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還在持續普及之中,6G的硝煙已經燃起。
就在前不久(2月28日),美國國務院官網發布了一篇關于6G的公文,題為“支持6G原則的聯合聲明:安全、開放、彈性設計”。
這份聯合聲明涉及十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瑞典、芬蘭、捷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聲明就6G無線通信系統的研究和發展達成共同原則,內容包括“保護國家安全的可信賴技術”,“安全、彈性并能保護隱私”,“可負擔性、可持續性和全球連接”以及“頻譜與制造”等。
有專家分析表示:雖然聲明中沒有提及中國,但此舉明顯有針對之意,反映了白宮在電信領域與中國競爭的最新企圖。6G技術的優勢建立在5G的積極發展基礎上,而美國在5G領域一直落后,并不斷試圖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而一些外媒將此舉形容為美國與中國科技競賽的又一個階段。
1
十國聯合聲明共同推進6G發展
先來看看這份聲明的具體內容,筆者翻譯其中精華如下:
合作與團結是解決6G發展中迫在眉睫挑戰的關鍵,我們在此聲明我們的意圖,在我們的國家采取相關政策,鼓勵第三方國家采納這樣的政策,并推進符合以下共同原則的6G網絡的研發和標準化:
1.可信技術和國家安全保護
支持安全和彈性的6G技術作為更廣泛的安全可信通信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提高參與政府和合作伙伴保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2.安全、彈性和隱私保護
由具有系統化網絡安全方法的組織開發6G技術,包括通過技術標準、接口和規范來實現;采用諸如安全設計等方法,能夠確保基本服務的可用性;以及設計用于安全故障和快速恢復的系統。
6G技術可靠、彈性、安全并保護個人隱私。
6G技術和架構為通信網絡提供高水平的安全性,包括減輕因網絡復雜性或攻擊面更大而帶來的潛在風險。
3.全球產業主導、包容性的標準制定與國際合作
建立在全球標準、接口和規范基礎之上的6G技術,這些標準、接口和規范是通過公開、透明、公正和基于共識的決策過程制定的。
建立基于尊重知識產權的全球標準之上的6G技術,促進可持續性、可訪問性、包容性參與、互操作性、競爭力、開放性和安全性。
4.合作促進開放和互操作性創新
使用符合全球產業主導和包容性標準制定與國際合作原則以及接口的6G技術,實現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包括軟件和硬件)之間的無縫互操作性。
認識到國際合作在促進開放、安全、彈性、包容性和互操作性網絡(例如開放無線電接入網絡)以及安全、彈性、包容性和可持續 6G 生態系統方面的重要性。
6G技術受益于聯合研究、開發和測試,并利用虛擬化、軟件定義網絡、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
5.可負擔性、可持續性和全球連接
6G技術能夠實現節能部署和運行,改善環境可持續性、設備的可修復性和可回收性,以及支持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需的負擔能力。
6G技術可通過規模經濟等機制獲得,通過標準化和競爭環境實現,能夠彌合數字鴻溝,提供可靠的覆蓋范圍和一致的體驗質量,盡可能減少服務水平的差異,同時允許創新用例。
6G技術有助于增強其他行業和部門的能力,通過促進數字化轉型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6G技術易于獲取并可廣泛提供給發展中國家。
利用衛星和高空平臺站 (HAPS) 等非地面網絡 (NTN) 的6G技術。
6.頻譜與制造
擁有安全和彈性供應鏈的6G技術。
6G技術可與多家軟件和硬件供應商合作,促進ICT價值鏈以及計算和連接連續體的所有要素的全球競爭市場。
6G技術可以利用新的頻譜分配或已分配給無線服務的頻譜。
6G技術可有效利用頻譜,并在設計上納入頻譜共享機制,以便與現有服務提供商共存。
簡而言之,這份聲明就6G的安全、標準、技術、開放、頻譜、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在大方向上初步達成一致,并呼吁其他政府、組織和利益相關者一起支持和維護這些原則(當然,不包括中國)。
聲明背后,英偉達、諾基亞、微軟、三星、Arm、愛立信電信公司、軟銀、AWS、DeepSig、T-Mobile、Northeastern University等在巴塞羅那MWC 2024上宣布組建AI-RAN聯盟(AI-RAN Alliance)。
據悉,AI-RAN指“人工智能(AI)-無線接入網(RAN)”,是一個旨在重振人工智能與蜂窩無線通信技術融合,以進一步推進無線接入網絡(RAN)技術和移動網絡的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的行業協會組織。聯盟使命是提高移動網絡效率、降低功耗并改造現有基礎設施,從而為電信公司在5G與6G的助力下利用AI釋放新商機奠定基礎。
AI-RAN聯盟將利用成員的技術專長和集體領導能力,重點關注三大研究和創新領域:
AI for RAN——通過AI提升RAN功能,以提高頻譜效率。
AI and RAN——整合AI和RAN流程,更高效地利用基礎設施,并創造新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收入機會。
AI on RAN——通過在RAN網絡邊緣部署AI技術,提高運營效率,并為移動網絡用戶提供新的服務。
聯盟中的網絡運營商,將率先測試和實施這些由成員公司、大學等集體研發的先進技術。
Arm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基礎設施業務線總經理Mohamed Awad表示:“人工智能將從根本上改變無線服務的部署方式,并在整個電信行業實現廣泛的創新和運營效率。AI-RAN聯盟匯聚了從芯片到軟件的行業領先企業,以兌現實現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6G承諾。”
耐人尋味的是,該組織的11個初始成員中,依然沒有中國公司。
2
6G時代呼吁合作而不是對抗
對于該聯盟的成立,國內通信產業專家表示:“這個聲明中間的內容,并沒有多少特別的地方,其中的大部分是我們也認同和支持的,說來說去就是第一條,值得信賴的技術和國家安全的保護。這個原則字面上也沒什么不對,但歐美有可能用這個原則搞小圈子,搞小院高墻,6G限制中國的設備和技術。”
“其實5G以來,特朗普就說5G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搞了很多小動作,壓迫歐洲各國不用中國的設備,今天是中國建設起了全世界最強大的5G網絡,馬上就要升級到5G-A,極大地提升了社會效率。6G他們要繼續搞小圈子,這也不是什么突發大事,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其次,全世界從來沒有一個穩固的,效率很高的聯盟。一個技術聯盟靠的最后就是技術實力,這其中包括技術能力和成本。一個松散的聲明,最后很難斗過技術強大的產品,也斗不過低成本。”
正如專家所述,6G不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技術,它是5G的發展和延伸。而在5G建設方面,中國無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37.7萬個,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全國行政村通5G比例超80%。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續保持全球領先。
在此基礎上,中國企業在5G-A(5G-A是5G向6G過渡的階段)方面也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并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示了一系列產品。
作為其中的代表,華為一口氣發布了多個5G-A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為了充分支持運營商全頻段、多路徑向5G-A演進,華為提供5G-A GigaGreen全系列產品解決方案,以超寬帶、多天線的“原生Giga”能力提供10倍極致性能,以架構、硬件、軟件全系統的“原生Green”的能力實現“0 Bit 0 Watt”綠色節能。
同期,中興通訊也呈現了5G-A十大創新產品及方案,涵蓋綠色基礎設施、面向toC、toB、toX三類廣闊的應用場景、5G-A與AI相融合等的多維度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
而整個產業在5G和5G-A方面的深厚積累,將為中國發展6G提供良好的沃土。如果5G做的不行,智能制造、智慧礦山、智慧港口,這些全新的業務和應用沒有積累,6G就是一個空中樓閣。
市場反映也證明,美國公布其6G原則并沒有給中國電信業帶來多大負面影響——恰恰相反,該原則公布后,包括中興通訊在內的多家中國相關公司股價周二收盤上漲10%。中興通訊交易額78.89億元,創近7個月新高。
與之相比,中國對電信技術的態度尤其開放,并鼓勵6G領域的國際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想要孤立中國的標準,那么它就會孤立自己。
“如果美國拒絕向中國學習,不與中國開放合作,包括更多使用中國設備,這對美國6G的發展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美國與5G的對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資深電信觀察家對《環球時報》表示,呼吁更多合作,而不是對抗或競爭。
2
6G成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6G為什么如此重要?
我們知道,面向2030年及未來,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化時代,社會服務均衡化、高端化,社會治理科學化、精準化,社會發展綠色化、節能化將成為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再到萬物智聯,6G將實現從服務于人、人與物,到支撐智能體高效聯接的躍遷。
6G如同一個巨大的分布式神經網絡,集通信、感知、計算等能力于一身,深度融合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數字世界,真正開啟“萬物智聯”的新時代。在5G的基礎上,6G將跨越人聯、物聯,邁向萬物智聯,把智能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企業,引領新一波創新浪潮。
根據ITU、3GPP等機構的6G發展進程計劃:
2020-2025年,是6G概念的形成階段,將確定6G愿景需求及概念;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6G國際標準奠定技術基礎。
2025-2029年,是國際標準化階段,將開展國際標準研制,形成全球統一的6G國際標準。
2026-2030年,是產業研發階段,將全面推進產業研發,構建完整產業生態,加快推進產業成熟,支撐6G商用。
圖:全球6G發展進程計劃(來源:中國信通院)
2023年,6G發展方向逐步清晰,3GPP確定了6G時間表,運營商組織表達了對6G的期待和定位,產業組織白皮書開始從關鍵技術過渡到架構和框架研究。2023年6月,ITU完成《IMT面向2030及未來發展的框架和總體目標建議書》等文件,描繪了6G目標與趨勢,提出了6G典型場景和關鍵能力指標體系,包括6大典型場景和15大關鍵能力指標。
其中,6大典型場景如下:
1. 沉浸式通信:此場景擴展了5G的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并涵蓋了為用戶提供豐富交互式視頻(沉浸式)體驗的用例,包括與機器界面的交互。這一場景典型用例包括沉浸式XR通信、遠程多感官呈現和全息通信。
2. 超可靠和低延遲通信:此場景擴展了5G的超可靠和低延遲通信(URLLC),并涵蓋了預計對可靠性和延遲有更嚴格要求的專業用例。該場景典型用例包括工業環境中的高性能通信,以實現完全自動化、控制和操作,可以實現的應用包括機器人交互、緊急服務、遠程醫療以及電力傳輸和分配監控。
3. 海量通信:這一場景擴展了5G的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mMTC),并涉及大量設備或傳感器的連接。該場景典型用例包括智慧城市、交通、物流、健康、能源、環境監測、農業和許多其他領域的擴展和新應用,例如需要各種沒有電池或長壽命電池的物聯網設備。
4. 泛在連接:這一場景旨在增強連接性,以彌合數字鴻溝,可以通過與其他系統的互通來增強連接性。該場景方案的一個重點是解決目前未覆蓋或很少覆蓋的地區,特別是農村、偏遠和人口稀少的地區,典型用例包括但不限于物聯網和移動寬帶通信。
5. AI與通信融合:這一場景將支持分布式計算和AI驅動的應用。它通過利用數據收集、本地或分布式計算卸載以及跨智能節點的AI模型分布式訓練和推理,實現前所未有的專業用例。
6. 感知與通信融合:這一場景有助于需要傳感功能的新應用和服務。它利用IMT-2030提供廣域多維傳感,提供有關未連接設備的空間信息,以及連接設備、運動和周圍環境的空間信息。該場景典型用例包括IMT-2030輔助導航、活動檢測和運動跟蹤(例如姿勢/手勢識別、跌倒檢測、車輛/行人檢測)、環境監測(例如雨水/污染檢測)以及為AI、XR和數字孿生應用提供周圍環境的傳感數據/信息。
總而言之,6G的大幕已經開啟,原本,產業希望全球業界都能對于未來6G的愿景、目標和技術指標都形成共同認可,向著同一方向共同努力,但如今隨著一些“小圈子”的建立,開放的愿景可能會遭遇更多挑戰。但無論如何,6G都是中國面向智能時代的下一個必爭高地。
-
無線電
+關注
關注
60文章
2145瀏覽量
11665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514瀏覽量
239228 -
6G
+關注
關注
7文章
459瀏覽量
419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