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血液檢測身體里的隱患,需要多長時間?近日,記者從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悉,師生們正在研制一種新型的檢測手段,成本較低,效率卻大大增加。如檢測人體骨髓瘤,從樣品采集到注入、檢測和醫療分析等整個過程,耗時20分鐘左右即可。現階段,這項成果已可以檢測骨髓瘤、肝炎等疾病的標志物,也可用于檢測瘦肉精和農藥殘留等。
揚州大學研制新型傳感器
研制新型傳感器
外觀像一個移動電源
“現在國內各大醫院常用的體液檢測手段,有血清蛋白電泳法、免疫固定電泳法等,但這些檢測手段存在靈敏度低、儀器價格昂貴、檢測結果模糊、檢測周期漫長以及檢測費用高昂等缺陷。”該項目成員張雯婷告訴記者,他們研究的體液檢測手段是通過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具有廉價、能耗低、響應快和易于微型化的優點,并可實現定量檢測,非常適合于POCT(即時檢驗,指在病人旁邊進行的臨床檢測及床邊檢測)領域。中國這個領域目前還屬于發展中期。”
昨天,記者看到了這組新研制的阻抗型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它是由電化學芯片載體、高分子微孔膜、檢測器組成,從外觀上看,更像是一個簡易的移動電源,非常輕便。
“傳感器一端連接好檢測芯片,另一端連接電腦,工作站會自動把數據發到手機或者電腦上。”項目組成員邵川華告訴記者,用于檢測的這種芯片,也是他們的發明,這種芯片猶如一張薄膜,通過對檢測物的特異性識別產生電信號,并配合電化學信號放大技術,從而達到時時檢測目的。
發現骨髓瘤疾病
檢測過程只需20分鐘
邵川華解釋,以多發性骨髓瘤為例,作為血液病中最惡劣也最難治愈的惡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由于在發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絕大多數患者錯過了可以治療的前期和中期。通過從血液中分泌出的極其微量的物質,借助這項技術,可以在發病初期檢測出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從樣品采集到注入、檢測和醫療分析等整個過程,耗時20分鐘。”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如果將以前的技術比作傳統的單筒望遠鏡,現在的技術相當于先進的天文望遠鏡,看得更細,望得更遠了,這項技術為疾病的提早發現創造了契機,為患者爭取了治療的黃金時間。”邵川華解釋,同目前大型醫院常用的手段相比,這種新型技術方法的靈敏度提高了500倍,達到了0.05微克每升,且反應迅速。
邵川華介紹,該技術讓檢測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一般的樣本從采集到檢測,只需要10—40分鐘。
填補了國內空白
還可用于食品類檢測
據了解,揚大研制的新型傳感器,在兩家三級甲等醫院(蘇北醫院、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的患者試樣對照測試中獲得滿意結果。今年,江蘇省科技服務業研究會主持召開該項目的科技成果評價會。評價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所研制的芯片電化學免疫傳感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在遠程醫療和人類健康保障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邵川華介紹,這項研究成果應用場景范圍非常廣,大到各種綜合型醫院,小到家庭醫療保健,因為其小型便攜,可帶到緊急事故現場及時檢測,也可以在偏遠貧困地區推廣實施。現階段,這項成果已經可以檢測骨髓瘤、肝炎等疾病的標志物,在食品安全領域,也可用于檢測瘦肉精(克倫脫洛)和農藥殘留等。
近日舉行的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大賽(PMC大賽)上,該項技術也從全國55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奪得大賽特等獎。
-
生物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74瀏覽量
37425
原文標題:揚州大學成功研制新型生物傳感器,檢測骨髓瘤細胞只需20分鐘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