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家市場研究機構對于5G RedCap市場預測的差距引起業界熱議。一方面,研究機構Omdia對 5G 技術的研究預測顯示,5G RedCap將以 66% 的年復合增長率激增,到2030年將達到 9.6 億連接。然而,另一家研究機構則給出了大相徑庭的結論,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研究報告顯示,到2029年5G RedCap模組出貨量為8000萬。相對Omdia預測的2030年9.6億,ABI Research給出的2029年8000萬的結論,兩者相差10倍以上。
目前,5G RedCap已受到業界高度重視,成為基于5G原生技術物聯網場景的重要支撐。由于很多產品從決策到市場接受需要數年時間,產業鏈相關廠商也非常關注RedCap未來發展走勢和市場空間,用以做出正確決策。作為兩家業界知名市場研究機構,給出10倍以上預期結果的差距,讓從業者感到困惑,同時也反映了不同機構的立場和對于5G RedCap發展的認知程度、對市場的樂觀程度。預測未來一直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企業的決策必須基于對未來一定預測的基礎上做出,因此分析的邏輯性就顯得非常重要。
兩家機構對于RedCap不同預測的邏輯
在Omdia看來,5G技術對物聯網用例影響力日益增長,同時行業對于RedCap 和 eRedCap 解決方案的準備程度也日益完善。Omdia認為,4G網絡在未來十年內開始逐步淘汰,RedCap 及其增強型對應產品 eRedCap 將取代當前的 LTE Cat 1 至 Cat 4 設備。人們對5G RedCap的興趣與日俱增,各行各業的公司都開始部署這項技術,預計未來幾年將得到廣泛應用。
Omdia認為到2030年5G RedCap(含eRedCap)的連接達到9.635億個,其中亞太地區占據主導,超過7億連接,中國市場增長是關鍵。Omdia預計RedCap在中國會經歷類似于NB-IoT的歷程,三家電信運營商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而ABI Research則沒有這么樂觀,該機構認為,盡管物聯網各類廠商對RedCap興趣濃厚,但在中短期內,高昂的價格將抑制RedCap設備的銷售。根據ABI Research的觀察,目前RedCap模組的價格約為基于LTE Cat 4模組的三倍,雖然在物聯網用例和性能特性方面,前者可以取代后者,但三倍的價格差距讓其具有很大難度,除非一些生命周期較長的設備會考慮。
ABI Research估計到2027年,RedCap模組價格將減半,加上2026年eRedCap模組商用化的加持,RedCap連接數才會實現一定程度躍升,因而預計到2029年達到8000萬的規模。ABI Research認為,eRedCap模組預計商用時會以比Cat 1高出25%的價格投向市場,這一溢價在可控范圍內,因此相對RedCap模組目前300%的溢價來說更容易獲得市場采用,更容易實現對Cat 1的替代遷移。
ABI Research預計到2029年5G RedCap連接中,71%的比例為eRedCap,剩余不足30%才是基于R17 RedCap的。只有當RedCap模組價格將減半,對LTE Cat 4的替代遷移才會加速。從2024年到2029年,RedCap模組收入累計將達到12億美元,其中eRedCap的金額為6.15億美元。
RedCap驅動力明顯,但2030年難達10億連接
RedCap受到全球高度關注,但受關注并不一定代表短期內實現快速出貨。從目前商用情況來看,中國市場是推動RedCap產業發展最強勁的力量,海外市場雖然也重視這一領域,但商用進程相對緩慢。
在近日召開的MWC拉斯維加斯站上,美國運營商AT&T、T-Mobile均表示將推出RedCap商用產品。其中,T-Mobile表示今年年底前會推出其首款RedCap產品,分析師認為是可穿戴或MiFi產品;AT&T也表示預計明年會推出第一批RedCap設備。從這一進展來看,美國市場要形成RedCap的批量出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要達到2030年預期的10億連接,在剩余5年的時間內,需要做出很多工作,但從目前的推進來看,達到10億連接的基礎還不穩定。
一方面,全球5G網絡基礎設施對RedCap支持力度還需加強。
在網絡基礎設施支持方面,RedCap的一個必備條件是5G SA(獨立組網)已部署就緒。然而,雖然第一張5G網絡已發布超過5年,但目前全球運營商對于5G SA的部署還不盡如人意。根據GSA最新數據,截至今年6月份,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的143家運營商已經以試驗、計劃或實際部署的形式投資公共5G SA網絡,占已知的投資于5G網絡部署的617家運營商中的23.1%。其中,僅有60家運營商已經啟動或部署了5G SA公共網絡,占比不足10%。而這60家運營商中,還有部分運營商處于試商用狀態。
就美國市場來看,大型運營商中目前僅有T-Mobile部署了5G SA網絡,能夠支持RedCap的商用。AT&T表達了明年發布首批RedCap設備的計劃,只有啟動了5G SA的部署,RedCap設備才能批量商用。
5G SA部署的緩慢是當前全球移動通信領域存在的一個問題,由于移動通信整體行業的低迷,原有5G網絡投入的巨額資本還未帶來回報,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放緩了SA網絡升級的做法。GSA數據顯示,今年前半年,僅有5家運營商新部署了5G SA網絡。未來幾年,在運營商資本支出嚴格控制的背景下,5G SA部署能否加速還不確定。因此,5G SA基礎設施部署的緩慢,是延緩全球RedCap商用步伐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理性看待中國市場的進展,支撐2030年10億連接條件并不具備。
在蜂窩物聯網發展過程中,中國市場一直都是挑大梁的角色,RedCap也不例外。不過,假若RedCap全球連接在2030年真能達到10億的規模,則中國市場一定是占據大部分份額,Omdia在其報告中也確認了這一觀點。
不過,從目前市場發展狀況,以及過去一年多時間中主管部門針對蜂窩物聯網尤其是RedCap發布的政策文件來看,支撐2030年全球連接10億的條件還不具備。
在Omdia的報告中,該機構預計2025年亞太區RedCap連接數將達到2.34億,2027年近5.13億個,2030年超過7億,在筆者看來,這一預測過于樂觀且沒有依據。
去年10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提出了到2025年實現5G RedCap連接實現千萬級增長。從目前市場發展狀況看,到2025年底大概率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然而,中國市場僅有千萬級的連接,如何支撐起Omdia所預測的亞太區2.34億的目標?
今年8月份,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中提出,到2027年移動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力爭突破36億,其中4G/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占比達到95%。截至今年8月末,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25.65億,意味著要達到2027年目標,需要發展新增連接11億左右。然而,從目前移動物聯網產業生態來看,新增的這部分連接中,預計LTE Cat 1和NB-IoT會占據絕大部分份額,不可能支撐起Omdia所預測的亞太區RedCap連接5.13億目標。
目前,RedCap模組和終端成本依然遠高于已經非常成熟的LTE Cat 1,中國市場中4G退網政策還沒有任何前期醞釀的聲音,預計接下來5年中4G網絡依然是無線通信尤其是物聯網通信的主導。除中國市場外,海外沒有能夠對RedCap挑大梁的市場,遠遠不能支撐2030年10億級的連接。
如何看待RedCap市場的發展節奏
對于未來5G RedCap的發展,筆者無法給出連接數的預測,但筆者認為這一領域的發展遵循一定發展規律,相關分析可參考筆者去年發布的《5G RedCap在未來10年將經歷什么樣的發展歷程?》一文。在這篇文章中,筆者提出RedCap發展呈現三階段的特征,即第一階段5G原生應用場景為主,對4G物聯網影響有限;第二階段加速應用于中速場景,具備了對4G物聯網替代的潛力;相對4G物聯網優勢明顯,加速替代并成為蜂窩連接主角。在本次文件的指導下,RedCap的發展應該充分認識到階段性特征,抓住階段性的重點進行推進。
第一階段的時間段到2025年底為止,正好和《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政策文件中所涵蓋的時間段基本吻合,最終的目標也和文件的目標一致。在這一階段,由于基于4G的物聯網是移動物聯網的主流,不論從成本、基礎設施還是生態豐富程度來看,RedCap對LTE Cat 4和Cat 1為代表的4G物聯網影響有限,從市場化角度來看,難以形成替代。因此,RedCap在這一階段需要找到專門的場景來“破局”,那么5G原生應用就是破局的重點,RedCap在這一階段重點是挖掘5G原生應用,滿足5G原生應用的需求。也就是說,必須用5G才能實現的應用場景,4G相關技術無法滿足需求,這種情況下RedCap落地更容易。RedCap應用于5G原生應用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對5G原生能力剛需的場景。RedCap融合了很多5G新的能力,如網絡切片、定位、低時延、大容量甚至uRLLC等能力,現實中也有一些場景對這些能力有顯著需求,在這種情況下RedCap就具有了無可比擬的優勢,這種5G原生能力優勢就能轉化為商用的優勢。本次發布的文件中提出了“加快RedCap與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5G LAN(局域網)等5G增強功能結合,滿足不同行業場景應用需求”,可以說是對推進5G原生能力場景的要求。
二是5G專網環境下的場景。在專網環境下,核心設備、資產均要通過5G網絡連接,因為客戶需要一個安全隔離的專用網絡環境,保證數據不出工廠、園區等限定場所,這個專網環境中4G設備無法接入。這種情況下,中高速率的設備可以通過RedCap接入。本次發布的文件中提出了“推動行業虛擬專網應用5G RedCap技術,完善5G物聯能力,更好適配行業特點和滿足應用需求”,也是對專網環境場景的探索。
不論是當前的RedCap,還是未來的eRedCap,多個行業都有以上兩類場景的需求,例如園區中有專門的定位需求,電力、工業專網中有傳感器設備數據傳輸需求,這些需求使得RedCap可以在工業、能源、物流、汽車等行業落地。因此,要達到5個以上百萬連接的RedCap應用領域的目標,可以從5G原生應用角度更多進行引導和挖掘。
在2025年之后,尤其是2026年eRedCap啟動商用后,可以高度關注RedCap產業生態的持續完善以及芯片模組成本的下降,盡量推動RedCap加速對4G物聯網形成初步的優勢,至少推動5G RedCap系列和4G系列技術在用戶側成為可選方案。而要讓RedCap形成壓倒性優勢,必須在未來4G退網政策明確后,這時業界就能得到非常確定性的預期,在此之后RedCap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當然那個時間節點預計在2030年之后。
回顧NB-IoT和Cat 1的發展歷程,從標準凍結到能夠達到支持數億級連接,需要多方面條件具備和成熟。從目前來看,業界對RedCap的發展還需要謹慎看待,走出眾說紛紜的不同預測迷霧,做出理性決策。
本文來源:物聯網智庫
作者:趙小飛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661瀏覽量
373520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56瀏覽量
564343 -
RedCap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5瀏覽量
18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