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不是真正的“貨幣”,卻又是最好的“貨幣“。正因為如此,這個誕生不到十年,真正是屬于新世紀標準的新生事物,才會在價格上出現難以想象的飆漲及難以理解的波動,并引發各界幾乎是難有交集的爭論。為什么說比特幣不是真正的貨幣?因為任何一本貨幣學對貨幣都有如下的條件界定:一、作為交易的媒介;二、作為記賬的標準;三、作為價值的儲藏;四、具有延期支付的功能。但當下的比特幣流通范圍極其狹窄,持有比特幣不能用來購物、買房、繳稅,也不能到一般的金融機構去兌換成其他的貨幣;加以價格波動一天上下達數千美元,只有少數人肯接受并持有,它唯一的出路是去GDAX交易系統中作買賣。但為什么又說比特幣才是真正最好的貨幣呢?這就要從當前的時代背景跟互聯網科技兩個角度加以解讀了。比特幣出現迄今不到十年,恰好是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以來的十年,也是從美國開始,日本、歐洲繼之,各國央行大肆采取以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開印鈔機的十年。
這樣的背景產生了兩種效應:
一、大量的流動性遠遠超過了各國實體經濟對貨幣的需求,因此四處流動泛濫,造成各種資產價格飆升,以至于輪流形成泡沫(股市、匯市、房市,甚至是黃金、古董字畫等),愈是供給彈性小的愈容易成為炒作標的,比特幣是最新的一個;
二、寬松貨幣政策導致所有的貨幣相對持續貶值,進一步產生各種經濟、社會甚至政治問題,使各方反思問題的根源最終與各國央行不能嚴守貨幣紀律有關。因此,一種標榜可以去中心化、去央行化、不受央行操縱,甚至連發行總量最終都可能自動控制在2,100萬個單位的“貨幣”橫空出世,如何不讓人為之驚艷。比特幣所以能成為一種“科技貨幣”,其創造能去中心化,其數量能固定化,其驗證、儲存與流通能保密化,靠的就是一套由互聯網進化產生的區塊鏈技術。互聯網傳統是應用在信息傳遞及數據搜尋等方面,但近年來,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進一步可以把所有物體聯系起來而成為所謂的物聯網,這物聯網就能將以往各個只能獨立運作的物體,通過嵌入軟件及傳感器等方式以網絡結合,以達到最佳運用狀態。由互聯網到物聯網,智能家居才開始流行,新的熱門話題已變成如何發展智慧城市了。但物聯網也有新的問題,就是可鏈接的物體理論上是無上限的,這一來,需要處理的數據及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與成本將難以估計,于是就發展出了“區塊鏈技術”,將網絡系統的信息及控制權分散,此即“去中心化”。這個技術應用在金融上,叫金融科技(FinTech),比特幣即為此等技術發展下的產物。正由于比特幣既不具備傳統貨幣之條件,卻具有傳統貨幣沒有的優點,自然形成了極大爭議。
反對一方主要為一、建制派,如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
二、傳統貨幣下的既得利益派,如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及一些獨立派專家,如著名投資人David Webb。葛林斯班批評比特幣一如賭博,Webb則喻比特幣為世上首個“去中心化”的龐氏騙局,并形容比特幣只是一堆1與0的排序,假如市場崩潰,你不能將它像黃金一樣熔化它,只能把它們打印出來,毫無意義。支持一方主要為:來自無政府傾向的個人主義者,及有意試一試的參與者。跳開正反雙方立場,也許可以有如下評議:一、當代金融貨幣體制確實存在著一些深層次問題,在長期間不斷侵蝕危害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到了必須由全體國際社會及專家共同正視的地步了。二、比特幣雖有其新穎特點,但發行數量永遠固定也違反貨幣數量須與GDP增長掛勾的基本原理,功未必抵過;再者,由于數量固定,先掘先得,也違反公平競爭原則。比特幣之父中本聰一人即持有100萬個約等于2,100萬上限5%的比特幣,亦有危及金融穩定之虞。看來,是到了召開新世紀布雷頓森林會議的時候了。
-
比特幣
+關注
關注
57文章
7005瀏覽量
140703
原文標題:比特幣的極大爭議:不具備傳統貨幣之條件,卻具有傳統貨幣沒有的優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12345,微信公眾號:物聯之家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