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芯片作為現代電子產品的核心部件,一直充當著“大腦”的位置,其技術含量和資金極度密集,生產線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美金。
芯片制造的完整過程包括: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幾個主要環節,其中每個環節都是技術和科技的體現。
單從芯片設計來講,自八十年代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誕生以來,設計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難度大大降低,設計工程師們只需要借助EDA軟件將語言編譯成邏輯電路,之后再進行一段時間的調試就可以了。但重點是盡管有了EDA也并不代表芯片設計這件事很容易,芯片設計仍然是一個集高精尖于一體的復雜系統工程。
敲黑板,戴眼鏡,既然大家普遍對芯片制造的難度有一定的了解,那這篇文章希望可以讓大家對芯片設計的難度也有共同的認知。
難點1一架構
芯片設計有很多環節,每一個都不可或缺,且都有其各自的難點。如若需要評估整個設計流程的難度,還需要拆分開來看,按照順序,想要完整設計出一個芯片的基本架構,步驟通常有:
需求分析:
芯片應用無處不在,市場需求各異。芯片設計首先要明確需求,包括市場趨勢、工廠能力、設計人員等。
前端設計:
芯片前端設計主要包括HDL編碼,仿真驗證,STA,邏輯綜合,簡而言之就是從輸入需求到輸出網表的過程。
以上及其他未被列出的前端設計步驟,均需要designer嚴謹、周密的思維方式;需要對芯片的性能性質等有良好的把揮;需要超于常人的精力,絕非一日之功可以達成。
后端設計:
芯片后端設計主要包括DFT,布局規劃,布線,CTS,版圖物理驗證,簡而言之就是從輸入網表到輸出GDSI文件的過程。
必須說明的是,芯片設計時,均需要考慮許多變量,例如信號干擾、發熱分布等,而芯片的物理特性,如磁場、信號干擾,在不同制程和不同環境下有很大不同,且無現成公式套用計算,只能依靠EDA工具不斷試錯、模似和取舍。每一次模擬之后,如果效果不理想,就要重新設計一次,對團隊的智慧、精力、耐心都是極大考驗。
難點2一流片
在IC設計領域,流片即指試生產,就是說設計完電路以后,先生產一部分以供試使用。雖然流片看起來是芯片制造的步躁,但實際屬于芯片設計.
檢驗流片在芯片設計到制誥的過程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流片技術上不困難,因為芯片設計基于現有工藝,除了少量需要芯片設計企業指導的生產之外,困難在于錢、錢、錢。在設計的時發現某個地方可以法行優化,但又怕給芯片帶來不可預估的后果,若根據有錯誤的設計方案若手制造,那么損失難以估量。
流片一次有多貴?先引用CMP(Circuits Multi-Projets,美國一家非營利性多項目晶圓服務組織)的公開報價吧。
按照這份報價,以業內裸芯(die)面積最小的處理器高通驍龍855為例(尺寸為8.48毫米×8.64毫米,面積為73.27平方毫米),用28納米制程流片一次的標準價格為499,072.5歐元,也就是近400萬元人民幣!
然后,芯片設計企業可以拿到什么呢?25個裸芯,平均每個16萬元!
更重要的是,流片根本不是一次性的事啊!
芯片設計的完整性、正確性,需要流片來檢驗。從電路圖到芯片,每個工藝步驟都要可行,電路都要符合性能和功能的要求。試過,就可以批量生產;訓試失敗,就要回到設計階段,找出問題并改進。每一次都需要至少幾百萬元。
難點3一驗證
它不是在設計完成后再進行的工序,而是貫穿在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的重復性行為,可細分為系統級驗證、硬件邏輯功能驗證、混合信號驗證、軟件功能驗證、物理層驗證、時序驗證等。在驗證過程中如若出現錯誤,需要重復前面幾步、不斷運代優化才能解決,由此也夫定了這項工作的復雜性。
設計者需要反復考慮可能會違到的問題,在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高效進行,費用高昂不說,也非常考設計者的耐心決心與智慧。一方面要對相關協議算法有足移了解,根據架構、算法工程師設定的目標設計仿真向量;另一方面要對設計本身足多了解,以提高驗證效率,縮短驗證時間。
難點4-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的設計需求 首先是隨著芯片使用場景延伸至AI、云計算、智能汽車、5G等領域,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對芯片設計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其次是隨著AI、智能汽車等領域快速發展,帶來專用芯片和適應行業需求的全新架構需求,這一全新的課題給芯片設計帶來更多新的挑戰。
最后是隨著硅基芯片根據摩爾定律,在兩三年之后將達到1納米的工藝極限,繼續提升性能、降低功耗的重任更多落在芯片設計身上,給芯片設計更大的壓力。此外,制程工藝提升也迫切需要芯片設計的指導才能實現,也額外增加了壓力。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50瀏覽量
424754 -
芯片設計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023瀏覽量
549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