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類芯片介紹
控制類芯片主要就是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即微控制器,又叫單片機,是把CPU的主頻與規格做適當縮減,并將存儲器、定時器、A/D轉換、時鐘、I/O端口及串行通訊等多種功能模塊和接口集成在單個芯片上,實現終端控制的功能,具有性能高、功耗低、可編程、靈活度高等優點。
車規級MCU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編寫單位提供
汽車是MCU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據IC Insights數據,2019年全球MCU應用于汽車電子的占比約為33%。高端車型中每輛車用到的MCU數量接近100個,從行車電腦、液晶儀表,到發動機、底盤,汽車中大大小小的組件都需要MCU進行把控。早期,汽車中應用的主要是8位和16位MCU,但隨著汽車電子化和智能化不斷加強,所需要的MCU數量與質量也不斷提高。當前,32位MCU在汽車MCU中的占比已經達到了約60%,其中ARM公司的Cortex系列內核,因其成本低廉,功耗控制優異,是各汽車MCU廠商的主流選擇。
汽車MCU的主要參數包括工作電壓、運行主頻、Flash和RAM容量、定時器模塊和通道數量、ADC模塊和通道數量、串行通訊接口種類和數量、輸入輸出I/O口數量、工作溫度、封裝形式及功能安全等級等。
按CPU位數劃分,汽車MCU主要可分為8位、16位和32位。隨著工藝升級,32位MCU成本不斷下降,目前已經成為主流,正在逐漸替代過去由8/16位MCU主導的應用和市場。
如果按應用領域劃分,汽車MCU又可以分為車身域、動力域、底盤域、座艙域和智駕域。其中對于座艙域和智駕域來說,MCU需要有較高的運算能力,并具有高速的外部通訊接口,比如CAN FD和以太網,車身域同樣要求有較多的外部通訊接口數量,但對MCU的算力要求相對較低,而動力域和底盤域則要求更高的工作溫度和功能安全等級。
底盤域控制芯片
底盤域是與汽車行駛相關,由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共同構成,有五大子系統構成,分別為轉向、制動、換擋、油門、懸掛系統,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智能汽車的感知識別、決策規劃、控制執行為底盤域核心系統,線控轉向和線控制動是面向自動駕駛執行端的核心零部件。
(1)工作要求
底盤域ECU采用高性能、可升級的功能安全性平臺,并支持傳感器群集及多軸慣性傳感器。基于這種應用場景,對底盤域MCU提出如下需求:
· 高主頻和高算力要求,主頻不低于200MHz且算力不低于300DMIPS· Flash存儲空間不低于2MB,具有代碼Flash和數據Flash物理分區;· RAM不低于512KB;· 高功能安全等級要求,可以達到ASIL-D等級;· 支持12位精度ADC;· 支持32位高精度,高同步性定時器;· 支持多通道CAN-FD;· 支持不低于100M以太網;· 可靠性不低于AEC-Q100 Grade1;· 支持在線升級(OTA);· 支持固件驗證功能(國密算法);
(2)性能要求
· 內核部分:
I.內核主頻:即內核工作時的時鐘頻率,用于表示內核數字脈沖信號震蕩的速度,主頻不能直接代表內核的運算速度。內核的運算速度還和內核的流水線、緩存、指令集等有關系;
II.算力:通常可以使用DMIPS來進行評估。DMIPS是指測量MCU綜合的基準程序的測試程序時表現出來的相對性能高低的一個單位。
· 存儲器參數:
I.代碼存儲器:用于存放代碼的存儲器;II.數據存儲器:用于存放數據的存儲器;III.RAM:用于存放臨時數據和代碼的存儲器。
· 通信總線:包括汽車專用總線和常規通信總線;· 高精度外設;· 工作溫度;
(3)產業格局
由于不同車廠采用的電子電氣架構會有所區別,對底盤域的零部件需求會有所不同。同一車廠的不同車型由于高低配置不同,對底盤域的ECU選擇也會不一樣。這些區分都會造成對底盤域的MCU需求量會有所不同。例如本田雅閣的底盤域MCU芯片使用了3顆,奧迪Q7采用了大約11顆底盤域的MCU芯片。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產量約為1000萬輛,其中單車底盤域MCU平均需求量為5顆,整個市場總量就達到了約5000萬顆。整個底盤域MCU的主要供貨商為英飛凌、恩智浦、瑞薩、Microchip、TI和ST。這五家國際半導體廠商在底盤域MCU的市場占比超過了99%。
(4)行業壁壘
關鍵技術角度,EPS、EPB、ESC等底盤域的零部件均與駕駛員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對底盤域MCU的功能安全等級要求非常高,基本上都是ASIL-D等級的要求。這個功能安全等級的MCU國內屬于空白。除了功能安全等級,底盤域零部件的應用場景對MCU的主頻、算力、存儲器容量、外設性能、外設精度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底盤域MCU形成了非常高的行業壁壘,需要國產MCU廠商去挑戰和攻破。
供應鏈方面,由于底盤域零部件需要控制芯片具有高主頻、高算力的要求,這對晶圓生產的工藝和制程方面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目前看來至少需要55nm以上的工藝才能滿足200MHz以上的MCU主頻要求。在這個方面國內的車規MCU產線尚不完備,沒有達到量產級別。國際半導體廠商基本上都采用了IDM模式,在晶圓代工廠方面,目前只有臺積電、聯華電子和格芯具備相應能力。國內芯片廠商均為Fabless公司,在晶圓制造和產能保證上面具有挑戰和一定的風險。
在自動駕駛等核心計算場景中,傳統通用CPU由于計算效率低,難以適應AI計算要求,GPU、FPGA以及ASIC等AI芯片憑借著自身特點,在邊緣端和云端有著優異表現,應用更廣。從技術趨勢看,短期內GPU仍將是AI芯片主導,長期來看,ASIC是終極方向。從市場趨勢看,全球AI芯片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云端、邊緣芯片均具備較大增長潛力,預計未來5年市場增速將接近50%;國內芯片技術雖然基礎較弱,但隨著AI應用的快速落地,AI芯片需求快速放量為本土芯片企業技術和能力成長創造機遇。自動駕駛對算力、時延和可靠性要求嚴苛,目前多使用GPU+FPGA的解決方案,后續隨著算法的穩定以及數據驅動,ASIC有望獲得市場空間。
CPU芯片上需要很多空間來進行分支預測與優化,保存各種狀態以降低任務切換時的延時。這也使得其更適合邏輯控制、串行運算與通用類型數據運算。以GPU與CPU進行比較為例,與CPU相比,GPU 采用了數量眾多的計算單元和超長的流水線,只有非常簡單的控制邏輯并省去了 Cache。而 CPU 不僅被 Cache 占據了大量空間,而且還有復雜的控制邏輯和諸多優化電路,相比之下計算能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動力域控制芯片
動力域控制器是一種智能化的動力總成管理單元。借助CAN/FLEXRAY實現變速器管理,電池管理,監控交流發電機調節,主要用于動力總成的優化與控制,同時兼具電氣智能故障診斷智能節電、總線通信等功能。
(1)工作要求
動力域控制MCU可支持BMS等動力方面的主要應用,其要求如下:
· 高主頻,主頻600MHz~800MHz· RAM 4MB· 高功能安全等級要求,可以達到ASIL-D等級;· 支持多通道CAN-FD;· 支持2G以太網;· 可靠性不低于AEC-Q100 Grade1;· 支持固件驗證功能(國密算法);
(2)性能要求
高性能:產品集成了ARM Cortex R5雙核鎖步CPU和4MB片內SRAM以支撐汽車應用對于算力和內存日益增長的需求。ARM Cortex-R5F CPU主頻高達800MHz。高安全:車規可靠性標準AEC-Q100達到Grade 1級別,ISO26262功能安全等級達到ASIL D。采用的雙核鎖步CPU,可以實現高達99%的診斷覆蓋率。內置的信息安全模塊集成真隨機數生成器、AES、RSA、ECC、SHA以及符合國密商密相關標準的硬件加速器。這些信息安全功能的集成可以滿足安全啟動、安全通信、安全固件更新升級等應用的需求。
車身域控制芯片
車身域主要負責車身各種功能的控制。隨著整車發展,車身域控制器也越來越多,為了降低控制器成本,降低整車重量,集成化需要把所有的功能器件,從車頭的部分、車中間的部分和車尾部的部分如后剎車燈、后位置燈、尾門鎖、甚至雙撐桿統一集成到一個總的控制器里面。
車身域控制器一般集成BCM、PEPS、TPMS、Gateway等功能,也可拓展增加座椅調節、后視鏡控制、空調控制等功能,綜合統一管理各執行器,合理有效地分配系統資源。車身域控制器的功能眾多,如下圖所示,但不限于在此列舉的功能。
車身域控制器功能表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編寫單位提供
(1)工作要求
汽車電子對MCU控制芯片的主要訴求為更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實時性等技術特性要求,以及更高的計算性能和存儲容量,更低的功耗指標要求。車身域控制器從分散化的功能部署,逐漸過渡到集成所有車身電子的基礎驅動、鑰匙功能、車燈、車門、車窗等的大控制器,車身域控制系統設計綜合了燈光、雨刮洗滌、中控門鎖、車窗等控制,PEPS智能鑰匙、電源管理等,以及網關CAN、可擴展CANFD和FLEXRAY、LIN網絡、以太網等接口和模塊等多方面的開發設計技術。
在總體上講,車身域上述各種控制功能對MCU主控芯片的工作要求主要體現在運算處理性能、功能集成度和通信接口,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具體要求方面由于車身域不同功能應用場景的功能差異性較大,例如電動車窗、自動座椅、電動尾門等車身應用還存在高效電機控制方面的需求,這類車身應用要求MCU集成有FOC電控算法等功能。此外,車身域不同應用場景對芯片的接口配置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通常需要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在此基礎上綜合衡量產品性價比、供貨能力與技術服務等因素進行車身域MCU選型。
(2)性能要求
車身域控制類MCU芯片主要參考指標如下:
· 性能:ARM Cortex-M4F @144MHz,180DMIPS,內置8KB指令Cache緩存,支持Flash加速單元執行程序0等待。
· 大容量加密存儲器:高達512K Bytes eFlash,支持加密存儲、分區管理及數據保護,支持ECC校驗,10萬次擦寫次數,10年數據保持;144K Bytes SRAM,支持硬件奇偶校驗。
· 集成豐富的通信接口:支持多路GPIO、USART、UART、SPI、QSPI、I2C、SDIO、USB2.0、CAN 2.0B、EMAC、DVP等接口。
· 集成高性能模擬器件:支持12bit 5Msps高速ADC、軌到軌獨立運算放大器、高速模擬比較器、12bit 1Msps DAC;支持外部輸入獨立參考電壓源,多通道電容式觸摸按鍵;高速DMA控制器。
· 支持內部RC或外部晶體時鐘輸入、高可靠性復位。
· 內置可校準的RTC實時時鐘,支持閏年萬年歷,鬧鐘事件,周期性喚醒。
· 支持高精度定時計數器。
· 硬件級安全特性:密碼算法硬件加速引擎,支持AES、DES、TDES、SHA1/224/256,SM1、SM3、SM4、SM7、MD5算法;Flash存儲加密,多用戶分區管理(MMU),TRNG真隨機數發生器,CRC16/32運算;支持寫保護(WRP),多種讀保護(RDP)等級(L0/L1/L2);支持安全啟動,程序加密下載,安全更新。
· 支持時鐘失效監測,防拆監測。
· 具有96位UID及128位UCID。
· 高可靠工作環境:1.8V~3.6V/-40℃~105℃。
(3)產業格局
車身域電子系統不論是對國外企業還是國內企業都處于成長初期。國外企業在如BCM、PEPS、門窗、座椅控制器等單功能產品上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同時各大外企的產品線覆蓋面較廣,為他們做系統集成產品奠定了基礎。而國內企業新能源車車身應用上具有一定優勢。以BYD為例,在BYD的新能源車上,將車身域分為左右后三個域,重新布局和定義系統集成的產品。但是在車身域控制芯片方面,MCU的主要供貨商為仍然為英飛凌、恩智浦、瑞薩、Microchip、ST等國際芯片廠商,國產芯片廠商目前市場占有率低。
(4)行業壁壘
從通信角度來看,存在傳統架構-混合架構-最終的Vehicle Computer Platform的演變過程。這里面通信速度的變化,還有帶高功能安全的基礎算力的價格降低是關鍵,未來有可能逐步實現在基礎控制器的電子層面兼容不同的功能。例如車身域控制器能夠集成傳統BCM、PEPS、紋波防夾等功能。相對來說,車身域控制芯片的技術壁壘要低于動力域、駕艙域等,國產芯片有望率先在車身域取得較大突破并逐步實現國產替代。近年來,國產MCU在車身域前后裝市場已經有了非常良好的發展勢頭。
座艙域控制芯片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加快了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向域控方向發展,座艙域也在從車載影音娛樂系統到智能座艙快速發展。座艙以人機交互界面呈現出來,但不管是之前的信息娛樂系統還是現在的智能座艙,除了有一顆運算速度強大的SOC,還需要一顆實時性高的MCU來處理與整車的數據交互。軟件定義汽車、OTA、Autosar在智能座艙域的逐漸普及,使得對座艙域MCU資源要求也越來越高。具體體現在FLASH、RAM容量需求越來越大,PIN Count需求也在增多,更復雜的功能需要更強的程序執行能力,同時還要有更豐富的總線接口。
(1)工作要求
MCU在座艙域主要實現系統電源管理、上電時序管理、網絡管理、診斷、整車數據交互、按鍵、背光管理、音頻DSP/FM模塊管理、系統時間管理等功能。
MCU資源要求:
· 對主頻和算力有一定要求,主頻不低于100MHz且算力不低于200DMIPS;· Flash存儲空間不低于1MB,具有代碼Flash和數據Flash物理分區;· RAM不低于128KB;· 高功能安全等級要求,可以達到ASIL-B等級;· 支持多路ADC;· 支持多路CAN-FD;· 車規等級AEC-Q100 Grade1;· 支持在線升級(OTA),Flash支持雙Bank;· 需要有SHE/HSM-light等級及以上信息加密引擎,支持安全啟動;· Pin Count不低于100PIN;
(2)性能要求
· IO支持寬電壓供電(5.5v~2.7v),IO口支持過壓使用;
很多信號輸入根據供電電池電壓波動,存在過壓輸入情況,IO口支持過壓使用能提升系統穩定、可靠性。
· 存儲器壽命:
汽車生命周期長達10年以上,因此汽車MCU程序存儲、數據存儲需要有更長的壽命。程序存儲和數據存儲需要有單獨物理分區,其中程序存儲擦寫次數較少,因此Endurance>10K即可,數據存儲需要頻繁擦寫,需要有更大的擦寫次數,參考data flash指標Endurance>100K, 15年(<1K),10年(<100K)。
· 通信總線接口;
汽車上總線通信負荷量越來越高,因此傳統CAN已不能滿足通信需求,高速CAN-FD總線需求越來越高,支持CAN-FD逐漸成為MCU標配。
(3)產業格局
目前國產智能座艙MCU占比還很低,主要供應商仍然是NXP、 Renesas、Infineon、ST、Microchip等國際MCU廠商。國內有多家MCU廠商已在布局,市場表現還有待觀察。
(4)行業壁壘
智能座艙車規等級、功能安全等級相對不算太高,主要是know how方面的積累,需要不斷的產品迭代和完善。同時由于國內晶圓廠有車規MCU產線的不多,制程也相對落后一些,若要實現全國產供應鏈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同時可能還存在成本更高的情況,與國際廠商競爭壓力更大。
國產控制芯片應用情況
車載控制類芯片主要以車載MCU為主,國產龍頭企業如紫光國微、華大半導體、上海芯鈦、兆易創新、杰發科技、芯馳科技、北京君正、深圳曦華、上海琪埔維、國民技術等,均有車規級MCU產品序列,對標海外巨頭產品,目前以ARM架構為主,也有部分企業開展了RISC-V架構的研發。
目前國產車載控制域芯片主要應用于汽車前裝市場,在車身域、信息娛樂域實現了上車應用,而在底盤、動力域等領域,仍以海外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德州儀器、微芯半導體、意法等芯片巨頭為主,國內僅有少數幾家企業已實現量產應用。目前國內芯片廠商芯馳在2022年4月發布高性能控制芯片E3系列產品基于ARM Cortex-R5F,功能安全等級達到ASIL D,溫度等級支持AEC-Q100 Grade 1,CPU主頻高達800MHz,具有高達6個CPU內核,是現有量產車規MCU中性能最高的產品,填補國內高端高安全級別車規MCU市場的空白。芯馳E3憑借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可以用于BMS、ADAS、VCU、線控底盤、儀表、HUD、智能后視鏡等核心車控領域。采用E3進行產品設計的客戶已經超過100多家,包含廣汽、吉利等。
來源:智能車產業庫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266瀏覽量
351997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8文章
7994瀏覽量
167472 -
車規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2瀏覽量
7357 -
車規MCU
+關注
關注
0文章
61瀏覽量
11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