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 TE Conectivity 在中國發展的第 30 個年頭。
這家擁有 75 年歷史,專注于連接和傳感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產品涵蓋汽車、航空航天、能源、工業、醫療、消費類電子等廣泛領域,多達 50 萬個品種。其中汽車是 TE 最大業務板塊,市場份額超過 40 %。
作為供應商代表,在參加去年 12 月蔚來 NIO Day 那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后,TE Connectivity 中國汽車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沈偉明表示:「中國人能夠自主研發制造高端車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這話并非空穴來風,中國汽車產業鏈經過 30 年發展積淀、近 3000 萬輛的產銷規模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和產品供應商,支撐著汽車產業的發展。而類似蔚來在近三四年崛起的新造車公司可以在短期內推出一款產品,也是受益于像 TE 這樣的成熟供應商的支持。
比如蔚來第一款量產車 ES8 配備的汽車高壓配電盒(Power Distribution Unit,PDU),就是 TE 作為 Tier 1(一級供應商)提供的產品。
除了 PDU,TE 還作為 Tier 2(二級供應商)為蔚來提供連接器和傳感器等零部件。例如在 NIO Power (充換電服務體系)、NIO Pilot(輔助駕駛系統)、NIO NOMI(車載人工智能系統領域),TE 均有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用 TE 一位工程師的話說,「如果稍微深入技術層面,你會發現 TE 的產品無處不在。」
在這種情況下,汽車廠商的重心轉變為如何利用與整合這些資源去塑造品牌和進軍高端市場。
*不同的車身系統,不同的傳輸需求
當然,對 TE 這樣的供應商而言,它想做的不僅僅是單純的連接。隨著 AI、自動駕駛的火熱,汽車供應商在保證傳統業務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著轉型的難題:
如何加速步入智能連接時代?如何解決汽車傳感器和數據吞吐量的井噴式增長?如何在惡劣環境下為汽車廠商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數據傳輸,并保證功能安全和數據完整性?
這里的門道,都隱藏在看似不起眼的連接器中。
以下是新智駕對 TE Connectivity 的專訪(有刪減):
新智駕:自動駕駛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很多供應商都在探索,TE 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思考是怎樣的?TE 的連接器和傳感器對自動駕駛會起到什么關鍵作用?
汽車工業最大的變革正在同時進行,其一是汽車電動化,另一個就是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
就智能化、網聯化而言,汽車對于數據量的處理是幾何倍數的增長。當發展到無人駕駛,其實就是數據的革命,這也對數據的傳輸和感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這場變革,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
在自動駕駛領域,車企都在尋求獨特賣點,需求多樣化。TE 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對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新領域進行規劃和投入。我們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過程中努力推動連接的標準化,實現規模化生產。在合作模式上,TE 在設計階段便與客戶緊密合作,共同進行產品設計開發。
新智駕:目前現在汽車廠商、科技公司都在進行自動駕駛(包括輔助駕駛)的研發,針對這一部分,TE 有哪些特定產品和技術?自動駕駛與之前汽車自動化部分的產品和技術會有哪些不同?
自動駕駛充分體現了汽車技術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趨勢,也對車輛在數據、信號等方面的感知和傳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無論汽車系統架構如何改變,為了實現智能化、網聯化,汽車上勢必會大量裝載各種感知傳感器。如:高清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各種天線,如:4G/LTE、導航、5G、V2X 天線等;各種分級高速運算平臺,決策控制器;以及連接各模塊所用的高速連接器和高速數據線束等汽車主干網絡。
我們為此提供安全可靠的連接及傳感解決方案。其中,TE 高速數據傳輸系統解決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甚至 Level 4/5 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到來,高速數據傳輸系統的應用外延被大大擴展。除了經典的信息娛樂應用外,還被擴展到了自動駕駛相關的安全系統以及車內數據傳輸的高速網絡。
*TE 高速數據傳輸解決方案:高速數據連接、車載以太網連接器、小型同軸連接器、高清攝像頭連接器、汽車天線等
我們對連接器的要求是不但能滿足嚴苛環境下的耐高溫、抗震等條件,還要不斷適應更為復雜的網絡架構設計,實現更高的傳輸速率,更強的抗電磁干擾能力,以滿足大數據的傳輸需求。
新智駕:對車載連接器,傳感器產品來講,現階段較成熟的是哪些?國內 ADAS 和自動駕駛傳感器市場處于什么階段?未來還有哪些增長點?
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過程中,高速數據傳輸系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從其三大應用領域來了解未來發展的一些亮點:
信息娛樂系統是高速數據傳輸在汽車內的經典應用。自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車載收音機的問世以來,這類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如:高清、大尺寸顯示屏,車載 USB/AUX,GPS 導航、2G/3G/4G 蜂窩網絡等。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來臨,我們看到這個應用趨勢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明顯,點對點的高速數據傳輸要求變得越來越多,原因在于:未來汽車更加關注人機互動以及乘客體驗。
我們看到:顯示屏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如新增全數字液晶儀表盤、新扶手箱顯示屏;尺寸會越來越大,從數年前的 5 寸到目前主流的 8 寸、10 寸,再到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的 12 寸、20 寸顯示屏;分辨率和刷新率也會隨之升高,從 640*480 提升到 720P,1080P 的汽車級顯示屏,乃至 2020 年后,2K 屏幕會被逐漸引入到汽車中控屏,以提升客戶體驗。
在人機互動方面,USB2.0 和藍牙連接已經變得非常普遍,未來的應用是會大大加快傳輸速度,并且實現大電流充電需求。USB3.1 STD A/USB Type C 和 WiFi 等新一代高速連接協議會被引入,這個趨勢主要歸功于這些協議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成功。
同樣,消費者對車載充電功率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從 5V/0.5A 的需求提高到現在的 5V/2A, 乃至 USB Type C 能夠達成的 20V/5A,100W 的充電功率。
以自動駕駛和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為主要需求的安全系統應用,是高速數據傳輸在汽車領域的新戰場。這個新領域大大拓展了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在汽車內的應用范圍,提升了其重要性,使之成為了智能網聯汽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塊分為:感知、判斷、決策、執行。這些功能塊由大大小小的傳感器、ECU 組成,它們每秒收集著數 Gbps 的數據,給中央運算器做處理和判斷,以實現正確的駕駛指令。
*不同的傳輸速率
相較于傳統汽車,智能汽車新增的傳感器包括: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以及現有的超聲波雷達;同時,為了實現汽車互聯,也包含了很多天線模塊:4G LTE、5G、V2X、GPS、北斗,等等。新增的 ECU 包括:ADAS 控制模塊、雷達控制模塊、新一代高速運算平臺(高速網關)等。
在這些模塊之間,每秒鐘的數據傳輸量少則數百 Mbps,多則有數 10Gpbs,而在傳統汽車中,這是無法想象的數據吞吐量。為了實現如此多新增模塊之間高速、穩定、可靠、低延時的數據傳輸,高速數據傳輸系統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汽車傳感器和數據吞吐量會呈現井噴式的增長。然而,要實現汽車的智能網聯化,傳感器和控制器的增加數量遠遠不止這些。這一發展趨勢會使整車的系統架構也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其中,意義最為深遠的就是以太網協議的引入,這將對未來汽車架構起著決定性的顛覆作用。
長久以來,汽車車內網絡主要以 LIN 總線、CAN 總線,FlexRay 為主要協議,此類協議的速率非常低,一般不超過 1Mbps,但其優勢在于搭建架構的成本非常低廉,連接器和線束成本也非常低。在我們對汽車總線的速率要求并不高的時候,CAN 總線等就能夠滿足需求。
但是,隨著汽車智能化和互聯化,新一代汽車芯片對總線速率的要求不斷提高,汽車工業需要新一代的總線協議,它既可以達到上百 Mbps 甚至更高的傳輸速率,又能保證對線束成本和重量的有效控制。
根據 IEEE 以及 OPEN 組織所構建的數據傳輸協議,汽車以太網總線可以很好地承擔此任務。第一階段的任務是將汽車以太網總線的速率達到 100Mbps,下一個則是 1Gbps,在未來的三到五年,甚至實現 10Gbps 的可能。當然,這對芯片以及傳輸系統(連接器+線束)而言都是非常重大的挑戰。找元器件現貨上唯樣商城
新智駕:目前 TE 在電動車市場和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市場的供貨量比例是怎樣的?在車載連接器和傳感器方面有哪些合作伙伴?
在這個產業鏈中,TE 幾乎是所有零部件廠商和主機廠的供應商。我們的連接和傳感解決方案覆蓋各種汽車系統架構,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
TE 汽車事業部在中國目前 55% 的汽車業務與民族品牌合作,45% 的汽車業務與合資品牌合作。我們是一個相對來說非常均衡的供應商,同時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能夠在中國這個市場上發展這么健康的很重要的原因。
新智駕:從 TE 的角度看,目前的汽車產業鏈是否會對車載連接器、傳感器市場產生影響?
自從現代汽車問世近百年以來,它的基本功能和外形都沒有發生過實質性的改變。但在這幾年,兩場汽車工業最大的變革正在同時進行,可以歸納為動力革命、數據革命;其最具體、典型的體現分別就是目前熱門的話題: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
技術的革新也重新定義著汽車工業版圖,不單單是傳統汽車工業巨頭,越來越多的新勢力也加入造車大軍,特別是具備互聯網思維的 IT 科技巨頭。
預計未來 5 年,汽車電氣化的增長每年將達到 4%,這意味著汽車零部件市場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在很多新的技術領域,例如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領域,中國市場已經占有很好的市場和技術優勢。【完】
審核編輯 黃宇
-
連接器
+關注
關注
98文章
14627瀏覽量
136947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83瀏覽量
120743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569瀏覽量
375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