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30 日,《金融時報》爆料,蘋果從谷歌成功引進數十名人工智能專家,以豐富其團隊實力,并在瑞士蘇黎世設立“神秘實驗室”研發新型人工智能模型與產品。
據《金融時報》調查,自 2018 年聘請約翰·詹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擔任首席人工智能執行官后,蘋果已聘請至少 36 位谷歌人工智能專家。該公司的人工智能團隊分別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近期還在瑞士蘇黎世擴建了專門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辦公室。據傳,蘋果收購當地兩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FaceShift(VR)和Fashwell(圖像識別),促使其決定在蘇黎世設立“視覺實驗室”進行秘密研究。
據悉,該實驗室的員工正積極參與蘋果研究類似于 OpenAI 的聊天機器人 ChatGPT 以及其他基于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產品的底層技術。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設計更為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夠結合文字和視覺輸入生成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大型語言模型的研究,這與其過去十年在 Siri 項目上的努力密切相關。該公司深知“神經網絡”的巨大潛力,這是一種受人腦神經元交互模式啟發的人工智能形式,也是諸如 ChatGPT 這類創新產品的核心技術。
蘋果的人工智能領導團隊中,包括前谷歌大腦(現為 DeepMind 的一部分)負責人約翰·詹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蘋果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研究高級總監薩米·賓吉奧(Samy Bengio),以及曾任谷歌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現任蘋果專注于大型語言模型的“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潘若明(Ruoming Pang)等人。
此外,蘋果在 2016 年收購了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魯斯蘭·薩拉赫特迪諾夫(Ruslan Salakhutdinov)創立的Perceptual Machines公司,該公司專攻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圖像檢測。薩拉赫特迪諾夫被譽為神經網絡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曾在多倫多大學跟隨“神經網絡之父”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學習,后者因擔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潛在風險,于去年離開谷歌。
薩拉赫特迪諾夫向《金融時報》透露,蘋果人工智能發展相對較慢的部分原因在于語言模型可能會給出錯誤或存在問題的答案:“我想他們只是更加謹慎,因為他們不想發布無法完全掌控的產品。”
據傳,iOS 18 將搭載針對 Siri、Spotlight、快捷指令、Apple Music、信息、健康、Keynote、Numbers、Pages 等應用程序的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預計這些功能將由蘋果的設備端大型語言模型提供支持,同時蘋果也在與谷歌、OpenAI 和百度商討合作事宜。
-
聊天機器人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9瀏覽量
12312 -
OpenAI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89瀏覽量
6514 -
ChatGPT
+關注
關注
29文章
1561瀏覽量
76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