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的定義
人形機器人是一種仿生機器人,指形狀及尺寸與人體相似,能夠仿人類運動、表情、互動及動作的機器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和決策智能。人形機器人建立在多學科基礎之上,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來實現擬人化的功能,環境適應更通用、任務操作更多元、人機交互更親和,是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是一個國家高科技實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人形機器人相比其他機器人,對智能感知、運動控制、智能決策、人機交互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
人形機器人的構造
人形機器人通常由環境感知模塊、決策控制模塊、運動控制模塊、機械本體模塊等多個模塊組成,各模塊間協同工作,以實現人形機器人的智能運作。
人形機器人的主要類別
根據人形機器人的形態,可以將其分為輪式人形機器人、足式人形機器人、全能型人形機器人,各類型人形機器人產品介紹如下:
根據應用場景,可以將人形機器人分為醫療型人形機器人、軍事型人形機器人、教育型人形機器人、娛樂型人形機器人、服務型人形機器人、工業型人形機器人、通用型人形機器人,各類型介紹如下: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發展分析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中游人形機器人本體及下游終端應用等環節組成。目前,由于人形機器人尚未在下游終端應用領域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且部分核心零部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尚未得到充分驗證。因此,我國人形機器人供應鏈仍處于持續構建中,隨著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的逐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的持續突破,我國將有望逐步形成高效可靠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地區政策概況
2023 年以來,人形機器人行業持續升溫,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政府積極跟進,相繼推出了人形機器人發展相關政策,制定了發展路徑及相應保障措施,以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實現產業聚集,搶占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機遇。
重點城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分析
- 北京市
北京機器人產業起步早,創新資源集中,在醫療、服務、物流、特種等機器人應用場景已形成市場領先優勢,形成北部產業結合示范區、南部機器人產用結合聚集區機器人產業空間布局,并以中關村科學城為創新引領,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重點,房山、順義、大興、門頭溝等區為特色聚集區的智能機器人產業格局。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北京已聚集因時機器人、智同科技等核心零部件企業,小米、銀河通用機器人、星動紀元、加速進化、鋼鐵俠等本體企業,并積極探索以 3C電子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產、安防應急等典型場景應用示范為牽引,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產品攻關和產線建設,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自主化進程。北京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創關鍵樞紐,科研產出連續6年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日漸成為國際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地。在此背景下,北京積極推進智能機器人領域創新,推廣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央地協同創新、創新創業孵化、跨界融合創新四大創新模式。
依托于北京智能機器人產業堅實的創新基礎,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水平也位居全國前列,聚集了清華、北航、北理工、中科院自動化所等機器人領域重點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其中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布局專利數量優勢較為明顯。同時,國內首家省級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落戶北京,將開展通用人形機器人本體原型、人形機器人通用大模型等5項重點任務攻關,北大與智元機器人組建聯合實驗室,都進一步增強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水平。
- 上海市
人形機器人產業德發展離不開現有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基礎,上海從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體到下游集成及終端應用,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聚集了ABB、庫卡、發那科、安川、新松、新時達、節卡等工業機器人企業,此外眾多物流倉儲、醫療健康、建筑服務、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機器人企業集聚也在提速。目前上海智能機器人已經形成“3+X”空間布局,為上海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產業基礎。
在人形機器人產業方面,上海已聚集步科股份、鳴志電器、禾賽科技等核心零部件企業,傅利葉智能、智元機器人、上海開普勒、達闥機器人、中電科機器人等本體設計與制造企業,以及蔚來、上汽等眾多終端企業,已具備較好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基礎。上海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持續提升創新資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響力、新興產業引領力、創新環境吸引力、區域輻射帶動力,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持續提升,根據《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2》數據顯示,2022年上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為87.14,位居全國第一。在智能機器人創新方面,上海形成了囊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平臺、創新企業為矩陣的創新體系,為上海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 深圳市
深圳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工業機器人產業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在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本體和集成應用等方面均有布局,其中伺服系統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深圳智能機器人產業積極拓展在電子信息、汽車、教育、安防、物流等領域,以實現智能機器人在重點行業的規模化應用。當前,深圳智能機器人產業主要以南山、寶安為主,并在福田區、南山區、前海布局研發設計環節,在寶安區、深汕特別合作區布局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環節,現已建成南山機器人產業園、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寶安機器人制造產業園等多個機器人產業園。
以現有的智能機器人產業為基礎,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深圳已聚集了匯川技術、雷賽智能、奧比中光、大族傳動、同川科技、固高科技等企業,涉及減速器、電機、控制器、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擁有優必選、逐際動力、樂聚機器人等一批本體企業,已形成較好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先發優勢。
深圳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前瞻布局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已建設基礎研究機構10家、諾獎實驗室11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9家,累計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各級各類創新載體超過3200家,科技創新基礎位居全國前列。
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深圳現已建成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智能仿生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智能機器人科研院所,形成了以科研機構、創新企業為核心的創新體系。
依托深圳完善的智能機器人產業鏈,以及較強的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能力,深圳已取得眾多人形機器人科技創新成果,優必選WalkerX、樂聚夸父(Kuavo)、逐際動力CL-1、戴盟 Sparky1 等人形機器人研發及應用探索持續深入,其中優必選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同時,深圳市積極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企業創新,實施核心技術攻關載體扶持計劃,支持科研機構與企業共建5家以上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并加快組建廣東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
行業融資態勢
據GGII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以來,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共發生25筆融資,涉及金額近 44 億元。從融資企業來看,大部分企業處于發展早期階段,資本的持續涌入無疑將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預計未來幾年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相關的創業企業將會持續增加,資本持續加注的同時,中國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將進入發展提速期。
市場規模預測
中國已經連續多年穩居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和生產國的位置。在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戰略的推動下,中國市場需求旺盛,尤其是在汽車制造、電子設備、金屬制品、食品加工等眾多領域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大幅度增加。同時,中國政府對于機器人產業給予了高度重視與政策扶持,這促進了國內機器人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包括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能力提升,以及整機系統的集成創新能力增強。
此外,除了工業機器人市場外,服務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涉及到家庭服務、醫療康復、教育娛樂、公共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隨著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的變化,中國機器人市場呈現出多元化、智能化的特點,并且持續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
現階段來看,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依托于政府的戰略引導和制度保障以及堅實的產業鏈基礎、巨大的內需市場和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這都為人形機器人在中國的大規模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不過,要達到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程度,還需克服多項技術和非技術難題。
GGII預測,中國在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年均增速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1.58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近380億元,2024-2030年CAGR 將超過61%,中國人形機器人銷量將從0.40萬臺左右增長至27.12萬臺。
發展機遇
未來產業新賽道,萬億藍海待掘金。2023 年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將人形機器人定義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當前,在全球人口增速放緩、老齡化程度加深以及制造業加速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形機器人已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多重利好因素催化,產業趨勢加速確認。從專利積累來看,近十年國內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呈現出增速顯著提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高校、學術機構持續投入人形機器人研發,各項技術的進步加快了人形機器人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應用,盡管目前各家人形機器人仍處于原型機研發的早期階段,但它所帶來的潛在技術變革和對某些生產生活場景的改變值得高度關注。從技術發展來看,AI 大模型的加速迭代對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進程產生了顯著推動作用。政策支持也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趨勢加速的重要因素。從產業政策來看,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積極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加快布局并建設創新中心。
專用向通用升級,特定場景率先落地。從當前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來看,勝任多場景下復雜任務的通用人形機器人還比較遙遠。針對特定任務和環境設計的機器人可以更好地聚焦功能需求、技術難點以及成本效益比,降低對數據、算力的依賴,有望率先落地。從供給端來看,2023 年中國企業積極入局人形機器人產業,標桿企業不斷推進產品迭代和商業化落地,2024 年人形機器人將有望實現制造業場景應用的突破,小批量應用于汽車、電子及倉儲物流等生產制造,2024年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領域或將迎來商業化元年。
注:文章轉載至 網絡 文中觀點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貞光科技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18瀏覽量
207083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文章
451瀏覽量
165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