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花卉栽培質量、確保穩定生長環境,滿足遠程監測與調控需求,我們設計了一款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花卉栽培系統。系統采用三層物聯網架構,主要使用STM32單片機和多種傳感器實現全面感知,通過WiFi傳輸實現信息交互,并在機智云物聯網平臺實現實時監測和遠程操控。
種植者可遠程監測土壤溫濕度、環境溫濕度、CO2濃度、光照強度,并通過App實現遠程控制水泵、排氣扇、補光燈等功能。本設計性能穩定,能有效解決環境信息獲取不準確、不及時以及操作不當導致的問題,達到預期效果。
引言
智能花卉栽培系統通過各種傳感器及計算機自動控制其生長環境,在不適宜花卉生長的環境下調節環境條件,以達到不時栽培、延長花期和增加產量的目的。本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花卉生長環境的監測、控制和相關管理工作,搭建了花卉環境信息采集的硬件架構和WiFi傳輸網絡,并結合相關硬件設備,設計了花卉栽培監測和調控系統。
本研究基于STM32單片機研發的有無線聯網功能的智能花卉栽培系統,可在滿足環境參數精準采集的條件下,對相關性能指標進行交互控制,實現花卉栽培過程的自動化控制。使用者可采用現場控制和遠程互聯網控制2種方式對系統進行操控,從而確保植物穩定的生存環境。該系統若實施網絡化、大規模運行管理,可實現花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產出。
1 智能花卉栽培系統的總體結構
智能花卉栽培系統主要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手機端和OLED屏幕實時獲取花卉周圍環境信息,根據智能遠程、自動控制相關設備運作,保證周圍環境適宜植物生長的條件。該系統的功能模塊如表1所示,包括信息顯示、環境因子監測、設備控制及系統軟件等組成部分,主要運用各傳感器對花卉生長環境中的土壤溫濕度、環境溫度、光照強度、CO2濃度進行實時監測;由WiFi進行無線傳輸,負責數據的收發;
使用機智云物聯網平臺進行信息處理,根據檢測到的數據發送控制指令;通過手機App設定溫濕度、光照強度以及CO2濃度的閾值,當下位機傳感器探測到的數據高于閾值就會提醒,并顯示此時花卉所處的環境信息。本系統分為手動開關和App上設置的遠程開關2種開關模式,可以控制繼電器開啟水泵、風扇、補光燈以進行適宜花卉生長的環境參數調整。
表1 智能花卉栽培系統的主要功能
2 系統硬件設計
2.1 設備選型
系統采用有著強大通信和控制功能的STM32F103C8T6單片機,是一款32位基于ARM核心的帶64K字節閃存的微控制器;引腳個數為48個;工作頻率為72 MHz;工作溫度為-40~85℃;需要電壓2.0~3.6 V;單片機具有3個普通定時器、1個高級定時器以及2個2位/16通道的ADC模數轉換。其自帶3.3 V穩壓芯片,可以保證最大輸出300 m A電流;支持ST-LINK和JTAG調試下載,內部采用64K或128K字節Flash程序存儲器以及高達20K字節的SRAM數據存儲器。STM32處理器具有睡眠、停機、待機3種低功耗模式,單片機在低功耗狀態下喚醒時間可以達到微秒級。
本系統執行設備主要有數字溫濕度傳感器(DHT11)、光照傳感器(BH1750FVI)、煙霧傳感器(MQ-2)、土壤溫濕度傳感器、Wi Fi模塊(esp8266)、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繼電器、水泵、風扇(L9110)、LED發光二極管、OLED屏幕。表2為選用的各傳感器基本信息。
表2 選用的各種傳感器基本信息
2.2 無線傳感器網絡
無線傳感網絡體系結構主要包括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4大層面。其中,感知層主要通過設置對應的結點,由各種傳感器與結點相連,并按需求覆蓋一定的區域。傳輸層是數據采集層與應用層之間的一座橋梁,主要通過無線網絡向手機App發送數據。應用層是利用使用者對感知層反饋的數據進行監測,并對終端節點進行遠程控制(如控制照明、進行溫濕度控制等)。
本系統使用ESP8266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其采用IEEE802.11無線通信標準,共有VCC、RX、RST、IOC、EN、IO2、TX、GND這8個針腳,系統主要用到VCC、RX、TX、GND這4個針腳。ESP8266WiFi模塊采用串口與單片機通信,內置TCP/IP協議棧,通過WiFi與上位機通信。利用ESP8266模塊對傳統串口設備進行簡單的串口配置,即可將數據通過WiFi傳輸給上位機,實現物聯功能。
ESP8266的GND、VCC和STM32對應的GND、VCC相連接,RX和STM32的PB10連接,TX和STM32的PB11連接。ESP8266 WiFi模塊如圖1所示,WiFi模塊線路連接如圖2所示。
圖1 ESP8266 WIFI模塊
圖2 WiFi模塊線路連接圖
3 系統軟件設計
3.1 主程序軟件設計
在進行智能花卉栽培系統程序設計時,采用keil5對系統程序進行設計和編譯,將程序錄至單片機系統中的FLASH中,主要包括花卉監測主控制系統和采集節點2個模塊的程序設計。
本系統軟件的設計主要通過STM32實時檢測傳感器輸入參數的變化以及WiFi模塊收到的控制信息實現。當判斷出傳感器的參數值超過上限或低于下限時,MCU會進行處理并控制相關設備動作,發出燈光指示信號、上傳數據到機智云物聯網平臺。圖3為智能花卉栽培系統主程序流程。
圖3 智能花卉栽培系統主要程序流程
3.2 上位機監控模塊
系統的上位機軟件采用機智云平臺為開發環境,平臺的構架傳感數據來自采集層,主要由各個環境感應器組成,以完成植物的生長環境的信息采集。傳輸控制層則是負責將采集到的植被生長環境數據,通過數據傳送到云端。其利用無線網絡模塊作為介質,在TCP/IP通訊協議的基礎上,將植物的生長參數無線傳輸到云端,并利用機智云平臺對植株的生長環境參數進行存儲、分析、統計。
另外,在傳輸控制層中,還需要通過機智云服務器對環境溫度、土壤濕度、光照強度、CO2濃度調節進行遠程操控。用戶也可通過電腦客戶端、手機App等智能裝置,對上述植物生長環境中的現場裝置進行監控。
智能盆栽的種植系統,有手動模式和自動模式2種監控模式(現場控制和遠程控制)。手動模式主要通過手機App設定閾值,并通過App端進行澆水、補光等操作。手動模式到自動模式的切換也十分便捷,只需長按開發板上第1個按鍵約5s(手動控制風扇的按鍵)即可切換到自動模式,系統就會根據率先在App上設定好的閾值來對植物需求即所處的環境進行一些智能化的調整,不需要人為再操作。本系統機智云物聯網平臺界面如圖4所示,手機App界面如圖5所示。
圖4 機智云平臺界面
圖5 機智云APP界面
4 系統測試
4.1 黑盒測試
系統測試主要是對系統自身應用場景的限定,采用黑盒測試,對遠程操控、App查看及控制、屏幕顯示、光照強弱監控、灌溉功能監控等主要功能進行測試。
根據程序的需求規格說明書,檢驗其性能要求是否一致。在不需要理解程序代碼的內部結構的情況下,就可以模仿使用者使用本產品,并檢驗其是否符合使用者的要求。測試系統的總體運行結果分為完全實現、基本實現、未實現、功能缺失4類。黑盒測試可以更好、更真實地反映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被檢測系統的實際功能運行情況。
本測試主要對該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測試,測試的主要內容包括OLED屏幕監測數據顯示測試、蜂鳴器報警測試、環境溫度監測、土壤溫濕度澆水監測、光照強弱監測、CO2濃度監測、App數據調控端測試以及手動模式和自動模式的切換測試。智能盆栽種植系統功能的黑盒測試如表3所示,該測試內容基本滿足系統設計要求。
表3 智能盆栽種植系統功能的黑盒測試
4.2 測試結果
1)數據實時顯示。當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通過服務器傳到客戶端時,在App端界面展示外,同時在OLED屏幕顯示數據,包括CO2濃度、環境溫度、光照強度、土壤溫濕度的實時數據,如圖6所示。
圖6 OLED屏幕顯示數據
2)各控制模塊運行。通過控制面板上的按鈕進行手動測試,當按動燈光按鈕時,側面模擬光源的LED燈亮起,重復動作將熄滅,如圖7所示;當按動水泵開關按鈕時,抽水泵啟動并將儲水盒中的水或營養液輸送至花盆內,完成澆水的步驟,重復動作將關閉水泵,如圖8所示;當按動風扇按鈕時,側面模擬通風的風扇轉起,達到通風的效果(可用于相對封閉且空氣不暢的環境),重復動作將關閉風扇,如圖9所示。
圖7 補光燈啟動
圖8 水泵啟動
圖9 風扇啟動
5 結語
本文設計了一款基于物聯網的智能花卉栽培系統,通過軟硬件實時監測花卉栽培環境參數(如土壤溫濕度、環境溫濕度、CO2濃度、光照強度)。系統設有2種模式:現場控制和遠程控制。根據動態數據信息進行智能決策控制,實現自動澆水、自動補光、自動通風,確保栽培環境穩定。測試結果表明,系統穩定運行,數據準確采集,滿足智能花卉栽培的基本需求。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671瀏覽量
373702 -
監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3613瀏覽量
44539 -
機智云
+關注
關注
2文章
590瀏覽量
264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