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西交利物浦大學進行一項研究,揭示在多數情況下,VR場景刷新頻率應大于或等于120fps,該數值被視為預防VR眩暈的關鍵臨界值。這項研究檢查了多種VR參數,如畫面更新速率,分辨率,觸覺反饋,以及模擬器適應不良狀況之間的關聯。其中,研究采用了小派 5K Super頭顯,其提供的最高刷新率可達180Hz。
據悉,研究共招募了32位參與者,平均年齡介于18至51歲,男女比例均衡。每位參與者分別體驗了60fps、90fps、120fps及180fps Hz的畫面刷新率。實驗數據表明,120fps刷新率能有效降低參與者惡心感受的機率,較之于60fps和90fps,其效果顯著。然而,當刷新率最終升至180fps時,反而未能進一步減輕嘔吐現象,因此,該研究認為120fps即是一個重要的臨界點。
須注意的是,本研究針對的是小派 5K Super頭顯,并不完全適用于其它設備。小派 5K Super頭顯的視角明顯寬闊,且邊緣畫面存在幾何扭曲現象,然而,這些特點都曾被證實對使用者產生惡心感具有重要影響。
現今市場上,Counter-Strike VR、Quest 3 及Quest 2等獨立式VR頭顯能夠提供120Hz的刷新率,但僅限開發者模式,且使用率并不高。這主要源于手機芯片性能的局限,若每幀畫面需在8毫秒內完成渲染將會對游戲質量和復雜度造成巨大限制。
大部分Quest 2游戲采用的刷新率為72Hz,而Quest 3游戲中的部分已經提升至90Hz。然而,預計120Hz將成為獨立式VR設備的主流標準仍需時間。
至于PC端VR設備,某些簡約游戲如節拍游戲(Beat Saber)等能借助高性能顯卡實現120fps的渲染;但是對于較為復雜的模擬器游戲,則需依賴更為強大的高端硬件,諸如Valve Index支持144Hz模式,而Pimax 5K Plus甚至可達180Hz。
實驗結果雖尚不能斷言其適用范圍,但此研究對VR產業無疑敲響了警鐘。行業不應安于Oculus Rift和HTC Vive首版時設定的90fps標準,更不必提Oculus Quest等獨立式頭顯的普遍使用標準72fps。幀率應該像分辨率那樣逐漸提高,以盡量減少VR眩暈的發生,使得廣大消費者能充分享受虛擬現實帶來的樂趣。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39瀏覽量
150272 -
VR頭顯
+關注
關注
1文章
259瀏覽量
26626 -
VR設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6瀏覽量
123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