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在珠三角風潮迭起。12月11日,記者從廣東檢驗檢疫部門的一份調研報告獲悉,珠三角制造業重要基地之一的佛山,46%的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83.6%的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以外的其他智能設備。“機器換人”使企業普遍獲得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能耗降低等效益。
然而,調研亦發現,中小企業“機器換人”面臨資金不足,技術能力不足、專業人才缺乏和激勵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問題。
據悉,該調研實地走訪了10余家代表性企業,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200家企業進行摸底,涉及產業包括通用設備、汽摩配、鋁型材、金屬加工、電子通信等。
調 研近5成企業使用機器人 超7成企業效率提高
佛山華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包裝企業之一。去年,該公司旗下子公司華新彩印,初步在后道糊盒生產線安裝并運行了智能自動包裝物流機器人項目。該項目可連續實現自動開箱、自動套袋、自動封箱、自動打帶、自動貼標、自動碼垛、自動輸送帶等流程。
“時代已經把我們推上了自動化、智能化浪潮的風口浪尖。人口紅利慢慢消失,‘機器換人’顯得尤為必要。” 華新彩印總經理陳鎮然向媒體表示,現在90后成為新一代工人主力軍,他們會更多地考慮工作環境、工作時長、福利待遇等綜合因素,甚至根本不愿從事機械而重復的流水線作業,而“機器換人”恰好解決了這個難題。
據介紹,華新彩印使用機器人后,重體力、操作重復等流水線工作都由機械手來完成,六條生產線省去了21名員工,年均節省人力成本110萬,效率提升15%。同時,產量亦大幅提升,其膠印車間后工序糊盒工序每月產量將增加1500萬個盒,每年新增產量18000萬個盒,工作效率提高20%以上。
不僅華新彩印在使用“機器換人”過程中嘗到“甜頭”,佛山多家企業亦有同感。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投入3800萬元用于廚房電器制造系統“機器換人”自動化升級改造后,人均生產效率提升10%,勞動生產率由1095臺/人/年提升至1226臺/人/年。
“機器換人”提高的除了產量還有質量。據介紹,佛山東鵬潔具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工業機器人噴釉系統后,產品的優等率接近100%。而在佛山堅美鋁業有限公司,引進自動化擠壓機使成品率提升5%以上。
在南海檢驗檢疫部門近期做的一個專項調查中, 67.3%的受訪企業表示“機器換人”讓生產效率提高10%-30%,8.8%的企業表示生產效率提高50%以上。另外,93.6%的受訪企業表示,通過“機器換人”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今年南海檢驗檢疫部門深度走訪了佛山制造企業10余家,同時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200家企業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顯示,46%的企業使用了工業機器人,83.6%的企業使用了工業機器人以外的其他智能設備。
那么,是什么促使企業要“機器換人”?
答案很意外。
調查顯示,高達71.1%企業表示,促使佛山企業“機器換人”的最大動力還是提高生產效率。而在調查前,人們預想的理由是招工難、人力成本高等動因。
“這說明,企業并非被動開展‘機器換人’工作,更多的是為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而主動升級。”主導該研究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勞動密集型企業“機器換人”意愿迫切
不少企業也表示,采用“機器換人”的重要原因是“用工成本高”。調查顯示,約有超三成企業有此壓力。
工種艱苦、危險,招工難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機器換人”的原因,而且它們“機器換人”意愿更為迫切。
據佛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5年到2015年,佛山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從1836元漲到5151元,年增長幅度達10%-15%。分析認為,用工成本迫使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得不用機器來替代人工。
據玩具企業南海中美玩具廠反映,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企業不斷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用工已從高峰期的1萬多人下降為5000多人。
機器換人讓大部分企業降低了用工成本。據調研數據顯示,52.1%的受訪企業表示實施“機器換人”后,企業用工減少10-30%,40.4%的受訪企業用工減少10%。
例如廣東新合鋁業有限公司引進三條全自動氧化生產線,減少用工350人,一年用工成本可減少兩三千萬,3至5年就可以技術改造的成本。
此外,降低能源消耗、柔性化生產的需要、提升企業形象也是企業“機器換人”的重要原因。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普及,企業對終端客戶競爭日趨激烈,個性化、定制化產品越來越多,為了使生產柔性化,通過“機器換人”實行智能化改造是重要途徑。
在佛山維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就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了從前端設計、生產制造、再到末端物流配送的全生產鏈自動化,以滿足家具產品個性化定制的需求。
海天醬油調味食品有限公司開展“機器換人”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后,使得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醬油產品的標煤單耗從之前的70.29kgce/噸下降到40.45kgce/噸,醬油產品的標煤單耗下降42%。
問 題中小企業遭遇缺資金缺人才困境
據介紹,佛山企業“機器換人”積極性高,特別是部分示范企業通過“機器換人”取得巨大的成功,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頭作用。使得佛山的工業機器人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僅2016年就增長超過2000臺。
據統計,截至目前,佛山開展“機器代人”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00多家,應用機器人超6000臺。
不過,對于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而言,開展“機器換人”依然面臨一些困難。
上述調研發現,最突出的還是“機器換人”成本太高,企業投入資金困難。60.8%的受訪企業表示,制約企業開展“機器換人”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困難。
據悉,工業機器人的價格一般較高,一臺工業機器人的價格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加上系統集成改造和控制軟件的費用,動輒需要幾百上千萬,一條智能化的生產線更需要上億元的投入,而收回成本卻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
部分企業開展“機器換人”自動化改造還遇到技術能力不足難題。很多企業有計劃開展“機器換人”工作,但受限于企業的技術水平沒法開展生產線的技術改造。調查中,53.2%的企業在制約企業開展“機器換人”的主要困難是存在技術難題。
統計顯示,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高達50%。而中國這一比例僅為5%,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
“機器換人”人才缺乏亦對中小企業影響較大。據介紹,“機器換人”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既懂生產線的操作流程,又懂自動化、智能化控制和集成的人才,這方面的人才非常緊缺。通過 “機器換人”改造后,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化生產線需要懂得操作的高級技工操作和維護,對工人素質的要求較高。調查中,35.1%的受訪企業選擇“缺乏人才”為制約企業開展“機器換人”的主要困難。
此外,限制企業“機器換人”的原因還有政策激勵措施有待提升,以及企業對機器換人缺乏了解。
調研發現,雖然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很多企業仍然對政府的相關政策缺乏了解。對進口設備免稅、設備購置增值稅抵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不了解或不熟悉。在具體政策運用上,企業對相關條件和規則不熟悉,政策運用能力較弱。在參與調查的企業中,僅有28.1%的企業得到財政資金的支持。
另外,調研中部分企業還提出了進口設備審批手續有待簡化和加快,新設備的員工培訓有困難,部分工種進行智能化改造技術不成熟等問題和意見。
建 議加大財政政策扶持,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培育人才
針對佛山企業“機器換人”目前面臨的種種困境,上述調研報告建議,在資金方面,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支持的力度。適度降低財政支持申請門檻,激勵更多的企業參與“機器換人”。對機器換人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給予政府無息貸款,政府直接補貼,發揮資金杠桿作用。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對重點“機器換人”項目實行中長期貸款,給予利率優惠;探索設立工業企業應急轉貸基金,優先供“機器換人”項目使用。并建立科學系統的稅收優惠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開展“機器換人”。
協調各相關部門,簡化“機器換人”項目前置審批手續,建立“機器換人”項目申報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
上述報告還建議,加快培育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廣東省是全球制造基地,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巨大,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工業機器人產業,應進一步加大政策鼓勵和引導,通過并購、戰略風險投資等途徑培育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
此外,在人才方面,還需要加快“機器換人”人才培養。例如鼓勵企業提升自主人才培養能力,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聯合人才培養機制,培養一批自動化、軟件開發等高技術人才。再是加強與高校的交流合作,在高校或技校成立。三是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加快建立技術研發、工程技術、博士后工作站等平臺建設。四是用政府補貼等方式增加一線高級技工的收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佛山工作。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25瀏覽量
207574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0瀏覽量
92742 -
醫療機器人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0瀏覽量
55663
原文標題:中小企業“機器換人”面臨資金不足,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
文章出處:【微信號:gkongnews,微信公眾號:工控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