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9月9日宣布,其牽頭研制成功的一套大氣探測系統能夠對從地表到100千米高度的垂直大氣層進行多要素連續觀測。該系統將大幅提升我國大氣環境探測的技術水平,為大氣環境監測、災害預報和科學研究提供高價值的原始數據。
據介紹,這套“多波段多大氣成分主被動綜合探測系統”(APSOS)可獲得大氣溫度、濕度、風場、大氣溫室氣體與污染氣體、云和氣溶膠的高垂直分辨率觀測資料,實現對大氣垂直結構、運動變化與成分輸送的研究。“這套系統目前處于世界領先。”APSOS項目負責人、中科院院士呂達仁說,已有的衛星觀測與地基站網觀測仍有不足之處,人類要提升對大氣環境的預報、預測和預估能力,還需在垂直方向上對全大氣層的主要要素獲取較全面的長期連續觀測資料。呂達仁說,在地面放個溫度計很容易,連續觀測30千米到100千米的大氣溫度和其他數據就很困難。但要理解氣候變化、環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氣候、環境的負面作用,這些數據非常重要。APSOS采用主被動光學和微波遙感相結合的先進技術手段,涵蓋從紫外到紅外、從太赫茲到毫米波的探測波段。整套系統的集成及所含技術單元可進一步推廣應用于氣象觀測、環境監測和空間保障等業務部門。此外,該地基流動系統的建成還可為我國自主研發星載大氣探測設備提供必要的技術借鑒和經驗積累。這一系統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首批資助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之一。目前,APSOS已在安徽淮南完成了整體聯調試驗,將于近期入駐西藏羊八井國際宇宙線觀測站。
延伸閱讀:《光學傳感市場-2017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中科院研制成功一套探測系統,能“透視”10萬米垂直大氣層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摘要】:探討了天基紅外探測系統的雜散光來源,運用黑體輻射的理論分別對其大小進行了分析和計算。分析地氣雜光在探測器靶面的輻照度時,通過在仿真軟件中建立模型,應用追跡光線的方法得到了地氣表面對相機所張
發表于 04-24 10:14
BSD ((Blind Spot Detection) 盲點探測系統 當駕駛者在迅速察看了內視鏡和外視鏡并可能快速回頭一瞥然后準備放心超車時,忽然聽到來自左側的一記大聲警告。駕駛者很容易漏看超車
發表于 09-10 21:11
基于超聲波的車輛運動探測系統 論文預覽: 基于超聲波的車輛運動探測系統畢業設計.zip 2016-4-18 15:4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1.86 MB, 下載次數: 10
發表于 07-19 03:08
阿根廷皮埃爾·奧熱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日前指出,宇宙射線在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有可能會留下某些包含著黑洞信息的結構,而通過尋找和研究這些結構,將有助于加深對黑洞的認識。 物理學家們認為,中微子在
發表于 10-24 17:07
本文所設計的探測系統提出了一種實時處理信號的方法,直接將處理的結果發送給決策者,這樣既避免了震動和聲音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失真,又縮短了反應時間,同時還增加了探測系統的隱蔽性。
發表于 02-04 07:49
論文研究了基于GPS 的大氣遙感探測系統及其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基于GPS 的大氣遙感系統的工作原理、系統組成以及
發表于 12-26 11:07
?21次下載
該文提出一種基于時延回歸神經網絡(TDRNN)的大氣層外彈道式空間紅外目標識別方法。該網絡采用自適應時間延遲器和輸出層回歸結構,可以針對輸入時間序列信號的局部時變信息自
發表于 02-09 14:17
?9次下載
摘要:能譜探測是當今石油測井行業的一項新技術,文中主要討論能譜探測系統中光電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高壓源的設計和調試,該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達到并
發表于 05-25 09:49
?17次下載
基于STM32的紅外火災探測系統設計
發表于 09-28 15:54
?23次下載
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在當前的地下管線探測工作中,亟待應用信息化手段設計出地下管線探測系統,實現對地下管線探測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對此本篇基于方位測量技術,從系統需求分析、
發表于 11-23 15:34
?2次下載
隨著圖像采集系統的廣泛應用,人們對CCD探測系統的要求日益提高。傳統的CCD探測系統由于結構復雜,造價較高,已不能滿足日益廣泛的應用需要。本文設計了一套基于單片FPGA的小型化與經濟化的CCD
發表于 11-29 16:26
?4次下載
看來我國航空又被嫉妒了,我國航空力量的增強是實力的顯現,前幾天我國空間站進入全面開展的進度,長征系列火箭成功將“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而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燒蝕銷毀,這個就被部分
發表于 05-08 11:38
?3627次閱讀
基于電場探測與無線組網的新型探測系統
發表于 06-19 11:40
?14次下載
我們知道,雷達波束在地球大氣層中的傳播并非直線,而是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呈現出一種彎曲的形態,這種現象稱為大氣折射。這是由于地球大氣的密度并非均勻,從地面到高空,
發表于 09-14 09:57
?2082次閱讀
國產深海萬米六維力傳感器引領卡脖子技術革新
發表于 02-20 16:09
?846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