有效數字只有6位。當給定的float有效數在6位以內轉換為字符不會丟失精度,當有效位數大于6位就會存在精度丟失。
2)double小數前后加起來的有效數字只有16位,當給定的double有效數在16位以內轉換為字符串不會丟失精度,當有效位數大于16位就會存在精度丟失。
3)我們在判斷浮點數相等時,推薦用范圍來確定,若x在某一范圍內,我們就認為相等,至于范圍怎么定義,要看實際情況而已了,float,和double 各有不同。
比如要判斷浮點數floatA和B是否相等,我們先令float x = A –B ;
并設constfloat EPSINON = 0.00001;
if ((x >= - EPSINON)&& (x <= EPSINON); //或者if(abs(x) <= EPSINON)
cout<<”A 與B相等<
else
cout<<”不相等”<
根據上面分析建議在系統開發過程中設計到字符轉換建議采用double 類型,精度設置為%.8lf即可,在比較浮點數十建議EPSINON=0.00000001
5.stm32使用浮點會對中斷效率產生什么影響?
1)答:在中斷或某個線程中進行浮點數操作,會導致另一個 TCP 通訊線程數據出錯。
TCP 協議棧中大量使用了 memcpy,而 memcpy 又使用了 FPU 的寄存器,極有可能在 TCP 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另一個中斷來了,進行了浮點運算并修改了 FPU 的寄存器,以致 TCP 數據出錯。
2)對于32單片機在中斷中使用浮點運算會使內存開銷太大,如果有FPU硬件加速運算可以緩解CPU軟件運算的壓力。
3)代碼中關于浮點的計算數值,一定要在浮點數后面加個f。比如10.1f,這是單精度浮點;而不要直接用10.1,這是雙精度浮點。因為雙精度浮點計算耗時很長,差10倍左右
6.講講IIC協議?stm32上的IIC速度?
2)每個器件都有一個唯一的地址識別,而且都可以作為一個發送器或接收器
3)多主機會產生總線裁決問題。當多個主機同時想占用總線時,企圖啟動總線傳輸數據,就叫做總線競爭。I2C通過總線仲裁,以決定哪臺主機控制總線
4)數據位的有效性規定:SDA 線上的數據必須在時鐘的高電平周期保持穩定。數據線的高或低電平狀態只有在SCL 線的時鐘信號是低電平時才能改變。
5)起始和停止條件:其中一種情況是在SCL 線是高電平時,SDA 線從高電平向低電平切換表示起始條件。當SCL 是高電平時,SDA 線由低電平向高電平切換表示停止條件。
6)起始信號和終止信號都是由主機發送的。在起始信號產生之后,總線就處于被占用的狀態,在終止信號產生之后,總線就處于空閑狀態。
7)每當發送器傳輸完一個字節的數據之后,發送端會等待一定的時間,等接收方的應答信號。接收端通過拉低SDA數據線,給發送端發送一個應答信號,
以提醒發送端我這邊已經接受完成,數據可以繼續傳輸,接下來,發送端就可以繼續發送數據了。
8)數據傳送格式:主機發送給從機,每一個字節必須保證是8位,先傳送最高位,每一個字節后面需要一個應答位,即一幀數據有9位。
9)軟件模擬IIC時,從機不對主機尋址信號應答時,它必須將數據線置于高電平,而由主機產生一個終止信號以結束總線的數據傳送。
10)每次數據傳送總是由主機產生的終止信號來結束。但是,若主機希望繼續占用總線進行新的數據傳送,則可以不產生終止信號,馬上再次發出起始信號對另一從機進行尋址。
11)硬件和軟件IIC的區別是:
硬件的IIC時序由IIC外設自己控制,不需要CPU去干預,CPU只需要把對應的數據寫到寄存器即可。
軟件IIC,的時序需要CPU自己控制,占用CPU的資源。
如果需要高速通信,建議選擇硬件IIC;如果需要多路通信或者靈活的時序控制,建議選擇軟件IIC。
硬件IIC移植起來比較麻煩,軟件IIC移植起來就很簡單。
7.IIC從機地址是如何配置的?主機地址是如何配置的?
1)從機地址的確定:第0位是讀寫位。(如對于24C02這塊存儲器,它若作為從機,那么它的地址中7~4位是固定的,更改不了,
第3~1位是可以更改的,每一位根據硬件的管教連接來確定,連接高電平那就是1,低電平就是0)
2)在起始信號后必須傳送一個從機的地址(7位),第8位是數據的傳送方向位(R/T),用“0”表示主機發送數據(T),“1”表示主機接收數據(R)。
審核編輯:黃飛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87文章
19145瀏覽量
306144 -
寄存器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357瀏覽量
120675 -
函數
+關注
關注
3文章
4338瀏覽量
62749 -
編譯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36瀏覽量
49173 -
狀態寄存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瀏覽量
7110
原文標題:分享7道嵌入式面試題,你會幾道?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Hub,微信公眾號:Linux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