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整合海外技術、資源、人才已成為中國鋰電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在鋰電行業發生的兼并購案例就有54起(不含已終止案例),涉及金額超550億元。其中,涉及海外兼并購的有11起,以鋰、鈷礦產資源兼并購為主。
與此同時,日產旗下電池業務AESC遭業內“哄搶”、獲得日本T&T鋁塑膜技術的新綸科技業績飆升,成為海外技術獲得資本與市場青睞的樣本。
綜合來看,整合海外技術、人才、資源,是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延伸產業鏈、穩固市場地位的重要途徑,也是跨界資本/上市公司短期內突破國內技術瓶頸、實現彎道超車的有效捷徑。
資源方面。今年以來,受供給側需求供應短缺影響,原材料價格持續保持高位態勢,為了穩定上游材料供應,以及對于鋰、鈷資源的長期看好,包括動力電池、材料企業、整車廠、上市公司、資本等紛紛將目光瞄準海外。
除了穩定上游供應鏈與資本趨利因素之外,驅動國內企業/資本奔赴海外礦產之地的原因還在于:從國內來看,鎳、鈷、鋰等礦產資源超過50%均需要依賴進口。就目前而言,國內鎳、鈷、鋰礦產資源在技術、成本、品位等方面還略遜于海外產品。
據高工鋰電統計,今年涉及海外原材料資源兼并購的案例就不下7起,收購主體包括金沙江資本、中礦資源、贛鋒鋰業、江特電機、長城汽車、國澳鋰業、華友鈷業等。與此同時,與海外礦業巨頭簽訂供貨協議的動力電池企業也不在少數。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分析認為,無論是材料企業、電池企業、資本,投資鋰礦需具備雄厚資金實力、強勁的業務發展需求、完善的產業鏈管理等軟硬件條件配合。僅以資本利益為驅動的激進布局或將得不償失。
技術方面。對于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而言,缺的不是資金與市場,而是領先于日韓國際電池巨頭的技術實力。目前國內鋰電企業正在積極尋找海外優質高新技術進行并購。
8月8日,金沙江資本收購AESC51%股權落地。隨后,尤夫股份、駱駝股份、寧波華翔等上市公司紛紛宣布參與并購,實現技術嫁接、完善動力電池產線均是企業參與并購的目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鎮江第一家上市公司大港股份公告稱,其擬投15.3億將成AESC中國項目落地的最大的出資方,而主導整個收購項目的金沙江資本在該項目公司的占比僅為20%,且為股權出資。
與金沙江資本不同的是,新綸科技在海外技術的引進與市場開辟上已卓有成效。2016年新綸科技獲得T&T在日本三重縣的鋰電池鋁塑膜工廠及相關資產,并獲得制造及銷售鋁塑膜軟包產品的全部專利和專有技術在中國的獨占許可。今年7月,新綸科技相繼斬獲了多氟多與捷威動力合計1831萬平方米的鋰電池鋁塑膜采購合同,合同總金額超過5億元,創造了國產鋁塑膜企業的最高訂單記錄。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收購海外先進技術的確可以加速國際先進技術的國產化進程,避免走很多彎路,但是能否再次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達到甚至超過日韓水平還需要時間驗證,這對于收購和被收購企業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
新宙邦上半年收購巴斯夫電解液業務也是典型案例。通過跨國兼并購,可以充分利用國外企業在技術儲備、人才隊伍、品牌影響力、客戶資源等領域的優勢,為進一步開拓市場、提升企業競爭力做準備。
人才方面。企業能否打贏持久戰,人才體系的建設和人才隊伍領袖是重要的變量之一。以優厚待遇引進海外鋰電技術、電動汽車技術方面的高端技術人才,來提升企業的技術與經營管理水平,已成為諸多動力電池企業與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期許。
以特斯拉為例,其公司離職的人員已成為國內電動車、動力電池行業重點爭搶對象。目前,包括小康股份、小鵬汽車、華霆動力等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都已導入了特斯拉人才。這也從側面佐證了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對于海外優秀人才的饑渴。
需要提醒的是,企業在大力引進海外人才戰略的背后,還要有前瞻性戰略布局、高效完善的管理體系,以及強而有力的企業文化,才有可能贏得市場競爭的持久戰。
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出擊海外的落子速度不斷加快,值此發展關鍵時期,2018年1月8-10日,以“中國鋰電業稱雄全球 全球電動車逐鹿中國”為主題的2017高工鋰電暨電動車年會將在東莞?觀瀾湖度假酒店會議中心舉行。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18瀏覽量
170371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36瀏覽量
77684
原文標題:【新嘉拓?高工年會】觀風向(8):中國鋰電產業進擊海外 資源/技術/人才搶奪戰升級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