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根據各大媒體的廣泛報道,當前全球互聯網已經陷入了優質數據資源的嚴重匱乏,人工智能(AI)領域也正在面臨嚴峻的“數據墻”難題。對專注于研發大型AI模型的機構而言,他們目前面臨的挑戰便是如何尋找到新的數據來源或是能夠持續使用的優質替代品。
根據實力雄厚的研究機構Epoch AI的前瞻性深度剖析發現,預計到2028年,互聯網上所有的高質量文本數據都將被全面采集完畢,而機器學習所需的高質量語言數據集,其枯竭的時間節點甚至可能會提前至2026年。
這一關于“數據墻”的預測,無疑給AI行業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成為了阻礙其高速發展的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然而,在這看似無望的困境面前,部分科學家卻展現出了更為樂觀和廣闊的視野。他們認為,宣稱“人工智能模型正步入數據枯竭的絕境”的觀點過于悲觀且片面。在語言模型的細分領域中,仍然存在著一片尚未得到充分開發的數據海洋,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差異化信息,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并加以利用,以此來驅動更精確、更具個性化的模型構建。
為了突破“數據墻”的重重阻礙,AI界正在積極探索各種創新途徑。其中,合成數據作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解決方案,正逐步引起人們的關注。這種數據是由機器智能自主生成的,從理論上講,它具備無限供應的可能性,為解決訓練數據稀缺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然而,合成數據的應用并非沒有任何風險,其潛在的“模型崩潰”危機不容小覷——也就是說,當機器學習模型在由AI生成的可能存在偏差的數據集中進行訓練時,可能會導致模型對現實世界產生誤解和扭曲。
因此,在利用合成數據等創新手段的過程中,AI領域必須保持謹慎的態度,加強對數據質量的監控和評估,確保數據的多樣性和真實性,從而有效規避“模型崩潰”的風險,推動AI技術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057瀏覽量
89096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979瀏覽量
26924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36瀏覽量
2386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