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偉大的時代都需要一個偉大的操作系統(OS),這似乎成了科技圈兒的鐵律。PC時代有Windows,移動時代是iOS和安卓齊飛,那現在的物聯網時代誰將是王者?環顧四周,我們會發現,想稱王的OS太多了!這是一張長長的名單。
雖然有英雄不問出處之說,但是我們還是好奇這些物聯網OS都是從哪里冒出來的。歸結起來它們的出身分為四類:一是微軟、谷歌、蘋果這類傳統OS豪門,開疆擴土到了物聯網領域;二是原有的嵌入式OS玩家,如WindRiver、Green Hills,以前只是默默地在垂直市場耕耘,現在終于發現自己做的事兒有機會站到聚光燈下了;三是眾多極客在開源社區的貢獻,物聯網給他們的工作成果提供了更多落地的機會;四是一些“不務正業”的廠商,拍馬來湊熱鬧,如做處理器核的ARM,做WiFi模塊的慶科,做終端產品的華為、海爾等等,“在物聯網產業價值鏈格局未穩之時,靠OS卡位”,當是他們的潛臺詞。
物聯網碎片化的特性,注定了很難由一家OS一統天下,這為一眾物聯網OS提供了生長的土壤,大家競相揚長避短,在利基市場中立穩根基。不過,雖然這些物聯網OS形態各異,但是在產品設計的一些訴求上卻驚人的一致。比如:
-
輕量級,可裁剪:大家都在宣稱自己的Size小,飯量少(資源占用少),符合物聯網的調性。OS開發者還會根據應用場景的差異,將OS裁剪成不同的版本,滿足目標用戶的口味。
-
安全性:這幾乎是物聯網OS的標配,商業版本也總是以此為賣點,讓用戶心甘情愿地掏錢。畢竟,數字世界的一個BUG,可能就是物理世界的一場災難,馬虎不得。
-
連接性:無需多解釋,物聯網OS如果不支持無線連接,都不好意思出門吧。
-
配套資源:實際上很多物聯網OS提供的,已經不限于OS本身了,豐富的協議棧、中間件等配套軟件資源,可以讓用戶用起來更省心。所以做OS,往前走,就成了做生態,一不小心就玩大了。或者換個角度看,有更為健全生態系統的公司,才更有可能在物聯網OS上成事兒。
即使有了上述的共性,讓用戶在幾十個OS里面做選擇,依然不是件輕松的事兒。由于OS已經被它們的開發者剪裁得七七八八,所以如果從軟件功能上比較,缺乏一個統一的標尺。最可行的思路,還是要從最終的應用出發,按“需”索驥。其中需要考慮的有幾個最基本的要素:
首先是成本。拜互聯網思維所賜,現在做開源物聯網OS的越來越多,而且還都有“不賺錢,先做事兒”的情懷(當然背后可能有各種金主的支撐)。一些商業OS公司,也在試水開源、半開源的策略,或者積極參與開源OS項目。這讓物聯網OS的獲取成本大為降低。不過從后期的使用成本來看,還是要綜合考慮OS開發工具和資源的便利性,以及持續的支持服務能力。畢竟,拿OS做個極客項目玩玩,和做一個商業化的物聯網產品是兩個概念。
其次是支持的硬件。雖然都宣稱是“輕量級”,但物聯網OS之間在硬件運行環境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我們可以粗略的將其分為兩類:運行在性能比較強勁的微處理器MPU(如x86,ARM Cortex-A架構)上、資源耗用更多的大塊頭,和支持微控制器MCU(如ARM Cortex-M架構)、更為輕巧的小家伙。前者中往往是傳統的OS廠商更有優勢;而后者市場競爭的火藥味漸濃,因為可以想見,未來基于MCU的物聯網設備將是海量的。也會有OS表示可以“通吃”兩類硬件環境。最終選誰,還是要取決于最終產品的應用場景。
第三是實時性。部分物聯網應用會更強調實時性,這就需要選實時操作系統RTOS,這種類型的OS能夠實現多任務處理、調度和優先處理任務、多個任務之間資源共享,當然系統也更復雜。如果沒有實時性的考慮,則有功耗更低,資源要求更少的OS可供選擇,這類OS也是近期市場成長的熱點。
說了很多,最后上名單!這是目前我們能夠在市場上觀察到的比較活躍的、宣稱以物料網為奮斗目標的OS。最終,競爭后的市場洗牌在所難免,不過既然來過,他們今天每一分努力應該獲得關注和尊重。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55瀏覽量
375473 -
OS
+關注
關注
0文章
92瀏覽量
34780
原文標題:究竟有多少種物聯網OS?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AvnetAsia,微信公眾號:安富利】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