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芯傳感,謝謝
編輯:感知芯視界
此前,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宣布,人類首次實現腦機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植入者恢復良好,引發了媒體重點關注。2月2日,科技部官方網站公布我國首部《腦機接口研究倫理指引》,以指導腦機接口研究合規開展。以上種種,都揭示了腦機接口將成為科技面向未來,造福人類的一大關鍵渡口。
腦機技術能提供多種功能,主要分為五類:監測、替代、改善/恢復、增強和補充。當前,醫療健康為腦機的主要應用場景,但其作為一項新興的人機交互的重要形式,正在基于臨床醫學領域走向更廣闊的下游應用領域,拓展到情緒識別、虛擬現實和游戲等非醫學領域。
若說此前還只是科技巨頭參與開發底層技術,近年來,腦機接口正基于AI所帶來的生產力革命刮向互聯網界,阿里、百度、科大訊飛、米哈游等公司正基于自身產品線陸續推出人工智能腦計劃。可以說,站在生物科學與計算科學前沿的腦機接口即將成為下一個爆發賽道,產業鏈相關環節值得關注。
而作為人機連接,感知信息的關鍵,傳感器占據了腦機接口硬件環節的價值前列。
從智能穿戴到健康監測,基于柔性傳感器技術創新,產品形態可以不斷迭新。在此之中,機器人和腦機接口被視為柔性傳感器爆發的兩大超級應用。
根據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腦機接口市場規模為17.4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56.92億美元。
按照外科手術標準,腦機接口設備可分為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三種。其中,侵入式腦機接口是國際主流的腦機接口技術路線,非侵入式易穿戴, 但信號空間分辨率較差,而半侵入式則是將腦機接口植入頭皮與大腦皮層之間,侵入式腦機接口的研發風險更大,技術要求與資金門檻更高,其主要包括猶他陣列電極、血管支架電極與柔性腦機接口,其中,柔性腦機接口有1024條通道,機器人自動植入。
而在機器人領域,電子皮膚得到青睞,其將各種電子元器件集成在柔性基板之上從而形成皮膚狀的電路板,能賦予機器人類似人類皮膚的敏感性,以及觸覺、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等感知能力。目前,對于電子皮膚的應用暢銷主要是手術機器人領域,醫生佩戴電子皮膚可使手術機器人獲取實時信息讓手術更精準,而特斯拉推出人形機器人后,電子皮膚在機器人領域的產業化進度有望進一步被加快。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04瀏覽量
753612 -
接口
+關注
關注
33文章
8601瀏覽量
1511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